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 華娛:從2002開始
- 黑色錦鯉
- 2110字
- 2024-05-13 20:58:26
張衛平話剛說完,他放在茶桌上的手機就響了起來。
張衛平也沒多想,拿起手機就接通了,然而,下一秒,他的臉色猛地一變,失聲道:
“你說什么?那小子的電影已經殺青了?!!!”
辦公室內瞬間安靜了下來,李發財和老謀子他們面面相覷地看著張衛平,頓時猜到了張衛平口中之人應該是陳瑜。
果不其然,當張衛平黑著臉掛斷電話后,他們就聽張衛平說道:
“他奶奶的!這小子速度真夠快的!不聲不響居然把一個電影拍完了!”
“張老大,拍完不就拍完了,咱們不讓他上映不就行了,中影那邊我去聯系。”有人安慰著張衛平說道。
“不用去了,那小子壓根就沒想在國內上映,走的是電影節路子,一部電影時長快4個小時,不用咱們出手他也上映不了。”張衛平搖了搖了頭,滿臉陰沉地說道。
“這小子腦袋有問題吧?”眾人聞言,有些摸不著腦袋地說道:
“即便是走文藝片路線,也可以在國內上映啊!雖然國內觀眾不喜歡看文藝片,但蒼蠅腿再小也是肉啊!這部分利益他就這么放棄了?腦殘吧!”
“額...陳瑜之前和我說過,他這部電影就是沖著拿獎賣片去的,國內上不上映對他來說并不重要。”這時,李發財說了一句。
“嘿。”眾人聞言樂了,然后不屑地笑道:
“他以為自己是誰?張一謀嗎?!拍部電影就能拿獎,然后靠賣片賺個盆滿缽滿嗎?笑話!”
李發財并不是很了解這其中的套路,于是不恥下問道:
“拿獎很難嗎?”
眾人:“......”
到底是誰把這個啥都不懂的家伙請來的?
噢,他有錢啊?
那沒事了!
“很難,全國上下能在國外三大電影節拿獎的導演屈指可數。”張衛平解釋說道。
“哦...我還以為很簡單,畢竟李陽第一次拍電影就拿獎了......”李發財認為拿獎很簡單,完全是李陽給他造成的誤解,畢竟當初李陽拍《盲井》之前,就一臭拍紀錄片的,而且當時連拍電影的投資都拉不來,最后還是靠他和陳瑜才有錢拍。
也就是因為這樣,導致李發財認為拿獎很簡單......
“李陽再怎么說,也是拍了十幾年紀錄片的老人了,陳瑜一個連演員都沒當多久的家伙,想第一部電影就拿獎,簡直就是癡心妄想。”有人對陳瑜自己拍電影拿獎的想法,十分嗤之以鼻,他不屑地道:
“大家伙放心,我話放在這,陳瑜要是能在電影節上拿獎,我在紫禁城門前裸奔!”
“沒錯,陳瑜能完成拍完一部電影就不錯了,質量估計和廣告片沒啥區別,拿獎絕對不可能。”眾人紛紛附和道。
張衛平也覺得不可能,可他回想起陳瑜發跡以來的種種事跡,心中卻是有種不好的預感。
原本,張衛平還想著陳瑜要是沒有開始拍,自己還能給他找點麻煩,讓陳瑜無法順利拍攝。
可誰知這小子速度這么快,不聲不響就把電影給拍完了,而且還是專門走電影節的文藝片,不上國內院線。
這讓憋了一股勁兒想給陳瑜來個大的張衛平十分憋屈,國內是他的地盤,整治陳瑜就是一句話的事。
可人家陳瑜不在國內玩,跑國外去了,這下張衛平是真的無能為力了。
畢竟,他的手再長,也伸不到國外去......
想到這里,張衛平的目光停留在了老謀子的身上,然后眼睛猛地一亮!
他自己是不行,但是老謀子說不定可以啊!
于是,張衛平把張一謀拉到隔壁辦公室,問道:
“一謀,你和柏林電影節新任主席迪特·考斯里克的關系怎么樣?”
張一謀瞬間就明白了張衛平的意思,他猶豫了一下,說道:
“不太熟悉,見過幾次面。”
張衛平沒有在意,繼續說著他自己的想法:
“不熟悉也沒關系,你這兩天抽空聯系一下他,看看能不能給陳瑜制造點障礙。”
張一謀實在忍不住了,他說道:
“衛平,為啥非要和一個小伙子過不去呢?年輕人性格沖動不是很正常?我當年也干過這事啊!再說了,陳瑜又不是故意針對咱們,教訓一下就行了,沒必要把人往死里整吧?”
只能說國師就是國師,肚量和格局還是有的,雖然陳瑜給他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和損失,但他并沒有就此遷怒于陳瑜。
張衛平瞥了張一謀一眼,懶得解釋,不耐煩道:
“你別管了,這些問題交給我就行了,即便上面怪罪下來,也牽扯不到你身上。”
張衛平還以為老謀子是愛惜羽毛,不愿落下一個睚眥必報,沒有容人之量的負面形象。
張一謀有些生氣了,可十分了解自己這位老搭檔的他,明白張衛平只要做出了選擇,誰來勸也沒用。
對此,張一謀只能換個方法,說道:
“好,即便你想整陳瑜,但也犯不著在電影節上出手,你不會真以為他能拿獎吧?”
張一謀這樣說,一方面是想打消張衛平的想法,另一方面則就是他自己其實也覺得陳瑜不可能拿獎。
畢竟,這是陳瑜第一次當導演,第一次拍電影,而且一上來挑戰的就是很有深度和內涵的文藝片,張一謀不管從哪個方面看,他都覺得陳瑜不可能拿獎。
國外三大電影節的獎杯又不是小學生期末發的獎狀,可以大量批發!
每一個獎項,都是全世界無數電影創作者歷經多年,精心打磨出來的作品來爭奪,大浪淘沙!
別說陳瑜了,即便是張一謀自己,每次送片去電影節參賽的時候,他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可以獲獎。
而且,陳瑜拍一部文藝片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還是那種時長接近4個小時的電影,即便沒有看,張一謀也覺得這電影肯定和老太太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的......
“寧可殺錯一千,不可放走一個。”張衛平一臉冷酷地說道:
“萬一呢?萬一陳瑜靠著這部新電影在電影節拿了獎,屆時,加上許愿在背后做靠山,即便我想整他,也不能像現在一樣肆無忌憚的出手了。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要么不出手,要么就是以雷霆之勢,不給對手留一絲喘息的機會,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