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M匯編與逆向工程:藍狐卷·基礎知識
- (美)瑪麗亞·馬克斯特德
- 1556字
- 2024-05-14 11:09:02
譯者序
Arm架構是一種基于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精簡指令集計算機)思想的處理器架構,由ARM公司設計并推廣。與傳統的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復雜指令集計算機)架構相比,Arm架構的指令集更加簡潔明了,指令執行效率更高,能夠在更低的功耗下完成同樣的計算任務,因此在低功耗、嵌入式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同時,由于ARM公司采用了開放授權的商業模式,許多芯片廠商都可以使用Arm架構進行設計和生產,因此Arm架構在移動設備、智能家居、工控等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此外,Arm架構還具有可擴展性和兼容性,可以支持從單核到多核的不同規模和復雜度的處理器設計,并且可以運行各種不同的操作系統,如Linux、Android等。
隨著Arm架構的廣泛應用,相關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各類Arm設備的安全性亟待提升,設備逆向分析工作需要進一步深入,以了解設備內部實現方式和運行機制,發現潛在的安全漏洞和缺陷,從而加強設備的安全性。此外,分析黑客的攻擊載荷和惡意軟件,了解攻擊者的攻擊手段和目的,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并阻止攻擊,從而保護系統和數據。因此,熟練掌握Arm逆向分析技術十分重要。
我們為什么要翻譯本書?在ChaMd5安全團隊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關注IoT、Car和ICS領域,也在該領域獲得了很多獎項,并且出版了《CTF實戰》一書。但由于此書的篇幅限制,并沒有把每部分內容細化,團隊小伙伴感覺意猶未盡,認為可以對Arm逆向分析部分進行更深入的解讀。我們了解到Arm逆向分析技術需要一定的編程和計算機原理基礎,對于初學者來說,學習門檻比較高。并且,相比于其他計算機體系結構,Arm逆向分析的相關資源相對較少。雖然有一些逆向工具和文檔可用,但是相對于其他技術領域,資源相對有限。所以,擁有一本全面、細致講述Arm逆向分析的書就變得非常有必要。恰逢機械工業出版社編輯引薦翻譯本書,經團隊內部討論后,我們認為本書非常值得翻譯,并馬上開始著手翻譯。
本書分為12章,從基礎的字節和字符編碼到操作系統原理、Arm架構和指令,再到靜態和動態分析、逆向工程實踐,循序漸進地講解Arm逆向工程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一章都包含許多實際的案例,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同時,書中也介紹了許多工具和技術,如IDA Pro、Radare2、Binary Ninja、Ghidra、GDB等,這些工具在實際逆向工程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此外,本書還介紹了Arm環境的構建和使用,可以幫助讀者快速搭建自己的Arm環境。
總的來說,本書對逆向工程的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較為全面的介紹,對于想要學習Arm逆向工程的讀者來說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籍,可以幫助讀者建立起Arm逆向分析技術的知識體系。同時,由于逆向工程領域的不斷更新和變化,讀者也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才能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經驗和技能。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習逆向工程時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道德規范,不能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和隱私權。
本書的譯者均為ChaMd5安全團隊成員,長期從事IoT、Car、ICS等領域內安全漏洞挖掘、攻防技術研究工作,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翻譯工作細致而且煩瑣,此書的成功翻譯離不開譯者的辛勤付出,本書第1章和第2章由吳優(大中午啊)負責,第3章和第4章由盧太學(Licae)負責,第5章和第6章由黃盛煒(Jaylen)負責,第7~9章由童海濤(Ryze)負責,第10~12章由吳凱濤(VinceKT)負責,全書由羅洋(M)統稿。
由于中文和英文在表述方面有非常大的不同,因此針對一些有爭議的術語、內容等我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以期準確表達作者的本意,在此過程中也對原書存在的一些錯誤進行了糾正。雖然翻譯完成后我們又進行了仔細的校對,但仍然難免存在疏忽、遺漏的地方,讀者如果在閱讀過程中發現了這些問題,可以向出版社反饋或者把問題發送到我們團隊的郵箱admin@chamd5.org。
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給予我們無比的信任!希望本書的內容及譯文沒有讓讀者失望,同時希望本書能幫助更多人了解和學習Arm逆向工程,激勵更多人加入逆向工程領域,大家共同推動信息安全事業的發展。
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