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不是那個張
- 我在水滸當潑皮
- 吃吃藥
- 2836字
- 2024-04-14 19:01:13
張安臉上掛著笑,一路抱拳拱手。
得了消息的父老鄉親都聚在道路兩旁觀瞧。
他們本以為二龍山的大王,即便不是身高丈余,兇神惡煞的虬髯大漢,也該是賊眉鼠眼一臉奸相的小人。
只是如何他們也猜不出,那一伙刀口舔血的賊人頭領,是眼前這個風度翩翩有些書生氣的年輕人。
張安相貌出眾,本就討喜,如此倒讓村民們卸了不少防備。
那老者見張安規矩知禮,有把大隊人馬留在村外,只帶了十幾號人進村,心中也是大為滿意。
他緩和了語氣,問道:“那一箱錢財,小老兒不敢擅專,還未請教大王,該如何分配,是何章程?”
他可不會慨他人之慷,推辭不收。
往日里,村子沒少遭那伙賊人禍害。
張安自責道:“是在下欠考慮了,不如請父老鄉親們在打谷場做個見證,咱們將那些錢分發下去,如何?”
老者一想,也是個辦法,當即點頭道:“如此,還要勞煩大王。”
“你老人家客氣。”張安抱拳問道:“還未請教,老人家貴姓?”
老者擺手道:“貴不敢當,小老兒姓張,大王叫小老兒張老漢就行。”
張安聞言,挑起眉毛,驚聲道:“不想還有這等緣分,咱們五百年前還是一家哩,在下也姓張,該稱您一聲世伯才是。”
張老漢心道,我是清白良民,你是山上賊人,卻不敢跟你排輩分套交情。
如今只求你辦妥了事,以后井水不犯河水,大家各自安好。
卻說眾人到了打谷場,涇渭分明的分成兩排。
張老漢身后簇擁著村里青壯,人多勢眾,倒也不怕張安等人有歹心。
敵眾我寡,村里婦孺也有了底氣,聚成一堆竊竊私語,大大方方的對著張安等人評頭論足。
張老漢環顧一圈,見人差不多到齊了,當即敲響銅鑼,扯著嗓子喊道:“都靜一靜,二龍山上的大王下山來給咱們發錢了。”
一提發錢,人群更哄亂了。
他們在這二龍山下住了大半輩子,只見過賊人下山搶糧搶錢,何曾聽過賊人發錢?
這倒是新奇了。
倒要看看,這個腦子有包的大王要怎么說。
張安也不怯場,走出兩步,對著左右抱拳拱手,緩緩開口。
“二龍山原本的首領鄧龍,想必各位叔伯嬸娘兄弟姐妹也知曉,那廝禍害鄉里在咱們頭上作威作福,已經被我提轄哥哥宰了。”
翻來覆去說這些話,為的是和鄧龍分開界限。
緊接著,張安又道:“不錯,世伯剛才說了,咱們這次下山,為的就是發錢,向諸位賠罪。”
這句話的目的,是套近乎。
人群一下炸開了,不想這位年輕面嫩的大王真要發錢。
張老漢皺眉,把銅鑼敲得震天響。
“都靜一靜。”
張安道:“想必各位心里都有疑惑,這錢要怎么發呢?有沒有標準?”
賺足了鄉親們的好奇心,張安一攤手,笑道:“不瞞各位,我張三屁股底下的位子眼下還熱乎呢,了解的情況不比諸位多,所以我也沒有章程。”
人群里發出一陣善意的哄笑。
有人問道:“大王這話說得太沒誠意,既然沒有章程,更沒有標準,這錢要怎么發,總不能我們說多少就是多少吧?”
張安循著說話聲看過去,古怪的扭頭看了李四一眼,心道,這不會是你小子請來的演員吧,我等的就是這句話。
而大伙見張安不答,也都有些急躁。
原來口口聲聲發錢,到后來成了一句空話。
眼見得鄉親們不滿,張安拍手道:“那位大哥說的不錯,我也不知鄧龍那廝來貴村借了多少次糧,借了多少糧,不過鄉親們心里應該有數,一會只需將自家借糧的數目報上來,咱們山寨按市價,折成銅錢,必不會讓大伙吃虧。”
這話說得大氣,張老漢皺眉道:“大王就不怕咱們獅子大開口?”
張安正色道:“世伯的人品我信得住,總不會誆我。何況我張三敢在城門口放飯,就不怕大肚漢。”
張老漢翻了個白眼,心道你這后生,怎么順桿就爬?
一口一個世伯,倒叫的親熱,咱倆根本就不熟。
“世伯,天色不早了,那咱們開始?”
