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東漢曲逆侯
- 漢末風(fēng)云之縱橫天下
- 孫笑川一世
- 2284字
- 2024-05-18 00:22:00
趙府外
一輛馬車疾馳在府前,院墻之外,已經(jīng)被士卒團(tuán)團(tuán)圍住,不過不是董卓的部下,而是趙瑾的麾下。
“衛(wèi)將軍有命,送趙將軍入府。”
圍著府門前的軍官確認(rèn)的是軍中信物后又看見這位趙將軍就是趙云,便任駕馬而來的幾人攙扶著趙云進(jìn)府。
他的銀甲早已被褪下,里面的布衣早已破了許多口子,這些傷口也被酒精的繃帶包扎好,幾名軍醫(yī)小心翼翼的扶著趙云到大堂。
堂內(nèi),趙融此時正襟危坐的處在主位之上,沒有同往常悠然自得的神情,反而神情肅穆,見到這位趙瑾認(rèn)下的義弟,竟也姓趙,不知該如何稱呼。
趙將軍?自己任上軍校尉也是算是個將軍,趙瑾任衛(wèi)將軍,三人皆同姓,一時間在這個名字的問題上糾結(jié)的趙融顯得有些頭疼。
吳普和李柔等人也都在堂中,趙瑾出府時神情嚴(yán)肅的特意囑咐過,情況危急,要小心董卓的部下,所以眾人都在堂中,要等他回來再做打算。
吳普看著身上各處都有刀傷的趙云,讓他坐在椅上,習(xí)慣性的替他把脈,當(dāng)將他手掌翻轉(zhuǎn),手心向上時,虎口處一片肌膚撕裂,是受外力與自身的影響,情況還是有些嚴(yán)重。
“徒兒去將為師的藥箱拿來?!?
李柔知道要用的藥材可能很多,趕忙去吳普屋內(nèi)拿來藥箱。
“拿血竭、三七熬制一下,內(nèi)服,先止住他的傷口不再流血,再將金瘡藥給傷口涂抹均勻,最后把蒲公英、馬齒搗碎,替他敷在傷口上?!?
“徒兒明白了?!?
趙云并沒有昏迷過去,只是脫力后渾身疼痛傳來,使不上勁,口中還是不停的道謝。
這三個藥方下去,幾乎所有外傷都不會留下隱患,不用幾日就能和好如初,當(dāng)然最重要的還是休息。
趙凌月也湊熱鬧的似的圍著趙云東看西看,當(dāng)李柔將簡易包扎的白布揭開時,傷口還有些血液滲出。
趙云雖然感到很疼卻沒有吭一聲,比起那些手法不精湛的軍醫(yī)來說,現(xiàn)在感到的疼痛遠(yuǎn)遠(yuǎn)能承受,只是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流下,方氏見狀,讓下人拿浸濕的絲帕來給他擦拭一下。
“多謝夫人,這……還是讓在下自己來吧?!?
“你都和瑾兒結(jié)為金蘭了,別怪姨占便宜,你也算是我和夫君半個兒子了?!?
趙云聽到這話,也沒有再阻攔,便讓方氏替他擦去汗水,畢竟趙瑾在真定時甚至要認(rèn)他父親為義父,自己要是連這層關(guān)系都不愿接受,也就顯得有些不懂事理了。
“母親,他是不是叫趙云???”
“不能無禮,論輩分你得稱呼他為兄長,怎能直呼姓名?”
趙云看向那一雙大眼睛的少女,正目不轉(zhuǎn)睛打量著自己,兩人目光交錯。
竟是默契的同時低下頭去。
后者不再放肆,而是走出大堂,跟趙融說要在門口透透氣,沒人知道這古靈精怪的女孩在想著什么。
~~
“李將軍!李將軍!出事了!”
