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并不是全河段都是十分湍急,有些河段是比較平緩而且河面寬度也不寬的,而且兩岸開闊。
這樣的河段不僅適合大軍渡河,而且也適合兩軍擺開陣勢廝殺。
兩軍相遇的便是這樣的河段。
只不過呢,兩邊一個著急,一個不著急。
于是,召集的人就要主動進攻了。
好在,這個河段河面不寬,水位也淺,直接涉水趟過去就行了。
縱然如此,叛軍也要面臨被半渡而擊的不利之境。
按照丁奉的想法,是大軍在此跟諸葛瞻對峙,另外讓呂據(jù)領(lǐng)偏軍繞到下游渡河,然后兩軍包抄諸葛瞻。
只是這些南中豪帥不同意。
因為以牂牁郡境內(nèi)的地勢,若是繞行,又要耽擱兩三天。
他們現(xiàn)在可是一天都不想耽擱,畢竟丁奉他們組編軍隊就用去了二十多天了。
四萬大軍,每天都要消耗一千多石糧食,單單這二十多天就消耗了快三萬石的糧食了。
縱然是萬貫家財也扛不住這樣造啊。
當(dāng)然他們可以削減士兵的糧食,可是如此一來,吃不飽誰他媽的還給你拼命啊。
有奶就是娘,沒奶入你娘。
就是如此的現(xiàn)實。
故此,為了保證士兵的戰(zhàn)斗力和士氣,這些豪族們每天都是咬著牙在提供糧食。
雖然丁奉是統(tǒng)帥,可是畢竟這些士兵不是自己的。
所以,盡管丁奉覺得渡水作戰(zhàn)的方式很煞筆,可是也不得不干。
算了,又不是我吳國的士兵,管你們?nèi)ニ馈?
于是,丁奉直接組織了三千士兵開始渡河。
并不是他不想組織更多的人,實在是鋪不開。
三千已經(jīng)是極限了。
隨著丁奉一聲令下,三千士兵開始踏入冰涼的河水之中,朝著官軍殺了過來。
諸葛瞻見狀,呦呵,居然如此托大。
既然如此,那我可就不客氣了。
弓箭手直接開始放箭。
灘涂邊也布置好了鹿角、拒馬等障礙物。
盾牌手以及長槍手就躲在這些障礙物后面,坐等敵軍上來,然后直接戳死。
諸葛瞻麾下如今弓箭手?jǐn)?shù)量足有兩千,刷刷刷,箭矢如雨點砸向叛軍。
這一波進攻的基本都是蠻人。
只有簡單的武器,盔甲自然是沒有,頂多就是每人配備了一個木盾。
防御箭矢的效果自然不是那么好。
而且由于在河中,身形本來就不穩(wěn),為了躲避箭矢,很多人直接摔倒在了河中。
因此,這一波箭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殺死殺傷了足有幾百人。
諸葛瞻麾下的弓箭手施展的是三段射。
故此,箭雨連綿不絕,宛如瀑布一般,不斷的沖刷著叛軍。
叛軍在河中就好像是麥子一樣,不斷的被鐮刀收割。
幾波箭雨下去,三千士兵直接崩了。
死傷了近乎兩千人之后,剩下的一千人直接撒丫子轉(zhuǎn)頭就跑了。
丁奉看的是一清二楚,眉頭緊皺。
漢軍的箭雨太密集了,這樣下去不行。
于是丁奉對左右豪帥道:“諸位,不能再讓這些蠻人士兵上了,除了給漢軍增添功績和損耗他們的箭矢之外,沒有其他效果,所以,上精銳吧,否則這河都過不去?!?
豪帥們互相看了一眼,點了點頭。
表示同意了丁奉的意見。
丁奉心中松了口氣,這些人還不算太蠢。
于是豪帥們的私兵登場了,這一下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三千披著皮甲或者藤甲的士兵,手持盾牌,開始渡河沖鋒。
這一次弓箭的效果果然大打折扣。
因為這些皮甲和藤甲有效的防御了箭矢,尤其是那些披著藤甲的士兵,箭矢對他們的效果幾近于無。
即便是諸葛瞻換上火箭,也沒起到太大效果。
因為這些叛軍只需往河中一蹲,就能將火箭熄滅,完全沒有殺傷力。
諸葛瞻站在一處高地上,見狀對一旁的閻宇笑道:“文平,看來敵軍統(tǒng)帥是個有腦子的人啊?!?
是的,閻宇已經(jīng)到了南中來到了諸葛瞻這邊,不僅他到了,蜀漢的二代們也基本都到了。
比如趙廣、張邵、麋照、關(guān)統(tǒng)、魏榮、龐宏等等。
此時都聚集在諸葛瞻的身邊。
諸葛瞻之所以把他們都給搞過來,除了歷練他們的能力以外,就是給他們加點了。
按照每個人擅長的不同,諸葛瞻分別給眾人加點。
當(dāng)然,并非是一次性給他們加滿。
而是每天一點。
比如趙廣,諸葛瞻給他武力加點,一天一點,如今趙廣的武力已經(jīng)到了80.
比如龐宏。
諸葛瞻給他的智謀加點,加到了85了。
總之,諸葛瞻的標(biāo)準(zhǔn)就是每個人的五維屬性中必須有一項突破90.
不是諸葛瞻不想給他們加的更多,實在是點數(shù)不足啊。
一天一點,諸葛瞻穿越過來半年多,積累了差不多兩百個點左右,特技積累了二十個左右。
這期間,諸葛瞻自己就用了不少,加上給其他人用的。
如今諸葛瞻的點數(shù)就剩下20左右,特技還有5個。
諸葛瞻相信,等到自己徹底搞定南中之后,這些二代們個個都會成為頂尖的戰(zhàn)將、統(tǒng)帥或者謀士以及內(nèi)政高手的。
到那時,北伐就不缺士兵和人才了。
閻宇看著正在渡河的叛軍:“君候,這些南中豪族看來這一次是要拼命了?!?
諸葛瞻點點頭:“能夠湊出如此多的帶甲之士,恐怕他們壓箱底的東西都拿出來了,正好,借這個機會,將他們?nèi)看驋邆€干凈?!?
言罷,諸葛瞻神情一肅:“傳我將令,盾牌手和長槍手上前,準(zhǔn)備肉搏。”
下一刻,傳令手開始揮動旗幟。
下面帶領(lǐng)軍隊的趙廣、張邵、麋照、關(guān)統(tǒng)、魏榮等人看到旗幟變動,開始組織士兵上前,準(zhǔn)備迎接敵人攻擊。
損失了大約幾百人之后,叛軍登上了灘涂。
不過迎接他們的是,鋒利的長槍手的攻擊。
條條長槍宛如毒龍一般從盾牌手后面伸了出來,扎向了這些叛軍。
由于有拒馬、鹿角的阻擋,叛軍根本攻擊不到漢軍,只能挨打。
一會功夫,就又死了兩三百人。
好在,這些士兵都是豪族士兵,戰(zhàn)斗力和戰(zhàn)斗意志還是很強的。
他們拼著犧牲,將障礙物挪開,用性命給后邊的士兵挪出了一條通路。
看到通道已開,丁奉直接揮動旗幟,又是三千士兵渡河壓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