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會廳,李隼看向語素磐石外那宛如汪洋的知識海洋,再看著通過語素磐石分流而來的涓涓細流,突然下定了決心。
但李隼并沒有沖動,而是率先望向好似無邊無際的黑暗識海。
盡管定損燈的白光籠罩著,可李隼依舊看不清自己識海的邊際。
這無邊無際的黑暗識海,似乎能裝下整個蒼穹。
李隼突然有了主意,下一刻,他來到知識洪流邊緣的一塊語素磐石邊上,好似不怎么費力一般就將之搬開。
知識洪流的缺口被打開一個口子,涌入的洪流比先前快了四五倍。
李隼沒有感到任何的不適,想了想又準備搬開阻攔洪流的第二塊語素磐石。
可先前的一塊語素磐石還在手中,李隼一時間卻騰不出手來。
他再次看向無邊無際的黑暗識海,突然來了主意。
這些語素磐石既然能夠擋住知識洪流,那為何不利用這些語素磐石在識海中鑄就屬于自己的一座知識海洋?
靈光一閃,李隼立刻想起了一樓那篇語素中的復制技能,這些語素、這些知識,都是可以復制的,語素磐石應該也可以。
說做就做,李隼照著剛搬開的語素磐石復制了一遍,下一刻,一塊一模一樣的語素磐石就出現在了旁邊。
李隼沒再猶豫,立馬沿著洪峰的最邊緣開始用語素磐石將洪流攔起來。
一塊,兩塊,四塊,八塊,李隼開始了成倍的復制。
沒一會數不盡的語素磐石就蔓延成了一條好似看不到盡頭的堅固堤壩。
復制完一側,李隼又開始復制另外一側,定損燈燈光隱約可見的范圍,都被李隼用語素磐石圍了起來。
堤壩沿著洪流兩側邊緣而建,蔓延至漆黑的識海深處,遠遠望去就像一灣無邊無際的大海一般。
只不過現在的這灣大海,眼下卻只有一條小小的溪流涌入。
堤壩建好,李隼沒再有任何的猶豫。
他來到洪流旁邊,將攔住洪流的幾十塊語素磐石一一搬開。
下一刻,少了語素磐石阻攔的洪流宛如萬川歸海一般向著李隼剛剛鑄好的知識海洋奔騰而去。
面對著這傾瀉而來的知識洪流,李隼突覺震撼。
他稍稍站遠了一些,望著眼前知識洪流奔騰而入的一幕,很快李隼就發現了問題。
知識洪流畢竟是數據傳輸,其涌入的速度迅捷無比。
自己的識海雖然沒有了語素磐石的阻攔,自己用語素磐石建造的知識海洋也足夠寬廣。
可當知識洪流涌到自己識海的入海口時,李隼卻感覺到洪流與識海之間好像遭到了什么阻隔,導致知識洪流涌入識海的速度一下子就變慢下來。
李隼不禁沉思著,能想出搬開語素磐石這種方法的肯定不止自己一個。
但二樓必學區域的校史排名卻有高有低,僅是第一名的羅海,就和第二第三名的江帆、梁文濤相差了足足十個小時。
羅海能在八個小時內完成了這次的知識導入,肯定是解決了知識涌入的速度問題。
有沒有達到最大不好說,但肯定不會像他這樣。
想到這一層,李隼連忙一個猛子扎進了海洋中,他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阻攔了數據導入識海的速度。
很快,李隼便在識海與洪流之間發現了一層透明的薄膜,也正式這層薄膜,導致洪流涌入的速度變慢。
這會是什么呢?李隼輕觸著這層薄膜,腦子突然有些疑惑。
他感覺得到能否沖擊校記錄,關鍵就在于如何打開這層薄膜。
李隼想到了很多,和機械化的腦語者頭盔不同,人體和腦語者頭盔必然存在本質的差別。就算洪流無害,可人體也不是什么東西都能夠隨意接收的。
可這正是擋住數據傳輸速度的關鍵,可那篇語素中卻沒有任何關于這方面的方法。
李隼試圖用‘手’撕開,可這層薄膜卻一碰即化,和他的‘手’融為一體。
這層薄膜應該屬于意識的自我防衛,撕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
李隼不由看向定損燈,試圖寄希望于定損燈上。
也就在這時,他發現定損燈所照耀的白光范圍,卻根本看不到這層膜的存在。
這層膜好像很信任定損燈,主動避開了定損燈白光籠罩的范圍。
見此,李隼沒再猶豫,迅速將定損燈挪了過來。既然是武科大的學術樓,總不能在這些知識數據中摻雜什么有害學生的東西吧?
下一刻,洪流中的薄膜主動散開,定損燈的白光照耀著如同透明的知識洪流,竟然在識海的入海口處形成了一道宛如噴泉一般的壯麗景觀。
李隼瞬間就感覺通透了,知識洪流涌入的速度有多快,沒了那層薄膜的阻擋,自己的接收速度就能有多快。
但不過相比自己通過語素磐石建造起來的那灣汪洋,這灣洪流哪怕流上個十天半個月,都還是不能將這片海洋填滿。
但知識洪流的流量,卻不是李隼能夠控制的。
這不是簡單的復制粘貼,而是關系到腦語頭盔的傳輸速度。
坐在堤壩上,松了口氣的李隼百無聊賴的捧起了一捧洪水。
下一刻,李隼就感覺自己腦海中仿佛多了許多的東西。
《斗破蒼穹》,竟然是本小說,學術樓二樓不會都是一些課外讀物吧?
他又捧起了另外一捧,嚯,《斗羅大陸》,又是一個神秘莫幻的斗氣世界。
李隼突然想到母親陳婉的那本《錦鹿》,也不知道有沒有被學術樓收錄。
他立馬試了試一樓語素中的搜索功能,然而卻沒有發現任何《錦鹿》的影子。
李隼有些遺憾,武科大已經正式開學,可到現在他都還沒有見到任何一個除新生外的武科大工作人員,第三區的事情一直縈繞心頭,李隼想問都找不到人。
百無聊賴,李隼也懶得搜索了,反正這些知識洪流里的課外讀物他都不熟悉,正巧在堤壩上玩玩水也不錯。
這些課外讀物都還挺有意思的,比如一本叫做《鹿鼎記》的里面有兩個角色叫做胖瘦頭陀,李隼就感覺跟陳元益、張強兩人的形象很相似。
一邊玩著水,一邊感受著這灣知識海洋,不知不覺堤壩下邊的洪流已經漸漸平靜下來。
李隼抬頭看去,發現涌入識海的知識洪流已經弱了下來,到了最后的尾聲。
李隼見狀站起身,目送最后一滴洪流涌入識海,下一刻,他立馬就結束了這一次的知識導入。
結束導入的同時,李隼第一時間看向了手中的校卡。
下一刻,李隼就見著原本久久沒有動靜的校史排名發生了變化。
二樓必學區:
第一名,羅海,8小時11分。
第二名,李隼,8小時36分。
第三名,梁文濤,17小時22分。
……
然而就在李隼校卡排名更新的同時,彌城四處的武科大校舍中,不少人都不約而同的看向了學術樓方向。
“李隼,好特別的名字,好厲害的小家伙,剛入學術樓就敢能打開意識防護,看來用不了多久又是一個意識壁境界的高手。
意識壁,這都多少年了,可到底該如何打開自己的意識防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