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三十萬流寇乞丐之軍
- 重生三國靠屬性加點成為最強黃巾
- 碎心賭徒
- 2547字
- 2024-05-18 11:32:22
去時三萬黃巾兵,歸來十萬饑荒民。
管亥緊握著手中寬刀跟隨夏侯惇進入許昌城。
他警惕著周圍的一切。
直到秦子豪和曹操一同出現在他的眼前。
“秦公!”
管亥一直以來是看不起秦子豪的。
作為黃巾軍的老成員。
他自認為要比秦子豪更有資格領導黃巾軍。
直到他從絕命谷出發到開封城,最終回到許昌。
這一路上,他接連經歷了兵糧寸斷,陣前決斗,攻堅克難等等令人崩潰的困難。
每每遇到這些困難,他深感無力的時候,眼前總會浮現出秦子豪的解決辦法。
只可惜,他做不到秦子豪那么好。
糧草不夠,他本打算效仿黃巾軍米粥之法,但由于個人貪念,早期吃掉了太多糧食,后來不得已給大家吃人肉。
呂布請戰,他深感無力,效仿秦子豪動員決戰,既不能服眾也不能募得足夠人員,若非趙云及時趕到,他早就成了開封城里的荒骨了。
漢軍固守,他想效仿秦子豪內外夾攻,卻不料人員安排不當,直接燒了半座開封城。
經歷過秦子豪曾經完美克服過的困難后。
管亥深深地意識到自己與對方的差距。
他快身來到秦子豪面前跪下。
一時間,他身后的整個黃巾隊伍聲淚俱下。
“秦公,管亥已經不是人了!”
秦子豪本想將管亥扶起來。
但伸手去扶,他的袖子已經空了一只。
“你的手?”
衣衫破爛的管亥將自己被華雄砍去左手的事情詳細講來。
看著管亥帶來的這十幾萬黃巾流民。
秦子豪倍感壓力。
想要養活這些人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諸位,灞陵橋以西有我軍的營地,還請諸位再堅持一陣,隨我向西。”
已經徒步行走了好幾天的百姓們哀聲哉道。
他們從許昌城中穿過。
就像一群行尸走肉。
許昌城中的百姓見這些人可憐,分出些許食物贈予他們。
這群人除了頭上的黃巾以外,跟黃巾軍可以說是一點關系都沒有。
說白了就是一群要飯的乞丐。
管亥勒令他們不許接受城中百姓的施舍,但是秦子豪否定了他的決策。
“讓他們接著吧,無傷大雅?!?
管亥很不高興。
他覺得這有損黃巾軍威。
“秦公,從容他們,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將我軍視作流民乞丐!”
其實管亥自己也餓。
他也很想吃點東西。
但是作為一個實打實的軍人。
他認為太平道的尊嚴,黃巾軍的軍威,張角的形象,這些東西比他的生命更重要。
見秦子豪不做阻攔。
流民們干脆向四周的鄰里街坊主動討要了起來。
滿城上下都是黃巾軍討飯的聲音。
突然。
管亥縱身下馬。
他提起手中大刀快步奔向街道。
當眾砍死了一個正在扯許昌城中女子的衣服的流民。
“若再有與此舉相同者!我定當斬不赦!”
曹操之所以選擇在城中接待黃巾軍眾。
第一是出于傲慢,即便是這十萬黃巾軍入城,他也毫無擔憂可言。
第二是出于挑釁,讓黃巾軍在整個許昌城的百姓和軍士面前丟一回臉。
第三,則是讓郭嘉和賈詡提前準備好的那些流民趁機頭戴黃巾混入其中。
跟在秦子豪身后的趙云已經看慣了黃巾軍的慘狀。
他知道管亥對軍隊的要求很高,也知道傳說中的秦子豪是一位從無敗績的神武將軍。
這十萬黃巾軍正在把秦子豪的臉摁在地上摩擦。
他們向城中百姓討來的每一口吃食,都是在丟秦子豪乃至整個江東黃巾的臉。
“白馬眾兵聽令!不可接受百姓贈予,不可向百姓索要吃食,不可辱沒劉公威嚴!”
幾乎是趙云下令的瞬間。
兩千白馬精兵發出震耳欲聾的回響。
“絕不讓劉公因我等受辱!”