張老漢心里亂糟糟的,下意識點點頭。
張安一拍手,高聲道:“煩請各位叔伯嬸子,兄弟姐妹排好隊,一家派一個代表,到我這里登記,別擠,大家都有份。”
有人玩笑道:“還排隊做什么,怪麻煩的!”
張安只是搖頭,擺明了不排隊沒錢拿。
總之,想拿他的錢,就得按他的規矩來。
這條規矩,必須貫徹到附近村民的腦子里。
再者,別小瞧了排隊。
大伙再不情愿,也得按照要求排好了長隊。
崔九已經在石磨上鋪開了賬冊,準備登記。
東京糧價最貴,去歲每擔麥子已經突破千文。
山東境內州縣,糧價沒那么高,張安想著既然要收買人心,就沒必要斤斤計較,也按照每擔千文計算。
反正這筆錢已經由蔡太師和梁中書買過單了。
第一個來領錢的是個三十歲上下的男人,這人站在崔九面前,有些局促,撓著頭道:“山上的大王共來俺家借過四次糧,前后約有兩擔出頭,還抓走俺家四只雞。”
崔九記錄好了,看向張安。
張安沒說話,看向張老漢。
張老漢點頭道:“這孩子是我看著長起來的,老實厚道。”
張安笑道:“世伯說老實,想必是不會錯的。九弟,給他按三擔糧食算,四只雞作價四百文。”
崔九登記好了,又讓對方按了手印,這才吩咐小嘍啰點出三千四百文銅錢給他。
眼見第一個吃螃蟹的果真領到了錢,大伙的情緒都很高漲。
張老漢也瞇起眼睛,臉上笑出褶子。
這位便宜侄子倒是個會辦事的,沒有大王架子,對自己也尊重,給他長臉。
后面排隊的陸陸續續有人領到錢,有人多報了點損失,張老漢見不太過分,也就默許了。
直到村里的滾刀肉馮山。
“俺家被搶了五回,我記錯了,應該是六回,這損失嘛......”馮山轉著三角眼,掰著手指輕佻的說道:“前前后后總有一百二十擔,還有三口大肥豬。”
崔九被逗得撂下筆,表情玩味,抬頭笑道:“還有嘛?”
“暫時沒了。”馮山搓著手,一臉堆笑:“等俺想起來,再跟大王說。”
崔九看向張安,遲疑道:“三哥?”
“點清了錢,給他!”張安雖惱怒這人獅子大開口,卻還是把手一揮,咬牙認下了。
已經領過錢的一見,后悔不迭。
沒領過錢還在排隊的,更是眼熱,心思也跟著活絡起來。
卻說小嘍啰點出了銅錢,正要遞給馮山,張老漢沉聲道:“慢著!”
馮山慌了,忙給張老漢使眼色,喊道:“舅爺爺,你可不能向著外人說話,我是您外孫。”
“住口!你這個見錢眼開的蠢貨,咱們下河村的臉面都讓你丟盡了。”
張老漢氣得渾身發抖,面色漲紅,指著馮山的鼻子痛罵道:“你好吃懶做,嗜賭如命,且不說你家里沒有這些財貨,就是有,也早就讓你敗光了,哪輪得到別人來搶!”
“世伯息怒,氣壞了身子可不值當。”張安忙過去輕輕拍著張老漢的后背安慰。
張老漢卻是一跺腳,老淚縱橫,對著幾百號村民語重心長的說道:“小老兒活了大半輩子,從來沒見過這么仁義的大王,老天開眼吶。”
頓住一下,他繼續道:“小老兒老了,不中用了,眼睛也花了,可這心亮著呢。誰家有多少損失,小老兒不說記得分毫不差,可心里也有個大概。如今,你看看你們,做事的手段,和土匪有什么區別?”
他回頭看了張安一眼,終于說出一直憋在心里的話。
“土匪還知道給咱們發錢,你們呢?”
“往常土匪下山,慫成軟蛋,恨不得把腦袋插到娘們兒褲襠里當起了縮頭王八,現在見了錢,都不要命了往前沖,丟人,丟人吶!”
張安嘆息一聲,厭惡的看著馮山道:“你不仁,休怪我不義,來呀,把他捆起來,抽上十鞭子以儆效尤。”
馮山聽了,色厲內苒道:“這是俺們下河村,你不敢打我。”
可他回頭一看,之前還同仇敵愾的鄉親,都皺眉看著他。
馮山心里一涼,腦子里閃過一道可怕的念想,完了,人心變了,這下河村要姓張了。
不是舅爺爺的張,而是那張大王的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