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變故
- 家族修仙:我有一個體內空間
- 幻想元素
- 2037字
- 2024-06-02 21:10:42
雖然孫仲很是看重7321位面凡人之事,但對于孫延吉等人來說,這事只能是算是一個小插曲。
因此在得到大概處理方法后,就開始將話題轉移到了孫仲來找他的事情上:“對了,仲兒,你這邊來應該不是特地為了這事找我的吧,具體是什么讓你特地出關來找我的?”
孫延吉雖然還想再說些什么,但礙于孫延吉已經開口,便也只能開口道:
“是這樣,我煉氣期修為已經徹底達到巔峰了,現在想要提升只能是借助筑基丹突破筑基期了。
所以我這邊想問問這段時間家族這邊罐頭儲量怎么樣了?貢獻位面晉升令后剩下的貢獻能不能夠再貢獻幾顆筑基丹什么的。”
孫延吉略微回想了一下最近的家族收支情況后,“根據我們了解的貢獻價格以及罐頭任務價格來說。如果家族的罐頭全部貢獻成特殊貢獻值,除了可以貢獻一枚塵級位面晉級令外,還可以剩下1066值特殊貢獻值。而一枚上品筑基丹在你們天道門靈庫的貢獻價格是1顆100特殊貢獻值。”
“好,這么算出了位面晉升令,我們家族這次還可以在宗門靈庫之中挑選到很多其他不錯的的東西了。”
孫仲兩眼放光的看著孫延吉說道。
“哎,你也別高興的太早了,經過這段時間的消耗,你之前搞到的那五千多萬靈石所購買的靈石已經消耗一大半了,而且這段時間6432位面的徐家也派人來我們這里催過一次希望我們可以結清一下之前的貨款……”
“不可能吧,怎么這么快?這才不到一年我們罐頭廠有這么強的生產能力?我記得它一天原材料需要的數量所需靈石不是才30萬靈石左右?我那靈石加上其他四個家族的供給怎么也能生產兩到三年時間吧。”
孫仲聞言臉色微變,不解的詢問道。
“哎,不是你給的命令讓我們全力支持罐頭廠擴建,要人給人要設備給設備?難不成孫延武那小子假傳了你的命令?”
孫延吉眉頭微皺滿臉疑惑的看著孫仲詢問道。
孫仲看著皺眉的孫延吉趕緊解釋道:“這倒沒有,這命令確實是我下的,但你們這么快的將工廠擴建這么大就沒有考慮過現在的情況?”
孫延吉聞言,臉色頓時有些羞愧的回答道:
“確實是我魯莽了,其實最開始我的規劃是賺取特殊貢獻值后我們可以一部分購買位面晉升令,另一部分則是兌換成一些稀缺物資出售換靈石購買原材料,或者直接兌換原材料。”
說到這里孫延吉停頓了一下,語氣之中也出現了幾分自責的繼續解釋道:“可現在的情況是,由于現在各方的持續收購,導致外面原材料價格一直持續上漲,現在更是達到了戰爭前五倍的差價,這讓我們不但收購變得困難了,就連罐頭所產出的利潤比也降低了許多。
這就導致了我之前的計劃原本打算通過做任務換特殊貢獻值換稀缺物資,再出售稀缺物資來獲取靈石,進而采購原材料的策略變得難以實施。”
說完這話,孫延吉有些落寞的坐了下來,眼神之中也涌現了一絲懊悔的神色。
這邊孫仲聽了孫延吉的解釋后也是陷入了一陣沉默之中。
不過孫仲知道,這事其實真怪不得孫延吉,因為別說是孫延吉了就是他都沒有想到只是一個小區域局部戰爭居然能導致整個天道門的基礎物資漲價這么多。
這就好比你是華國人中的北方人,結果有一天你聽說黑龍江一個村和外國人打起來了,國家號召支援糧食,結果全國糧食價格翻了五倍。
這簡直不可思議,那地方的人都是饕餮?這么能吃?那些物資如果全堆在那里估計都把那地方給埋了吧。
不過即使再不可思議,孫仲和孫延吉也只能無奈的接受了眼下的情況,那就是罐頭廠生產出的罐頭,雖然還有利潤,但并不是很高了,而且就這還是原材料價格不再上漲的情況下,如果原材料繼續上漲那就算孫仲降低工廠那些員工的工資也無濟于事。
孫仲望著孫延吉略顯沮喪的面容,溫和地開口安慰道:“父親,依您所言,工廠的快速擴張未必是件壞事。實際上,如果我們按照原先設想的那樣緩慢擴大生產,很可能到最后我們制造出的罐頭不僅利潤不高,總量也會受限。原因在于,生產速度慢意味著我們采購原材料的數量也有限,而隨著時間推移,原材料價格上漲,同等數量的靈石購得的原材料就會減少,導致罐頭的產量下降,利潤自然也就跟著減少了。”
“價格高了,買到的東西就少了,利潤也就低了……”
孫延吉愣在那里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后,凝神作思的自言道:
“當前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但如果能夠利用快速擴張的生產力,及時抓住市場機遇,反而有可能創造更大的利潤。如果這么說的話我這也算是機緣巧合沒有給家族造成損失?”
孫仲見此連忙附和道:“這自然是沒有,甚至你還立功了。不過事今后爹你還是要多加注意,畢竟并不是每次我們都會這么好運。”
孫延吉聽到孫仲的這番話后,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整個人看起來精神了許多。
孫仲和孫銘澤并未意識到,孫延吉近來選擇留在家族核心區域靜養,表面上是為了陪伴孫子,實則內心深處因罐頭廠的經營困境而備受打擊。
原來,孫延吉曾仔細計算過,由于他在決策上的失誤,罐頭廠的問題可能導致孫家至少損失兩百萬下品靈石。面對如此巨大的靈石損失,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迷茫。
孫仲方才的一番話,讓孫延吉心頭堆積壓力頓時減少了許多。盡管他仍對自己之前的決策疏忽感到自責,擔心差點釀成不可挽回的錯誤,但最終的結果證明了他的擔心是多余的。這次決策,不僅沒有給家族帶來損失,反而為家族挽回了相當可觀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