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蝗蟲表面糊了一層面粉后,放進油鍋里炸至金黃出鍋。
有的用油煸炒一下,再放少許蔥、姜爆炒。
還有的用木枝穿起來,放到木炭上烤,中途還刷上調料。
偌大的空地都飄蕩著肉類的香氣,百姓們的舌底早已分泌口水。
大廚們每出一道菜,狄詠都會為其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油炸的就叫穌炸天雞,爆炒的就叫紅燒飛蝦....
每道菜都會先端到尹洙和狄青面前,待兩人嘗完后,再端到青州各級官員面前。
京東東路的兩位大佬都吃了,下面的官員也只能識相地起筷。
原本以為是難以下咽的東西,沒想到入口卻是如此美味,
既像雞肉的味道,又像蝦的味道,令人耳目一新。
官員們的手速越來越快,唯恐自己少吃幾塊。
有了權貴的帶頭,富商們心中也沒什么顧慮。
菜盤子剛端上來,大家蜂擁而上。
有的甚至把筷子都扔了,直接上手抓,有的端起盤子邊跑邊吃。
最夸張的是那位胖胖的張老板,自己的嘴里都塞不下了,仍雙手護著盤子不讓人搶。
當菜式傳到百姓的手中時,同樣引起哄搶。
有人用手抓了第一個,想要再抓時,盤子已經空了。
有的干脆抓了一大把放在兜里,慢慢地吃。
幸好有軍卒維持秩序,要不然會引起沖突
百姓們吃得滿頭大汗,仍大呼不夠過癮。
有人甚至用筷子敲著菜盤,大喊再來一盤。
得到肯定的大廚們,更加神氣了。
胸口一挺,鍋鏟一抖,把幫手的徒兒使喚得團團轉。
看著場內氣氛熱烈,尹洙撫長須,滿臉笑意。
“安撫使大人,過了今日,我青州的蝗災才算真正穩定下來,百姓也終于有了活路。”
青州知州劉大可,看著臺下的人群,語氣十分感慨。
“是啊,歷朝發生蝗災,百姓被逼得易子而食。
此次蝗蟲美食節的成功,既解了眼下青州百姓的困局,也為后人留下了經驗。
后人若遭了蝗災,則可按圖索驥了,也不至于手足失措。
下官當為安撫使、防御使兩位大人祝賀,一來既解了青州的蝗災。
二來,兩位大人為國朝尋到了國之棟梁啊!”
青州的通判馬方指了指林舟和狄詠,一臉的羨慕。
后輩子侄爭光,老的臉上自然也有光。
狄青捋著下巴上稀稀疏疏的幾莖胡須,搖著手謙虛。
“都是犬子和侄兒胡為,叫幾位同仁見笑了。
兩人整日游手好閑,除了有點小聰明外,還要就是心善,見不得百姓受苦。
為了幫百姓找口吃的,兩個人傻大膽地搞起了美食節,所幸搞得還不錯。
依本使看,后輩成不成器不要緊,關鍵是心善就好。”
尹洙看不慣老友得了便宜又賣乖的丑陋行徑,忍不住地輕啐幾口。
狄青毫不介意,仰天大笑幾聲,繼續與身旁的官員熱聊。
“狄大人,本官有一小女,年齡與小狄大人相仿,自幼生活在老夫身邊。
無論是樣貌還是性情,都屬上乘。
要不,改日讓他們二人邂逅一番?”
劉大可越說越“猥瑣”,兩根食指還豎起并在一起。
狄青笑得嘴角咧到耳邊,搓著下巴的短須。
“老劉,狄家乃武人之家。
狄詠要是能得到令媛的垂憐,當然最好。
不過狄詠的婚事,老夫也不好插手。”
說完,還用手指了指天,一臉神秘。
細思一會,劉大可才反應過來,只好拱手一笑。
不過,他的目光又滴溜溜地在林舟的身上轉。
狄詠已被皇家看中,但這位林十步還有希望拿下。
林十步雖沒有狄詠那么英俊瀟灑,但長相斯文。
而且笑起來,嘴邊還有兩個酒窩。
聽說這次蝗蟲美食節也是他搞出來,小小的年紀,行事如此老辣。
待其高中,再在中樞堪磨一番,他日入駐中書省并非不可能。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日上正午,氣溫越來越高。
林舟看準備的蝗蟲也快吃完了,建議盡快結束美食節,讓百姓離開。
尹洙也怕日頭過熱,會有人中暑,便下令向百姓派送免費的大米。
同時,還宣布將會派出小分隊深入到農村,教大家蝗蟲的各種吃法和收購蝗蟲干。
百姓們拍手稱好,領了大米,便三五成群地離去。
他們一邊走,一邊與同伴大聲討論如何抓蝗蟲。
回到家中,各自呼兒喚女。
又是扎口袋,又是綁紗網,在田地里忙乎開。
回到衙門,兄弟二人熱得像死狗一樣。
看見水缸,把腦袋扎水中才尋得一絲清涼。
尹洙則接過老仆遞上的涼毛巾,細細地擦了一遍脖子和手腳。
待身上的酷熱消散,幾人才到堂中落座。
“兩位伯伯,今日的美食節已經結束了。
用不了多久,就會傳遍附近的幾個州,相信會有不少百姓敢嘗試吃蝗蟲。
但只靠抓蝗蟲來吃,小子覺得還不夠,官府還是要繼續以工代賑的計劃。”
一整個上午都在接受同僚吹捧的狄青,心情大好,大手一揮。
“打壓糧價、搞美食節,這兩樣都非常成功,你小子的腦袋就是靈活。
有好的主意,速速道來。”
“小侄認為官府此時應趁工價低,大興土木,吸收境內多余的勞動力。
如今,田地里的禾苗早已被啃食干凈,百姓不用到田里忙活,自然就空閑下來了。
雖說現在可以捕蝗蟲來換稻米,但效率低。
假如官府興建各種水利工程,百姓就又多了一條活路。
修建的包括修繕鄉縣道路、農田灌溉水利、城內公共設施、學堂。
如果有條件,小侄認為應多修幾個水庫。
洪災時可防洪,旱災時又可蓄水,一舉兩得。
每座村落,村頭村尾也可挖一兩張魚塘。
既可蓄水灌田,也可以養魚養蝦。”
狄青雙手抱住林舟的腦袋,仔細地瞅了幾下。
“你小子的腦袋是怎么長的,里面的主意一套一套的,都快人精了。”
林舟心里不禁好笑,這種操作在后世已是常規操作了。
后世的政府遇到經濟危機,都會開展以工代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