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便已開學一個月了。
中秋節過后,梅花小學收到了兩個通知:1,松口中學明年小學升初中開始招收藝考生和體育考生;2,松口鎮1987年元旦舉行小學生歌詠比賽,每間小學必須出一個必須參加的節目——大合唱。
聽到曾雪公布了這個消息之后,李彤彤坐在座位上傻樂了半天。
林建偉看見她突然變成一副傻傻乎乎的樣子,他見曾雪已轉身在黑板上用粉筆抄寫一首這堂課要學的詩,便連忙往李彤彤那邊靠了靠,好奇的問道:
“喂,你傻笑什么?”
“好事,我開心啊,你不知道我阿媽以前在鎮上宣傳站上班么?”
“知道啊,以前你阿爸阿媽都在鎮上上班,生了李劍鋒之后,因為超生了,工作沒了,這才回梅花村耕田的。”
“那你肯定不知道我阿媽唱歌很厲害吧?她以前可是得過市客家山歌歌唱大賽一等獎。”
“這與你有什么關系?是你阿媽厲害,又不是你厲害。”
“林建偉,你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我阿媽會唱歌,知道很多音樂知識,難道她不會教我唱歌么?哼!我跟我阿媽已學了三年音樂了。不理你了,哼!”
“哦,這樣啊。那你考松口中學的把握豈不是很大?”
“你考松中的把握比我還大好不好?都十拿九穩了。”
三天之后,參加鎮上歌唱比賽的合唱團被選出來了。
林建偉由于長得高大帥氣,不管他是不是五音不全,與李彤彤一起最先被挑入合唱團。
按李一平校長的說法便是,林建偉是梅花小學的男生門面。而作為梅花小學女生門面擔當的李彤彤入選,那更是必須的。
這年月,也沒有什么好歌可以挑選,校長李一平和這次歌唱比賽的領隊曾雪都認為絕大部分小學都會選《讓我們蕩起雙槳》。
學校的老師們商議了一下,覺得所有小學的水平應該都差不多,但是梅花小學有林建偉和李彤彤這對金童玉女在,足夠養眼。
只要大家水平都差不多,那便是比評委對那間小學合唱團的印象更好了。
于是校長李一平干脆決定直接挑選長得好看的,長得精神的,只要不是五音不全便可。
只是當挑選出十八人的合唱團出來之后,一試唱,完犢子了。問題沒出在別人身上,出在林建偉身上。
這貨雖然不是五音不全,但是他把握不住節奏,不是提前搶唱就是慢了一拍。
這時期,絕大部分農村小學的音樂課,體育課,基本就是形同虛設,音樂、體育老師都是由某位數學老師或者語文老師兼任。
梅花小學的音樂課,幾年下來,根本就沒上過一堂音樂知識課,都是教唱一些歌曲,會唱了就行。
李彤彤跟母親學過三年音樂知識,她一眼就看出來了林建偉的問題,知道他一點音樂知識都不懂,毫無樂感,便大膽的當作校長和老師的面直接說了出來。
校長李一平極有決斷,他的處事風格便是遇到問題便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換掉林建偉這個梅花小學的門面是不可能的,那就找人教林建偉一些音樂知識。
得知李彤彤的母親以前唱歌得過獎,李一平便讓李彤彤回去和她的母親商量一下,拜托她的母親教一教林建偉一些音樂知識,培養培養他的樂感。
李母聽說要教林建偉音樂知識,她立即便一口應承下來,只是如今已分田到戶,白天要下地干活,要割草喂魚,只能晚上教林建偉音樂知識。
“阿雪姐,讓我去學也沒問題,但是你得應承我兩件事。”
第二天下午放學后,林建偉踩著自行車馱著曾雪一起回家,聽到曾雪要安排他去李彤彤家跟李母學音樂知識,他立刻趁機提條件。
“哎呀!你膽子肥了是吧?竟然敢跟阿姐提條件?不過這次阿姐是領隊,你不去參賽也不好。說說看,你要我應承你什么事?”
