時間回到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下午二點半,在粵省梅縣松口鎮松北鄉梅花村的機耕路(泥路,客家人稱其為機耕路)上,已經六歲的林建偉與哥哥林建順兩人邊走邊吵。
“白發魔女是我的,我要娶她做老婆!”林建偉大聲向哥哥喊道。
“不可能,珊瑚是你的,白發魔女是我的!你再說白發魔女是你的,那冬瓜地里的草我就不幫你拔了!哼!”比林建偉大三歲的林建順不干了,直接威脅道。
一聽到那一畝冬瓜地里的草要自己一個人拔,林建偉馬上蔫了。他想起要鉆在冬瓜藤的架子下拔草,還得拔一畝地,脖子立即縮了縮。這冬瓜地里不但冬瓜藤上長的毛很撓人,還有許多掉在身上會刺痛皮膚的毛毛蟲,林建偉最是不喜,他立即小聲回道:
“好啦,好啦,我不要白發魔女了,讓給你了,珊瑚我也不要了,都給你,都給你。不過,等會兒你要幫我多拔一壟地的草。”
林建順一聽,立即喜笑顏開:“哈哈,沒問題,沒問題。”
說完,他開心的往前面不遠處的冬瓜地跑去。
林建偉看見哥哥開心的跑了,他不由得懊惱的說道:“哎呀,我的白發魔女啊!”
說完,他想了想,悻悻的說道:“不娶白發魔女就不娶白發魔女,以后我一定要娶一個比白發魔女還漂亮的大明星!哼!”
兄弟兩人的爭吵,源于今天中午一家人去鎮上的電影院看的一場電影。
1979年,香港著名武俠片導演張鑫炎在黃山拍攝了《白發魔女傳》。
梅縣是華僑、文化、足球之鄉,松口鎮更是千年古鎮,人杰地靈。
改革春風吹滿地之后,松口鎮不少海外僑胞回歸故里探親,其中一位香港同胞便帶回來了一個電影拷貝在鎮上的電影院免費放映,這個電影便是《白發魔女傳》。
這年月,《地道戰》、《智取威虎山》等黑白老電影早就看過不知多少遍了,許多人甚至連臺詞都可以背下來。突然之間出現電影里的人竟然會飛檐走壁的香港電影,尤其是這放的還是小鎮上第一次放映的彩色電影,里面女主角的妝容打扮,是鎮上所有人從未見過的,美得直冒泡,讓全鎮之人為之瘋狂。
那真的是比過年還熱鬧,電影院被逼得換人不停機,日夜播放《白發魔女傳》。
一時間,鎮上不論男女老幼,個個都愛白發魔女,無人例外。
為了看這部電影,林建偉和哥哥一起答應了父母諸多條件,這才在今日上午與父母一起,去鎮上的電影院一睹了風靡全鎮的白發魔女風采。
兄弟兩人拔完冬瓜地里的雜草之時,已臨近傍晚。
梅花村里的旱地早就分好了,這一畝林父用來種植冬瓜的地便是分給林建偉家的。今日是生產隊將水田分田到戶的大日子,林建偉的父母都必須到場抽簽。
林建偉是以今晚負責做飯為代價,換了哥哥幫忙拔冬瓜地里雜草的,因此,他只好老老實實的去淘米燒火做飯。
林建偉是七五年四月出生的,生日就在五一勞動節的前一天。他出生之時,父親有事外出,母親半夜肚子疼,在鄰居的幫忙下連夜送去了鎮醫院。隨后,他母親難產,折騰了一夜才在第二天早上六點生下了他。
此后,母親便開始體弱多病,而他也是如此。自小林建偉的動手能力便極差,三歲才學會走路,但他卻極為聰明,能說會道,極喜歡動嘴指揮別人做事。按他父母的話來說,他屬于手殘,干什么什么不行,要是留在農村種地,非得餓死不可。
只是說來也怪,林建偉動手能力雖然極差,但燒火做飯卻是一把好手。他所燒的飯菜味道極為美味,連經常在村里有紅白喜喪之事時,便被請過去做廚的母親都甘拜下風,對他贊許有加。
林建偉做飯,手腳卻是極為利索。一頓操作猛如虎之后,飯煮好了的同時,一盤蒜蓉炒空心菜,一盤炒沙葛,還有豬油渣絲瓜湯便已做好,在八仙桌上擺放得齊齊整整。
時間恰恰好,林建偉看著自己燒的兩菜一湯,他正想要對一旁早已流口水的哥哥自吹自擂一番之時,父親和母親已邊走邊說的回來了。
雖然林建偉調皮,平時調皮話也極多,但林家在吃飯之時規矩極嚴,不許大聲說話,不許咀嚼食物時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否則,父親的那雙筷子絕對會精準的落在發出吧唧吧唧聲音的那個人的腦殼上。
為什么會如此?這就得好好說道說道了:
林建偉的父親名叫林繼洪,地地道道的汕頭人,母親名叫蔡蘭,是汕頭南澳島人。林家世代書香門第,在五十年代初,才因歷史上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林建偉爺爺還在生之時,一家老小便全部被移民至山區定居,被安置在梅縣梅花村安家落戶。
林建偉的母親娘家——蔡家也是如此。林建偉的外婆原本就是建國前潮汕地區的大家閨秀,外公家也是家底殷實。蔡家則被安置在隔壁的隆文鎮安家落戶。
而潮汕地區早年間的書香門第家族中的規矩那是非常的多,很多禮儀、規矩都是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只要晚輩不守禮儀和規矩,家中長輩立即便會抄起順手的家伙什,往你身上招呼,一點也不帶有絲毫猶豫的。
規規矩矩的吃飽飯后,林建偉和哥哥正想開溜,卻聽父親突然開口說道:“生產隊的水田已經分好了,我們家四口人,一共分了二畝八分水田。
阿順明天一早和我一起去分給家里的水田地里拔草,阿偉明天一大早陪你媽媽去圩上賣冬瓜。”
林建偉兄弟一聽,兩人立即悲喜兩重天。哥哥林建順立即苦著臉,極不情愿的應了一聲“哦”。被父親林繼洪瞪了一眼之后,他立即大聲回道:“好!”
林建偉可就樂了。雖然陪母親去圩上賣菜,凌晨四點多就得拿著手電筒出門,但母親極為疼他,每次陪母親去圩上賣菜,母親都會給他買一碗客家豬肉丸湯,里面有兩粒豬肉丸,還可以吃上一個里面全是白糖餡的包子。
凌晨四點多,母親便已準備好了要賣的冬瓜,準備把林建偉叫醒。梅花村離鎮上有八公里遠,挑著重擔不可能走得快,到得鎮上時,便已差不多七點,正好鎮上的居民開始出門買菜。
冬瓜極沉,林父種的冬瓜個頭又大,一只冬瓜便起碼得有十幾斤重,一副籮筐裝滿了的話,林母自然不可能擔得動。
她裝了大約一百斤冬瓜,便去叫林建偉起床。只是她剛去對面的房間叫林建偉起床之時,林父卻不知什么時候也起了床,彎腰把扁擔放在肩上試擔了一下,然后抱走了兩只冬瓜。
林母和林建偉從房間里出來之時,林母見籮筐里的冬瓜明顯變少了。她也不言語,只是往她與林父的臥室方向看了看,然后嘴角上翹,露出一絲微笑,對林建偉說道:“阿偉,走,陪阿媽去上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