李儒在宮內(nèi)的眼線傳來消息,他入睡沒有多久,剛剛醒來,得知趙瑾率兵入宮,馬上急得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命人備馬后,直奔軍營。
軍中士卒說他在一位富人家中與其女兒一同過夜,李儒本來是個十分心平氣和的人,竟也痛罵其美色誤事,董卓如此,李傕也如此,難不成他們都想要死在女人的肚皮之下?
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其護(hù)衛(wèi)百般阻攔,可他就是一股不怕死的勁,拔出護(hù)衛(wèi)腰中的劍,以命相抵。
哪怕如今董卓許多事務(wù)不與李儒商量,可沒人敢得罪這位先生,他終究還是沖進(jìn)了李傕屋中。
推開門后,屏風(fēng)后,男女間哼哼唧唧與床榻震動的咯吱聲傳來。
“李郎,再用力些,我…我要……不行了!”
兩人正即將奔赴極樂之境時,李儒卻焦急呵斥道:“將軍!大事不好了!”
~~
軍營之中,董卓的麾下大將盡皆聚在大帳之內(nèi)。
為首的則是李傕郭汜,還有董卓的女婿——牛輔,他本人在其他將領(lǐng)看來簡直是平庸之輩,且膽小懦弱,若不是娶了董卓的女兒,也不配在這里商議大事,更別提與李傕等人一個檔次。
此時的牛輔雖然不堪大用,但此時的他卻有一位輔軍,或許可以稱之為軍師。
那就是賈詡,賈文和。
曹操有二文輔助,說是如虎添翼都是小看兩人了。
一為荀彧,字文若。
二為賈詡,字文和。
兩者之才,可與臥龍,鳳雛比肩。
荀彧已經(jīng)算是尋到了他的明主,可此時賈詡卻依然默默無聞,只是在牛輔軍中偶爾施些小計。
并非他只有這些才能,而是賈詡看透其性格,多少計策脫口而出,可能不但得不到牛輔的賞識,還會要被其猜疑,到頭來性命不保。
不過他這個人與他的字一樣,比較隨和,并不在意侍奉的主公是誰,而是以己身為重,行走在亂世間,他不求榮華富貴,只求順其自然。
后人曾說他為賊漢者,卻與荀彧合傳,是為不倫。
但這也并不代表其胸?zé)o大志。
荀彧與他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年少時皆是才名具顯。
荀彧年少時,被南陽名士何颙驚呼為王佐之才,現(xiàn)在其本人也頗受董卓青睞,董卓未入京城時,他常常被召去前司空劉弘府上議事,累次升遷,任北軍中候。
當(dāng)董卓任司空時,逼迫他任長史,何颙則是告病推辭,不愿任其職。
賈詡年少時,名士閻忠也認(rèn)為他有大才,說他的才干能比肩智近如妖的張良、陳平二人。
他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xiāng)到達(dá)汧地,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和同行的數(shù)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
急中生智的聲稱自己是太尉段颎的外孫。
當(dāng)時太尉段颎,久為邊將,威震西土,賈詡便用其名號來嚇唬氐人,這群異族便不敢害他,還立下誓約送其回去,與他隨行的幾十人都已經(jīng)身首異處了,最后只有賈詡一人生還。
這樣能體現(xiàn)其才能的事例,還有很多。
他在董卓的麾下,也正是因為李儒看中了他的才能,提拔他為討虜校尉,安排在牛輔身旁做軍師,深怕這個司空大人的女婿干出荒唐事。
“司空大人與都亭侯闖入南宮后,衛(wèi)將軍趙瑾也率兵進(jìn)宮,此時皇宮內(nèi)情況復(fù)雜,恐怕是…兇多吉少。”
“什么,岳父他竟……敢闖入后宮?”
牛輔一臉不敢置信,給他十個膽子也不足以讓他干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
李儒卻不在意他的驚疑之色,依次看向李傕,郭汜,張濟(jì),甚至是說不上話的華雄。
有的與牛輔一樣不可置信,有的能穩(wěn)住心神,但也在慢慢咀嚼這個驚天的消息。
最終,李儒看向牛輔身后處變不驚的賈詡。
“文和……如今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