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1章 貂嬋拜月

說來也奇怪,進入盛夏以來,洛陽的天氣,竟然一改此前的酷熱無雨,隔三差五地,就會在午后來一場暴風驟雨,滌蕩滿城塵土的同時,還一掃驕陽帶來的熾熱,令得洛陽的晚間變得清亮宜人起來。

車騎將軍李傕率大軍班師回朝,洛陽城內,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而不能安眠,司徒王允是其一,就連車騎將軍府上,車騎將軍李傕,也是如此。

內書房里,只有兩個人,車騎將軍李傕和已故太尉董卓的女婿李儒。

門窗雖然敞開著,李傕卻不虞有人偷聽,內書房所在,是一套獨立的小院落,只有正房和左右廂房,正房是里李傕的書房,左右廂房,則是他擺放各式名貴刀劍之所。

與太尉董卓一樣,李傕也喜愛寶刀寶劍,執掌朝政大權以來,透過各種渠道,收集到手的寶刀寶劍,著實不在少數,已故太尉董卓府上的珍藏,也多半落在了他的手中。

李儒的身份太過敏感,再加上李儒自己也不愿出仕,所以一直隱在李傕府上,充當幕僚,為他出謀劃策。

今趟率軍回到洛陽,李傕原本路途勞頓,可是袁紹的一招反擊,令李傕恨得心里牙癢癢的,忙完一應瑣事,即著人召來李儒,在內書房四周布下親兵把守,密議起來。

整整個多時辰,該剖析的,該探討的,也都說得差不多,如今要商討的,則是該當如何應對。

李傕在案桌后重新坐定,伸手揉揉雙側太陽穴,深吸幾口氣,自覺神清氣爽了些,才看向李儒,問道:“袁紹此舉,勢必引起洛陽朝野間的反響,文優兄以為,此事該當如何應對?”

李儒反問道:“拋開此事與袁紹之外,將軍以為,這些流言,源自何處?”

李傕大皺眉頭,想起方才李儒敘說年前這些流言盛傳時的情形,伸手指指東邊,問道:“難道是源自永樂宮?”

永樂宮,歷來就是太后的幽居之所,先帝劉宏駕崩之前,是董太后居于此,后來,董太后薨于永樂宮,太尉董卓主政,廢天子劉辯,立陳留王劉協,遷何太后于永樂宮。

坊間傳言,董太后之死,何太后與之脫不了干系,如今,何太后自己也遠離朝堂,幽居永樂宮,果真是報應不爽。

只是不知何太后這些時日,想起幽居于此的董太后,會不會感到膽戰心驚。

李儒不無惡意地想著這些毫不相干的事,點點頭應道:“嗯,將軍猜的,依儒所見,當相差無幾才是。”

見李傕沉默下來,李儒解釋道:“將軍請看,先帝駕崩時,曾有意立當今天子為君,為此托后事于上軍校尉蹇碩等人,可惜蹇碩謀誅大將軍何進時,事不機密,致何進有所警惕,后來更被何進所殺。此等流言,就是那時才盛傳于洛陽朝野間。”

說完,稍稍停頓片刻,李儒補充一句:“那時,袁紹即在大將軍府上,參謀劃策。”

李傕點頭應道:“如此說來,袁紹之所以如此言之鑿鑿,就是因為此等流言,分明就是他伙同太后兄妹一起,炮制出來的?”

李儒點頭稱是,雙目炯炯有神。

這番定論,其實李儒自己,也并無多少實證,而是靠七拼八湊,以及一定的想象,推斷出來的。可他卻深信,這個結論,才是最為接近真相的,只是可惜,如今找不到實證,除非能令幽居于永樂宮的何太后開口親證。

李儒一開始,還試圖找到實證,可幾經周折,他只能頹然放棄。

原因無他,自先帝駕崩至今,短短不到一年的時光,洛陽城里發生的刀兵相加之事,竟然比起立國以來的近兩百年,還要多上一些。

先是大將軍何進縱兵,殺上軍校尉蹇碩等人;接著,則是宮中宦官,借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將之斬殺;隨后,袁紹、袁術兄弟率禁軍,攻入宮禁,大肆捕殺宮中宦官,并與車騎將軍何苗部屬混戰;此后,已故太尉董卓率軍入洛陽,與并州軍大戰,拉攏呂布后,與并州軍一起,清繳禁軍及其他各部;再然后,太尉董卓身死,洛陽朝野再次動蕩;及至車騎將軍李傕率軍入洛陽,這事才總算是消停下來。

這么一番折騰來折騰去,即使有什么人證物證,在有心人的操辦下,肯定早就湮沒無蹤了。

況且,如今深究所謂實證,已無必要,重要的,其實是看該當如何應對。

果然,李傕沉吟半響,再次問道:“文優兄以為,該當如何應對?”

李儒似是想起某事,干笑幾聲,答道:“儒此前輔佐太尉時,也曾與太尉就此事商討過,當時還因太后召見奉先,而問過他的看法,當時他的一句話,儒至今日,仍舊記憶猶新。”

“哦?”

李傕很有些意外,似是沒想到,李儒竟然在此時,提到呂布來。

李儒露出回憶的表情,答道:“當時,儒奉太尉之令,問奉先,他以為太后如何,可有何非分之想。奉先則答曰,太后一女流爾,外無大將軍以為援,內離朝政,并無非分之想的資格。即便有什么非分之想,一杯酒,足矣。”

一杯酒!

