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喬家的兒女(開學 一)
- 影視都市從喬家的兒女開始
- 江六丑
- 2384字
- 2024-05-25 00:01:00
“阿姨讓我好好看著你,不要學壞了!”
白皙的俏臉浮現出一團紅暈,符敏濤朝楊不虧斜了一眼,隨即想起了什么,從口袋里掏出一把錢票:“這是阿姨放在我這里的,還是你自己收著吧。”
“這是她給你的。”
楊不虧沒接,笑了笑:“我爸給咱們留了錢,說是過段時間天氣涼了,讓我帶你去買幾身衣服,聽雷昀說,京城里最時髦的衣服全在王府井那一塊,明天看看去,國慶不一定有時間。”
“那行,你要用跟我說一聲。”
符敏濤沒再硬塞,將錢包好放進口袋,隨即語重心長地叮囑道:
“有錢你也別亂花,叔叔阿姨賺錢不容易,現在又買了房子,以后花錢的地方多著呢,能省則省。我宿舍里有個京城本地的,她知道哪里的衣服又便宜又好,她說找個時間帶我們去逛逛。”
抿了抿紅唇,符敏濤看著楊不虧:“叔叔給你留了多少錢?你身上留一點,其他放我這里,要用你問我拿。”
楊不虧這大手大腳的毛病一直沒改過,以前是同學不好管,但現在兩人關系變質了,加上有張淑芬兩人撐腰,符敏濤覺得應該管管楊不虧這個毛病了。
“你這還沒有嫁進來呢,就想當家做主了?呵呵~,存折你拿去,要用我再問你,這些錢我留著,總不能我請同學吃個飯還得問你拿,這也不像話。”
楊不虧笑了笑,從袋子里翻出存折遞給符敏濤:“好好保管啊,管家婆,這要是丟了補起來麻煩。”
“平時別總大手大腳,財不露白,你…多少?”
符敏濤剜了楊不虧一眼,接過存折看了看,頓時眼睛瞪得溜圓,手指微微發顫。
“我就喜歡看你這沒見過世面的樣。”
楊不虧笑呵呵道:“賺錢的事不用你操心,我爸還是挺會賺錢的,你得學會花錢,要不然你不花,我不花,這錢留給誰花?留給他孫子花啊?”
“去,沒個正形,…要不,還是你…,”
符敏濤瞟了他一眼,這會沒心思搭理他,拿著存折就像拿了個燙手山芋。
“沒事,就放你屋子里唄。”
楊不虧笑道:“就算萬一被賊偷了,他也沒辦法取錢,戶口本我放學校里。”
“好吧!”
符敏濤點點頭,轉身朝西廂房走去。
…………
離開學還有兩天。
這兩天,楊不虧跟符敏濤就在四合院住下了,當然,兩人不是住在同一間。
符敏濤高高興興將房子收拾了一遍,其實也沒什么好收拾的,家具都齊全,也不需要添置什么。廚房里連調味品都有,就是買了兩床新被褥,重新鋪過了一遍。
楊不虧也不是初哥,倒是有點想法,當然,僅僅是想想,因為符敏濤堅決不從,摟摟抱抱可以,親個小嘴也沒事,就是晚上不許楊不虧進自己臥室。
楊不虧安慰自己,好飯不怕晚,反正都在自己鍋里了。
這兩天,兩人騎著自行車到處逛了逛,熟悉了一下這里的環境。買了些水果零食之類去街道辦走了一圈,算是認了個臉熟。知道兩人是清大的學生后,街道辦的王主任熱情了很多,拉著一陣噓寒問暖。
至于街坊鄰居,楊不虧也沒去特意拜訪,附近都是大雜院,人家一家擠在一間屋里,你兩人住三進院子,平時還是空置的,這不是去招人恨嗎。人心復雜,楊不虧不想去試探,而且平時上學跟他們交集也不會很多,所以選擇敬而遠之。
不過,現在街頭上的治安倒是挺好的,那些‘老炮’也全都消失不見了。連那些穿喇叭褲,戴墨鏡的小年輕都沒看見幾個。
中關村大街。
中關村位于京城西北角,北四環路西端,與北大、清大毗鄰,成犄角之勢,頤和園跟圓明園遺址就在附近。
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歷史在這一刻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現在的中關村,還遠不是后來聞名遐邇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沒有林立的高樓大廈,沒有繁華的商業街區。這時候的中關村,更多的是郊外的田野和零星的村莊。
然而,正是這樣一片看似貧瘠的土地,卻在不經意間孕育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時代,很少有人能夠預見,這里未來將會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搖籃,引領著國家的發展,推動著時代的進步。
曾幾何時,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令人深思的論調,如“寧要沒有文化的勞動者,不要有文化的精神貴族”。
這些觀點曾經甚囂塵上,這給當時的人們思想上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科學大會的召開,“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的論述,使得整個社會逐漸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的良好風氣。
在這一背景下,鄧公高瞻遠矚,號召全國青年“樹雄心,立大志,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這一偉大號召激發了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和創新精神,激勵著他們為實現國家的科技振興而努力奮斗。
響應鄧公的號召,各個大學紛紛加大對理科專業的投入,基本上都設置了理科專業。即使條件有限,也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努力培養更多的理科人才。
看著幾處正在施工的大廈,仿佛看見了種子正在發芽,站在這片堪稱荒野的土地,楊不虧思緒萬千。
“牛野!!”
一聲激動的呼喚打斷了楊不虧的感慨。齊唯民正在不遠處沖兩人揮手,緊接著迅速跑了過來。
回學校的第二天,也就是開學前一天,齊唯民找了過來。
雖然才幾天沒看見,但這會齊唯民就像見了親人一樣,遠遠就跑了過來緊緊抱住楊不虧。還是符敏濤看不過去,才將齊唯民拉了開來。
三人走進一個沒招牌的院子里面,進門就是一個大飯堂,擺了七八張桌子,桌子椅子都是黑乎乎油膩膩的。
這時候的大小飯館絕大多數是國營集體單位,也有私人開的,叫“一統戶”,不過價錢都差不多,私人的態度要好一點,沒有那種無故毆打顧客的習慣,畢竟,他也沒這個底氣。
這會正是飯點,房間坐了幾桌人,看著也是附近的學生,正推杯換盞,挺鬧騰的。
看著油膩膩的桌子和椅子,楊不虧有些嫌棄,符敏濤嘀咕了幾聲,拿著剛剛看完的報紙墊在兩人凳子上,給齊唯民遞了一張過去。
楊不虧掏出一把錢票,數了幾張遞給老板道:
“六兩米飯,來盤豬頭肉,干切香腸,炒肚片,再來個炒肉絲,唯民,你看還要點些什么?”
“不用不用!太多了!”
齊唯民連連擺手:“兩個菜就夠了!”
“那就再來個清炒蘿卜吧。吃不完兜著走就是了,回去當宵夜。”
楊不虧笑了笑,沖老板道:“你們這里有袋子吧?一會我要打包。”
“有有有,一會吃完給你拿過來!”
老板用小本子記下楊不虧點的菜,接過錢票數了數,笑呵呵地點了點頭,隨即遞了張牌子給張樂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