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上位有請
- 穿越大明,我知后世六百年
- 滿城金甲
- 2316字
- 2024-04-15 00:40:00
眾人正一塊吃飯呢,二虎就在此時過來了。
“常伴讀,上位宣。”
聽到這,朱橚幾個比常茂都緊張。
“父皇找老常何事?”
除了他們擔(dān)心的那事,常茂好像也沒什么值得被召見的事兒。
“這個上位沒說。”
朱棣起身站起,道:“是不是因老五他們偷溜出宮的事。”
“人是我?guī)С鋈サ模屠铣]關(guān)系。”
不等常茂說話,朱棣便拍著胸脯道:“上次偷雞的事情你就已經(jīng)替我背黑鍋了,不能再讓你替我擔(dān)著了。”
“走,我和你一塊去。”
總得說來,朱棣還是挺講義氣的。
剩下的朱橚等人一瞧這立馬也站了出來,本就是他們求朱棣帶他們出去的。
現(xiàn)在出了事,又哪好意思自己躲起來當(dāng)縮頭烏龜。
“我們也去!”
四人眼巴巴望著二虎,等著他給個答復(fù)。
二虎能怎么辦,只能道:“幾位殿下可以一同前去,但上位什么時候見卑下就不能保證了。”
不管怎么說,先過去再說。
“這也行。”
之后,四人雄赳赳的直奔乾清宮。
二虎通報后出來,道:“上位同意了,幾位殿下可以進(jìn)去了。”
該進(jìn)去的時候,幾人才知道害怕了。
四人站在門后,沒一個敢邁腳的。
就這點膽量,還自己擔(dān)著呢。
常茂扒拉開朱棣正要上前,卻不成想?yún)s被他攔下了。
“不用。”
“這次我自己來。”
說完,便抬頭挺胸跨進(jìn)門檻,大有一番視死如歸的慷慨之氣。
朱橚等人見此情況,自然也不甘落后,緊隨朱棣身后進(jìn)了乾清宮。
跟在后面的常茂,倒是落到了最后。
乾清宮中,朱元璋正背著手看軍事輿圖。
在他的右手邊,還放著根很粗的,馬鞭。
朱棣兄弟一進(jìn)門腿肚子就在打轉(zhuǎn)了,勉強(qiáng)走到朱元璋身邊行了禮。
“兒臣知錯了。”
“請父皇責(zé)罰。”
不管怎么說,朱棣這次總歸是在朱元璋面前認(rèn)下了。
從鳳陽到今天,他也算是成長了。
“請父皇責(zé)罰!”
其他兄弟有樣學(xué)樣,也都很快認(rèn)了錯。
“現(xiàn)在知道錯了,之前干什么去了。”
“咱讓你出宮是讓你去學(xué)本事去了,你把他們帶出去就是為他們好了?”
“你在他們跟前也是個當(dāng)兄長的,就不能學(xué)學(xué)你大哥做個表率。”
“還有你們,宮里容不下你們了?”
“你們要實在不愿在宮里待著,那就去鳳陽給咱種地去。”
他們只是向往外面的自由而已。
相對而言,他們還是更喜歡宮里的錦衣玉食。
眾人一聽這,趕忙拜倒在地,道:“兒臣錯了。”
就在眾人以為即將被揍的時候,沒想到朱元璋卻話鋒一轉(zhuǎn)指向了常茂。
“你呢!”
“咱讓你去做伴讀,是為讓你做表率的。”
“你倒好,他們幾個偷跑出宮,你還幫他們打掩護(hù)是不?”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他那兒子什么樣他又不是不知道。
他想攔能攔得住嗎?
“伯父...”
“叫上位!”
這不是你讓叫的嗎。
“上位...”
不等常茂的話說完,朱棣便站了出來。
說好了,這次他要自己承擔(dān)的,總不能次次都食言。
“父皇。”
“你閉嘴!”
朱元璋一聲呵斥制止住了朱棣,轉(zhuǎn)頭盯著常茂道:“你說,此事是不是你的大錯?”
他都這么說了,他還怎么說。
“是,是吧...”
眼瞧著朱元璋的眼神不一樣了,常茂只能低頭道:“臣知錯,請上位責(zé)罰!”
