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對抗的前世今生
- 李云凡
- 7字
- 2024-05-14 10:28:13
第一篇
火花初現
第一回
現代電子計算機登場信息安全風險顯端倪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亞歐大陸成了主戰場。眾多一流科學家為躲避戰亂,從亞洲和歐洲跨過大洋,來到遠離戰火的美洲,尋找安身立命之地。
漸漸地,美國的科學家隊伍越來越龐大,幾乎囊括了全世界各個學科領域的頂級人才。這為美國在日后研究核武器、信息技術等開創性的新領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反法西斯大旗的引領下,包括舉世聞名的、研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1]在內,一個又一個劃時代的顛覆性軍事工程計劃,開始在美國實施。
這些重大工程計劃的出現,一下子催生出對數學計算的龐大需求。很多科學家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制造出可以替代人工進行大規模數學計算的機器。
很快,研制計算機器的契機便出現了。
推薦閱讀
- Android應用安全實戰:Frida協議分析
- Computer Forensics with FTK
- Falco云原生安全:Falco原理、實踐與擴展
- 先進云安全研究與實踐
- 白話零信任
- Cybersecurity Threats,Malware Trends,and Strategies
- Mastering Metasploit
- 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第2版)
- Android Application Security Essentials
- 一本書讀透金融科技安全
- 計算機網絡安全與應用技術(第2版)
- 企業安全建設入門:基于開源軟件打造企業網絡安全
- 網絡對抗的前世今生
- ATT&CK框架實踐指南(第2版)
- 網絡安全攻防技術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