管亥的大刀根本止不住那些造事的流民。
他們已經餓了太久,一路以來連人都煮來吃過,還有什么不敢吃的。
只要城中百姓愿意給,哪怕是放臭了的米粥都可以算是美味,發腥的肉類更是珍饈。
賈詡手下的死士在沿途秦子豪看不見的地方分發米粥。
這些米粥中摻雜了花柳病人的血液。
一旦吃下,十個人之中少說也得有三個人會患上嚴重的花柳病。
哄亂的黃巾軍不出一會兒便將賈詡安插在城中各處發粥點的粥水搶了個干干凈凈。
“將裝過米粥的容器全部敲碎,大火沸煮三日,深埋城外五十里處!”
管亥手下的老兵騎馬前去灞陵橋以西讓周倉準備粥水。
起初周倉還不明白什么叫做全軍煮粥。
直到他看見一大片烏壓壓的難民從灞陵橋的那邊淌水而來。
灞陵橋下的河水雖然不算多么的湍急。
但是流速也不算慢。
黃巾流民們從河中走過,整條河流都因此變得渾濁了起來。
“這是,三萬?”
當周倉的斥候日夜快馬抵達舒城向徐庶討要糧草的時候。
徐庶再三確認是要十萬余人的糧草后決定親自押運。
灞陵橋以西駐扎的黃巾軍一天不到就將周倉帶來的全部糧草消滅了個干凈。
再三清點。
第一次點出來二十三萬人。
第二次點出來二十七萬人。
第三次直接點出來三十萬人。
營地根本容納不了這么多的黃巾軍。
他們只得夜宿荒野,與曠野清風同眠,與雜草游蛇共枕。
是夜。
趙云到秦子豪帳下求辭。
“白馬兵與秦公的交易至此已經結束,還請秦公賜通行玉符以及盤纏,好讓我等借道從揚州回到徐州。”
正在觀察地圖,為周倉標記沿途停留駐扎之處的秦子豪沒有猶豫。
他將腰間的通行玉符卸下來扔給了趙云。
“多謝趙將軍精兵護送我軍,持此令到廬江蔪春,尋凌操凌統父子,其二人自然會為趙將軍安排盤纏并指明道路。”
拿了玉符后的趙云并沒有走。
他對秦子豪的表現很意外。
畢竟從追隨公孫瓚開始到現在追隨劉備。
他從未見過秦子豪這樣不在乎手下兵卒給自己丟臉的君主。
公孫瓚雖然無能但是卻極其高傲。
但凡手下人說了他半點不合心意的話,都會受到極其嚴厲的責罰。
劉備為人正直,才能也很出眾,但是在治軍方面,他對紀律的要求并不在公孫瓚之下。
“秦公如此縱容軍士,難道不怕大戰來臨,全軍毫無斗志嗎?”
秦子豪的注意力不得不從地圖上轉移到趙云身上。
眼前的將領風度翩翩,頗具一方君主的氣質。
“趙將軍以為,我黃巾軍毫無斗志?”
趙云一直沒有什么機會接觸黃巾軍。
第一次接觸便是管亥的部隊。
起初,他以為管亥的治軍能力和方式已經很差勁了。
沒想到,秦子豪這邊甚至縱容軍士沿街乞討,簡直是毫無軍威可言。
“自開封城以來,在下日夜期待關將軍口中的英雄,只是沒想到,秦公徒有其表,并不能治軍?!?
跟管亥相處了十幾天。
趙云對黃巾軍的評價只能用失望二字來形容。
將領毫無威信,全憑手中兵刃和克扣吃食把控軍隊。
軍眾也毫無紀律性,招收完全不經篩選,只要是個人,頭上綁一根頭巾,就能加入。
執行起將領的命令來簡直是南轅北轍,指東打西。
跟山上的土匪,街市的流氓,鄉野的賊寇完全沒有區別。
尤其是大軍沿街乞討,當眾受辱這事。
身為統帥,縱容此事發生,無異于自己把自己的臉扔在地上摩擦。
趙云一口氣把自己認為的軍紀渙散,將風不正通通指了出來。
“為將者,不應如此隨意招納軍士,沿途無論是年幼孩童還是六旬老朽,管亥將軍都將其一并納入麾下,簡直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