聽罷,朱元璋卻莞爾一笑。
“行,你小子敢認(rèn)就行。”
“你們幾個給咱外面跪著去。”
一聽這,朱棣更緊張了。
相對來說,罰跪可比挨揍輕多了。
他父皇把他們趕走,莫不是要對常茂動手了吧。
“父皇。”
“此事真不關(guān)常茂的事,當(dāng)時他也勸過兒臣,是兒臣沒有聽他的。”
為了救常茂,朱棣都開始胡謅了。
“滾出去!”
朱元璋神色一變,臉上有了慍怒。
“老四,你們先出去。”
這時,旁邊的朱標(biāo)也站了出來。
朱棣脾氣也是比較倔了,之前他不敢認(rèn)歸不敢認(rèn),一旦鐵了心要認(rèn)那也是敢堅持的。
在朱標(biāo)的勸說之下,幾人這才終于退了出去。
他大哥脾氣和氣,在他大哥的轉(zhuǎn)圜之下多少能幫常茂個忙。
在幾人剛一關(guān)門離開,朱元璋便氣吼吼地道:“咱離京之前和你說過什么,你當(dāng)咱的話是放屁嗎?”
就知道,留下他是為了這。
常茂嘿嘿一笑,道:“不知上位指的是?”
知道歸知道,也不能這么快就和盤托出。
“少裝傻充愣,你知道咱說的是什么。”
“別告訴咱你提前知道的東西中你也參與了這些,老五他們也就在那天偷偷溜出宮的?”
這么說不就很清楚了。
常茂了然,恍然大悟道:“這事兒啊!”
“臣所知道的臣是沒參與這些,那里的臣空有我爹余蔭,卻不過只是一平平無奇的小人物。”
聽罷,朱元璋鞋都脫了。
“上位,上位...”
常茂趕忙攔下朱元璋,扶著他把鞋穿上,道:“伯,先聽侄兒說嘛。”
“侄兒要是說完,任伯愿打愿罵。”
“此事與侄兒所知道的雖有些出入,但在大方向上并沒有偏差,并不會影響最終結(jié)局的形成。”
“侄兒受些委屈不要緊,只要大明能好侄兒都無所謂。”
一聽這,朱元璋甩開常茂又舉起了巴掌。
常茂拉著朱元璋的手,委屈巴巴道:“侄兒家里的事兒伯肯定都聽說了,他們都以為是侄兒向劉中丞報的信,都在罵侄兒是叛徒。”
“侄兒要與伯稟告的話,豈不也得告訴伯這些。”
“伯在汴梁那么忙,侄兒不想讓伯再操心了。”
這一番話,常茂說的情真意切。
或許這理由是有些牽強(qiáng)了,但常家的虧那也是真的。
“屁!”
“你小子能有那么好心?”
“笨嘴笨舌的常十萬,倒讓你小子生了張利嘴,忽悠起咱的本事倒是一套一套的。”
他進(jìn)來都這么長時間了,朱元璋能聽他說這么多,顯然是沒真的與他生氣。
不然,就依這位爺?shù)钠猓粽嬲J(rèn)為他有錯早就動手了,還能聽他吱吱歪歪說這么多。
“這哪是忽悠。”
“侄兒說的都是真的,比真金都還真。”
相較于李善長和劉基那種,常茂縱然有些小九九,那也可以一眼就看到頭。
在常茂這種稚嫩的小心思面前,朱元璋會更有自信,也會更輕松一些。
“吃了沒?”
說話的功夫,已經(jīng)有人端上了飯菜。
畢竟已經(jīng)是皇帝了,每日菜肴簡單歸簡單,但肯定會精致很多。
“還沒吃飽。”
朱元璋這么問顯然是讓他一塊吃了,不說他是真的沒吃飽,就是吃撐了也得說沒吃飽。
“那就別愣著了,坐吧。”
在朱元璋相邀之下,常茂很快在他身邊落座。
“謝伯父。”
“那侄兒就不客氣了。”
對朱元璋這種人,稍微露一下自己的底牌,暴露一下自己的缺點,對自己的長久發(fā)展反倒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