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以水代酒
- 仙路不通,順手堵了其他人的路
- 木魚沉
- 2234字
- 2024-04-05 23:31:41
行停一路,林倦兩人見天色已晚,就地歇息。
只不過開春不久,雨水漸漸多了起來,再加上倒春寒,他兩人仔細找尋一番,最終決定在一株大柏樹下面休整過夜。
將驢拴在樹下,林倦和隋若仙開始動手尋找木柴,為過夜的篝火做準備。
兩人都沒有去理會一旁的文志楠,任由他在一旁站著。
文志楠見到自己被忽略,反而覺得渾身不自在來。
因為他在心中也想著和這隋若仙兩人搭伙過夜,別的不說,有人守夜也總是好的,畢竟只有一條小命,自己可不想折在這種地方。
況且這兩個道士看起來也不像是壞人,畢竟在大玄王朝內,道門的名聲還是不錯的。
他就在這樣的糾結和腦內斗爭中,呆呆地站在原地。
眼見著林倦和隋若仙兩人已經清理出一片小空地,一堆小小的篝火升了起來。
隋若仙也抱回來一捆草,尋了些樹葉鋪在地上,這樣可以睡得舒服一些。
“你走也不是,留下也不是,就站在那里不說話,是哪家的少爺嗎?我們可不是你家仆人。”隋若仙開了口,一下就激得文志楠面紅耳赤。
文志楠在家鄉的時候,便已是遠近聞名的舉人,只是家中并不富裕,所以才自己獨自一人進京趕考。
他當下囁嚅了幾聲,沒有說出話來,忽地眼中一亮想到了辦法,將背上的書箱摘下來,放在地上,恭恭敬敬的朝著林倦兩人行了一個書生禮儀。
“小生文志楠,丹州人士,此番乃是獨自進京趕考,先前對兩位道長多有冒昧,在此賠個不是。”一禮之后,文志楠說出了自己的真正請求。
“這天色漸晚,山林之間多有野獸,小生想與兩位結伴過夜,共同有個照應,不知可否?”
林倦對此無異議,從驢背上的包裹中掏出一個瓷瓶,在附近撒了一些驅蟲藥,專注做著自己的事。
隋若仙則是饒有興致的看著。
“我還以為你這書生有什么本事呢?先前教訓我倆,現在又來求著一起過夜。”
“你也不過如此嘛!”
“你怎么不繼續往前走走,說不定有什么寺廟之類的。”
幾聲質問下來,文志楠已經摸清楚了這個小道童的性格,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畢竟是錯先在自己,沒有問清楚情況,就自大教訓別人,別人說幾句也是應該的。
“我態度要再誠懇些,娘親時常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自己也該學著才是。”他在心中默默的想著。
想著想著,牙齒就硬了起來。
原來是他咬緊了牙關,面色慍怒。
一切只是因為隋若仙接下來又說了幾句話:
“聽說你們書生都是些嬌慣貨,別說趕考,在家中都有人盡心伺候,怎么不見你的書童陪伴左右?反而獨自一人走在這山間,再不濟,你身邊也應該有個女鬼、蛇妖、毛毛蟲啥的吧?”
隋若仙左右張望著,絲毫沒有注意文志楠的臉色。
終于,文志楠受不了這種譏諷,冷著臉揮袖。
“哼!”
他從地上一把拎起書箱,背在背上離開。
隋若仙得意洋洋,他從小與自己那便宜娘在外行騙討生活,這種場面見的簡直不要太多,看人下菜實在太簡單了。
“這樣說話好像不對,若是我以后這樣與人相處,總感覺會遭人套麻袋。”
林倦已經不知何時,站在了他身后。
隋若仙一時間有些理虧,自己師兄修道多了,沒見過這種陣仗,自己應該晚幾天再現出原形的。
唉,失算了!
只聽得旁邊傳來樹葉摩擦的聲音,一道青色身影從中鉆了出來。
來人不是去而復返的文志楠又是誰?
他將書箱扔在離林倦兩人兩三丈的位置,自己也學著升起了火。
兩團篝火一大一小,遙相呼應。
隋若仙樂了,這書生都是這么有趣的嗎?哪里迂腐了?挺會變通的嘛!
林倦則是皺著眉,盤坐在到了地上,橫劍于膝,心中此時納悶的只有一件事。
不對。
不對勁。
祖師日志上寫的書生有百態,有豪氣之人、迂腐之人、奸詐之人、好色之人、迂腐之人。
可偏偏沒有記載過不要面皮之人。
林倦此時輕輕甩了甩腦袋,祖師是一定不會錯的,定是祖師斬妖除魔太過于心累,忽略了這一特征。于是生出了為祖師的日志寫一本補充注釋的念頭。
可是想到自己沒有紙筆,于是朝著文志楠走了過去。
文志楠見到那年輕道人朝著自己走了過來,腰間還挎著劍,心不免提了起來,咽了咽口水,直勾勾的的盯著那身影。
“你,可有事?”他結結巴巴開口。
“這位……。”
“山下都喊他們喊公子!”隋若仙看出了林倦的糾結,在背后大聲的提醒著。
“這位公子,我想買一些紙筆。”林倦說話沒有絲毫的彎彎繞繞,更沒有想到先解釋一下,諸如“出門匆忙”、“不慎掉落”之類的話語。
所以此時聽起來就有些強買強賣的意味在里面。
“呼——”文志楠舒了一口氣。
他趕緊從自己的書箱中翻找著,從里面拿出幾張紙和筆墨硯臺,遞了過去。
只是在遞過硯臺的時候,自己心中有些不舍。
林倦敏銳的察覺到了對面人的異樣,將自己腰間的劍取了下來,想起了祖師日志上的內容。
“拿去,這與你做個抵押,稍后再還我。”
長劍連帶著劍鞘,一下子落入文志楠懷中,將他嚇了一跳,趕忙還了回去。
“不用不用,我看小道長也是個通曉文墨之人,不知道用紙筆是要寫些什么?”
聽見文志楠的詢問,林倦覺得這也沒什么可遮遮掩掩的,于是說了出來:
“門中典籍有些遺漏,我需得將其補上。”
文志楠終于徹底放下心來,得到了他最想要的答案。
原來也是個讀書人。
于是將那幾張紙從林倦手中拿回,又取了一本已經裝訂好的空白冊子,笑著遞了過去。
“小生對治經書也有一些心得,小道長若有疑問,我們興許可以好好的探討一番。”
林倦點了點頭,沒有取回長劍,而是等著稍后拿回來。
自己拿著紙筆來到了樹下,一手執書,一手握筆,流暢漂亮的小楷從筆尖涌現。
先是在冊子封面上寫下“純陽日志注釋”幾個大字。
而后又回憶著祖師的寫法,在第一頁認真的寫道:
“第一回:初下泠鳶山,書生亦有不要面皮之人。”
然后看向對面文志楠,觀察著對方的長相,準備將其寫入書中。
文志楠見狀,心中大為溫暖,對這位友好的道長又多了幾分的好感。
于是舉起自己的水壺,遙遙的舉起。
以水代酒,敬兄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