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縣府賣魚鱉
- 穿越后,從一介布衣到富可敵國
- 天道酬秦
- 2386字
- 2024-03-29 15:33:25
這個時代,強盜橫出,山匪橫行,世道很是不太平。
特別是大清早趕路,那就更不安全了。
從小河莊到縣城,足足有二三十里的道路,其中還有十余里的山路。
為了安全起見,秦啟決定從村里面,挑選兩名壯漢和一個機靈的,一起隨行。
另外選這三個人,秦啟也有自己其它的想法在里面。
如果這些人沒問題,那么接下來在村子里面做事情,骨干成員就算是搞定了。
好歹穿越前,也是那個世界的頂級大少,秦啟心里很清楚,骨干的重要性。
只要基礎班底的骨干搭建后,后續想要做什么事情,那就容易多了。
“如松叔,我想請你幫忙,在村里找兩個年輕力壯的,然后再找一個機靈點的,和我一起進城。”
“不會讓大家伙白幫忙的,這一趟,每人一百個銅板。”
只是跟著進城,就能有一百個銅板拿,這可是打著燈籠難找的好事,根本不需要李如松幫忙,只要秦啟動動嘴,就有大把的人幫忙。
這件事情,秦啟有自己的計劃在里面,以后還有很多事情,需要用到李如松這個鐵匠,當然是要把這個人情,賣給李如松。
“銅板就算了,都是鄰里鄉親的,幫個忙而已。”
李如松雖然腿腳受傷,不能下地勞作,但是有鐵匠的手藝在身,村里不少人都會用到,說話還是很管用的。
只是隨便吆喝了幾聲,就把人給湊齊了。
都是和秦啟差不多的年紀,鐵牛和鐵柱兩兄弟,還有一個因為滿臉麻子坑而得名的麻子。
兩兄弟就算是比起李大壯,都毫不遜色。
麻子雖然瘦弱,但是人機靈,方圓十里八村的,有個任何風吹草動,絕對第一個知道。
出發前,張秀娘早早的烙了餅,秦啟又特意讓做了魚湯。
一行人,都揉著肚子,打起飽嗝,這才出發。
“秀娘,等我從縣府回來,給你帶好東西。”
這年頭,農村人去趟縣府不容易,許多人,甚至是一輩子,都不一定去過一趟縣府。
“不用,我什么都不需要。”
張秀娘使勁的搖了搖頭:“相公,錢的事情,你也不用太擔心。實在不行,你就去找我爹娘,他們肯定不會坐視不理的。”
“十二貫銅板而已,要對你夫君有信心。”
秦啟輕輕的撫摸著張秀娘的額頭,轉身離開。
張秀娘俏臉緋紅。
雖說兩人是夫妻,可到現在,依舊只是有名無實。
這兩天夫君的改變,讓她內心開始有些松動。
但也就是夜晚,多說了一些話,并未逾越雷池半分。
打心眼里,張秀娘甚是喜歡夫君現在的樣子。
溫暖、體貼。
張秀娘現在,沒有太大的奢求,只希望這樣的日子,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弓魚術捆好的魚,被放進擔子里面,李大壯和鐵牛鐵柱三人,負責輪流抬擔子。
剩下不到二十只鱉,裝進麻袋,麻子背在身上。
村口東的清水河,是出村的唯一水路,不然就要繞行幾十里,從大王莊進城。
乘坐竹筏來到河對面,是十來里的山路,甚是顛簸,走起來格外費時。
進入官道后,路況倒是好了很多,可即便如此,幾個人起的大早,也一直折騰到晌午,才艱難趕到縣府。
都川縣府不大,東西不過五里路,南北就更小了,只有短短不足三里。
這種小地方,連后世的很多鄉鎮都比不了。
不大的縣府,只有一座進出的東城門。
城墻堆砌的也不高,只有不到六米,比起后世一些朝代,高達十幾米的城墻,僅僅只是一半的高度。
不高的城墻,全部是有青磚堆砌而成,破破爛爛、坑洼不平,許多地方,甚至都長滿了青苔,明顯年久失修。
如今的大豐王朝,早已經不復了往昔的輝煌,表面上看上去,依舊是一片盛世,但實際上,已經是外強中干。
按照規定,進城是不需要交費的。
可當差的,早已經腐敗不堪,但凡想進城做點生意的,都要交點進城費。
少則幾文,多則上百文。
沒錢,那就拿東西抵。
秦啟這么一大框的魚和滿麻袋的鱉,足足被官兵頭目,索要了兩只鱉,和好幾條大魚,才被放行。
城內。
比起鄉下的情況。
明顯是要好上不少。
到處都是青磚瓦房,有些地方還能見到,兩三層的樓房。
這樣的都川縣府,連后世的鄉鎮都比不了,更別說,和秦啟生活的頂級大都市對比。
說句不中聽的,看縣府的模樣,秦啟穿越過來之前,家里的最差的廁所,都要比縣府最好的地方,奢華百倍不止。
然而對于李大壯、鐵牛鐵柱兩兄弟、還有麻子四個第一次進城的人來說,就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
一個個滿臉激動。
縣府里面的人,穿著上也要比鄉下,好上不少。
很少見到麻衣,最不濟也是棉衣,而且大都沒有縫補。
大豐布料六個等級,綾、羅、綢、緞、棉、麻。
普通老百姓,即便是穿著最低等的麻衣,也需要縫縫補補。
士農工商。
古代的封建王朝,商人一直都是社會最底層的存在。
哪怕是,只是相對于秦啟前世秦朝時期的大豐王朝,亦是如此。
這個年代,商人做生意,必須要到規定的地方,進行交易,稱之為交易坊市。
每個坊市中,都會設有專門管理這個坊市的“市亭”,并設亭長一人。
坊市早上固定開始,晚上固定關時。
其它時間,不可進入其中交易。
另外進入坊市的所有交易物品,都必須接受檢查。
不大的都川縣府內,只有一家坊市,地點就在東城門進來,不到一里路的位置。
坊市交易,必須要交交易稅,十抽三,全國統一。
另外的話,還要根據攤位大小、位置的不同,繳納攤位費。
“進入坊市要交衛生費,加上這么大一架子車魚和鱉,攤位費三百文。”
坊市口,亭長悠哉的躺在搖椅上,幾個幫閑,站在邊上扇風。
“亭長,攤位的費用,留到魚鱉賣完之后,再交?”
秦啟湊過去,陪著笑臉道。
“那可不……”
亭長冷著臉剛要拒絕,秦啟的聲音就再次響起:“事后,我再額外孝敬您三百文。”
“行,那就這樣吧。”
有人愿意主動再給三百文,亭長當然沒有意見。
至于說,賣完魚秦啟會不會反悔,這事情,亭長壓根就不擔心。
一個坊市的市亭亭長,雖然在縣府官職不算高,但可是正兒八經的實權官。
管理坊市,富的流油。
就這些大豐最底層的商人,別說是擺攤的小販,就算是坊市里的富商,見了他也要乖乖聽話。
“啟哥,我覺得你多給一百文就行,怎么多給這么多呢?”
進入坊市后,李大壯忍不住嘀咕道。
“沒錯,啟哥。”
“就算咱們要等到賣完魚鱉,才有錢交攤位費,可也用不著,上來就翻倍!”
鐵牛鐵柱兩兄弟,還有麻子亦是如此。
“坊市里面,亭長最大,和這人搞好關系,以后大有用處!”
秦啟神秘一笑,坊市這地方,以后肯定是常客,和亭長搞好關系,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