李儒沒有明說,李傕心里卻明白得很,這么一杯酒,當然不會是美酒,而是毒酒。

想想也是,如今這般流言再起,豈非說明太后還是不死心,還是有著非分之想?既然如此,一杯酒下去,此事也就戛然而止了。

只是為何袁紹并沒在關東聯軍聲勢大振時,布告天下此事,反而在關東聯軍分崩離析后,才這么做呢?

李傕將此疑問提出,李儒微一沉吟,即胸有成竹地答道:“此事并不難理解,袁紹此敗,并不甘心,他是意圖令天下州郡齊齊質疑當今圣上的血脈,以便再次組織叛逆大軍,以重整旗鼓,再掀起戰事。”

李儒此言,李傕深以為然,此戰雖然關東叛軍無功而返,可關東諸郡,仍舊游離于朝廷之外,關東叛軍大部,也并無折損,如若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他們的確是再次可能組建起來一支大軍。

想到這里,李傕陰沉著臉,陰惻惻地說:“嗯,既然如此,咱們就給袁紹來個釜底抽薪,只是,此事至關重要,何人去做,可得好好地斟酌斟酌才是。“

所謂至關重要,所謂斟酌,其實都是客套話。

李傕知道李儒的意思,既然袁紹的念想,就是借著質疑當今圣上劉協血脈為由,號召天下州郡起而反而,那就將何太后和弘農王毒死,豈非就可以絕了他們的念想。

可是,弒君,哪怕是已經廢了的君,仍舊不是個好事,傳揚出去,勢必是千夫所指,名聲大大受損。

李儒早有準備,起身到李傕身旁蹲下,湊到他耳邊,低語幾句。

李傕面露訝異,微微抬頭,問道:“這樣,可行嗎?”

玉兔已開始西斜,皎潔月光透過窗欞,照射到兩人身上,只有腦袋仍舊處于黑暗之中,看起來甚是怪異。

就在這個時候,司徒王允和幕僚閔貢已步出書房,踏足司徒府中的內院庭院。

司徒,司空,太尉,乃是大漢三公,三座三公府邸,也一字排開在耗門和中東門之間,占地也一般大小,足有百余畝。

內里分為數重,外進,即是三公處理政務之所,一應屬官,也均在此處理事務;后進,則為三公家眷所居的內堂,占地之廣,在洛陽城里,亦比最為頂尖的豪門世家要更為寬大些。

如不是司徒王允熟門熟路,閔貢根本就不辨東西。庭院里林木既不茂密得陰森,又不顯稀疏,曲徑通幽,遠遠地流水潺潺聲傳來,再加上靜夜中的蟲鳴聲,更顯清幽雅靜。

一踏足庭院,閔貢明顯感覺到,司徒王允的心情,也似是輕快許多。

二人邊走,邊小聲交談,似是生怕聲音稍大點,就打破此間的靜謐。

不知走了多遠,突然,前方傳來輕柔的低語聲,以及冉冉的香味。

二人同時止步,王允低沉著聲音,喝問一聲:“誰在那里?!”

話音一落,前方低語聲立止,同時一陣腳步聲響起,而后樹影晃動,似是有人在躲閃。

王允不像閔貢,乃是文武全才,當即率先大步趕過去,冷眼一掃,正見到樹林空地上,擺放著一張精致的案桌,其上擺放著時果生疏,小巧的香爐中,插著三根燃著的燒香,香味正是源自此處。

“誰在那里,還不給老夫出來!”

周圍一片寂靜,過了好一會兒,在王允的威嚴掃視下,樹枝閃動,一個白色的身影浮現出來,人未至,一股淡雅香味先至,落地近乎無聲,來到王允身前盈盈拜倒。

“你是何人,為何在擺放香案,不怕家法伺候嗎?”

說到后面,王允已是近乎于低吼。他身為正統大儒,平生最恨的,就是這些神神鬼鬼之事,此刻竟然在自家府上,見到有人行這等事,心里的惱怒,自是不言而喻。

月光下,閔貢只能勉強辨識出身前的身影,穿著一身白衣,長發盤起,身材窈窕可愛,面容則因背著月光,看不真切。

在王允如此威壓下,身影似是在那里簌簌發抖,好半響,才隱帶哽意,答道:“小女,小女嘗聞,主翁,主翁憂心國事,小女在此,設下香案,望天祈禱,祈愿國泰民安,主翁不再憂心。”

這番話,說得斷斷續續,可意思,卻極為明白,更兼此女聲音輕柔嫵媚,又微帶哽咽,更顯其情真意切。

王允深為所感,熱淚縱橫,望天長嘆數聲,悲聲道:“天可憐見,朝堂州郡,多的是尸位素餐之人,不曾想老夫府中,竟然有佳兒如此,好,好,我兒有此心,老夫老懷足慰,起來,起來!”

身影盈盈起身,微微一福,禮道:“是,小女貂嬋遵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中县| 米林县| 永仁县| 蓝山县| 绿春县| 德令哈市| 泽州县| 长岛县| 霞浦县| 青州市| 三江| 大方县| 夏津县| 南通市| 安平县| 宝鸡市| 亳州市| 时尚| 宜川县| 丹阳市| 花莲县| 瑞丽市| 望江县| 桐乡市| 资兴市| 新巴尔虎左旗| 石渠县| 莆田市| 永顺县| 博罗县| 怀化市| 茂名市| 彭水| 石城县| 齐河县| 贵阳市| 沿河| 安吉县| 鄯善县| 耒阳市| 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