“嘿嘿,阿姐,第一,你的自行車得借給我用。”
“沒問題。”
“第二,你得去和我阿爸說一聲,只要他同意,那就沒問題了。”
“小事,包在阿姐身上!”
曾雪一聽是小事,立即打包票應了下來。
曾雪的面子,在林家還是很好使的,她一開口,林父便一口應承了下來。
第二天晚上,林建偉吃過飯后,便帶上手電筒,去曾雪家騎上自行車,前往李彤彤家,準備與李母學習音樂知識。
梅花村南北方向長達大約十公里,東西方向較為狹窄,最寬處不超三公里。東西兩面全是丘陵地帶,省道橫貫梅花村。
曾雪家后面不遠處便是省道,李彤彤家便在下村省道旁邊的大夫第。
林建偉這貨問過李彤彤,知道她家里晚上一般六點半吃飯。他可不想在李家一家人吃飯的時候亂闖亂竄的跑過去。這貨算好時間,七點半便準時到了李彤彤家。
剛到大夫第門口,李劍鋒這個小屁孩就在門口等他了。一見到林建偉,他立即埋怨道:
“阿偉哥,我阿爸、阿媽之前還等著你過來一起吃飯呢,要不是大姐說你吃過飯之后才過來,那我不得餓死?”
這個大夫第很大,但又不像村里另外兩棟樓高兩層的客家圍龍屋,是個二進的兩層高的大院子,里面有兩個寬約十五米,長三十米的院子。
整個大夫第住了姓李的十幾戶人,李彤彤家就在大夫第的后院,他家樓上樓下共計有:兩個小客廳,一間閑間,三間臥室,一間廚房,一間衛生間。
林建偉跟著李劍鋒來到他家一樓小客廳時,李母正在收拾碗筷,李父正在泡茶,李彤彤和妹妹李楚楚正在用抹布擦桌子。
“李叔,秀姨。”林建偉一進小客廳,便對李父李母喊道。
“阿偉來了啊?你先陪你李叔喝杯茶,等阿姨收拾好了就給你和彤彤上課。”李母一見到林建偉,連忙招呼道。
同在一個村里面生活,李父李母自然一早就認識對村里所有人都很有禮貌的林建偉。
林建偉很有眼色,在等李母收拾碗筷之時,就主動從李父手里接過了泡茶的活。
李母收拾好碗筷之后,也過來喝了一杯茶,隨后便把林建偉和李彤彤一起叫到了二樓小客廳,開始給兩人上課。
由于林建偉一點音樂知識都不懂,李母便先教授最基礎的。
隨后發生的一幕讓李母詫異不已,林建偉的理解、接受能力極強,學得極快,林建偉對于李母所講的內容,一講就會,一點就通。
當晚,等林建偉離開之后,李母一回臥室,便對李父說道:
“以前我還不相信這個世界真的有天才,今晚我是親眼見識到天才了。阿洪哥這個小兒子不得了啊,彤彤學了一年的音樂知識,阿偉一個晚上就全都學會了!”
“我也聽彤彤說過,他的成績一直都是班里第一名,還經常得市里、縣里作文、數學競賽的大獎。”李父一聽,立即補充了一句。
“我上次無意中聽人說過,好像是曾伯收他為徒,教他醫術,阿偉不但全學會了,還把曾伯閑間里的那些書全部都給背誦下來了。哇,如果是真的,這個阿偉還真厲害,以后肯定有大出息!”李母又暴了一個猛料出來。
“嗯,這事我也聽中村的人說過。對了,他好像是比彤彤小一歲吧?”李父不確定的問道。
“對,阿偉提前了一年上小學,當時是校長李一平特批的,這事村里很多人都知道。你問這個干嘛?”
“沒什么,沒什么,就只是隨便問問而已,嘿嘿。”李父連忙回道。
李母瞄了李父一眼,不再說話,她知道自己老公的意思。這時期,生活在梅縣山區農村的普通老百姓,對于自家孩子的婚事都考慮得比較早,自己老公會這么早就考慮大女兒以后的事也很正常。
沉默了一會,她突然自言自語的說道:“大一歲也沒什么,我就比你大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