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大人,不能進啊!”
董卓哪會在意一個小小太監的,身后跟著親兵將幾人拖走,自己則是迫不及待的進入宮內。
此時夜色如墨,蟬鳴聲不絕于耳,同時伴隨著的還有慘叫聲和求饒聲。
穿過他未曾入住過的司空府,直奔南宮。
劉辯都還尚未及冠,身旁又能有幾個美人,可他的爹卻是真正擁有后宮佳麗三千,劉宏與董卓有個唯一的共同之處。
那就是喜歡和羅老師一樣玩多人運動,前者還好是一對多,后者則是多對多,怎么爽怎么來。
若是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現在已經沒有劉辯什么事,已經是他弟弟的“天下”了。
也因為劉協年幼、不懂男女之事,所以,后宮就成了董卓的“新家”。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皆出自董卓一人,一時間妃嬪都成為了董卓的“禁臠”,宮中的侍女、公主皆遭其玩樂。
對于這件事情,很多大臣曾痛斥其十惡不赦之行,并上書治他的罪。
可董卓直接將這些人給殺了,天子、大臣再也無人敢反對董卓,自此之后,整個后宮成為了董卓日日尋歡、夜夜笙歌的地方。更為無恥的是,他也放任手下在宮中恣意妄為,絲毫不在意身后身前之名。
據悉,在他霍亂后宮之時,還組織過二十多名將領,與多名宮女在水池中裸體、洗澡、任意胡來。
以董卓的身材和樣貌,很多妃子怎會對其放任亂來,奈何卻無力反抗,只能任由他胡來,“好美姬、婦女無所幸”是董卓最真實的寫照,總而言之后宮的妃嬪、宮女、公主等躲無可躲、藏無可藏。
這一舉動,在趙瑾看來,與靖康之恥有何區別?
在每個心懷大漢之人,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可即使這樣,也已經無補于事,天子的顏面被一次一次打擊,也為后來的八王之亂,五胡十六國的奠定基石。
雖然他出生在涼州,那與里的人多與中原有些差別,習俗、觀念比較“奔放”,可這也不是擋箭牌,同生于涼州的,天水姜伯約,才德兼具,還被丞相視為接班人培養。
趙家也是同理,自己的兄長與叔父便是例子,事實證明,君子之道并非因為地域的不同而不同。
真正有高尚品德的人,哪怕生于窮兇險惡之家庭,也依然會有“異類”的出現,舜帝之舉,更是鐵證如山。
至于后世那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打地洞,也只是某些人用來麻痹“平庸”者的心志,好讓他們一直平庸下去。
“快!快去尋趙中郎!還有熊將軍!”
現在通知趙瑾已經有些來不及了,這名還算機靈的太監,連忙與身旁的同伙從側門奔出。
董卓剛沖入先帝嬪妃的住處,便發現何氏正在與幾位樣貌略遜于她的幾位妃子訴著心中苦悶。
“誰?”
“太后!是!是董…是司空大人。”
她身旁的宮女看見幾乎要將小院的門填滿的董卓,沒忍住大聲說道。
“董賊?他怎會在南宮?”
何氏身旁一位年輕靚麗許多的女子一時間還蒙在鼓里,不知道意味著什么,也難怪,她剛入宮沒多久,劉宏便病情加重,臥在龍床之上,所以她還是沒行過男女之事的“寡婦”。
何氏大驚,頓時嚇的花容失色,往反方向跑去,這座偏殿是安頓這些不是很受劉宏寵幸的妃子所居住的,說不上多么精致奢侈,但也算小巧別致,穿過院后,就是宮女們的住處,房屋一排排的列著。
董卓原先看到何氏還有些放不開手腳,后來想想,太后也不過就是個寡婦罷了,自己就是睡了她又能如何,想到連天子的母親都能被他騎在胯下,心中色念愈發膨脹。
護衛在其身后的呂布十分后悔,他本覺得董卓強暴一些排不上名號的嬪妃也就知足了,可他居然想染指何太后,哪怕色念壯人膽,其心中也是懼意十足。
“義父,要不……”
當董卓快速擺動步伐,沖向幾位還愣在原地的美人時,呂布就知道勸不住了,只能站在院外,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希望到時候趙瑾等人能看到他勞苦功高的份上,能不追究他這“幫兇”的責任。
可當他目向不遠處南宮大門時,一名銀甲將軍騎著白馬向他奔馳而來。
在其身后,煙塵揚起,當一個個頭戴羽盔的白馬騎兵沖向呂布的時候,他暗叫不好。
“義父!義父!”
呂布焦急的吶喊道,可是沒有回應聲,卻傳來女子的哀求聲。
“媽的,這發情的黑豕!”
呂布和董卓并非只身前來,還統領了三百飛熊軍,只是為了不讓他們打擾董卓享樂,便守在出入口處,此時正在宮門處結陣以待,要擋住趙云和其身后的羽林衛。
他沒有騎馬,只能拖著方天畫戟,狂奔至前方,誓要與飛熊軍攔住趙云,此時董卓要是死了,宮外十幾萬的兵馬不受管控,會在毀了洛陽的同時,也毀了他與貂蟬的婚約。
呂布并非傻子,王允愿意將傾國傾城的養女許諾給自己這小小主簿,便肯定不是只想讓他喊一聲岳父如此簡單。
飛熊軍是董卓一手培養的百分比效忠于他,精軍,旗幟與甲胄上皆繡有肋生雙翅的飛熊圖案,由西涼軍中的精英和能人異士組成,原本是交給李傕統領,可當呂布投效之后,便將這支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他,可見對其的信任。
呂布對于這樣的精軍也是指揮有當,一時間抵御了數百騎的沖鋒,將其拒在宮門之外,畢竟他在并州也算統率一支精騎,屢次擊退匈奴,斬首無數,更別提他的麾下——高順。
雖然他也同樣在丁原帳下,地位卻遠遠比不上呂布,但其練兵之法,實在精之又精,只可惜并州無財力在組建一支耗費頗大的精軍,大多數都投資在騎兵身上。
呂布手中方天畫戟揮舞如畫,筆墨鮮紅,臂力驚人,甚至將一名騎兵連人帶馬,分尸兩半,溫熱的血液噴灑他的與羽盔相仿的三叉紫金冠上。
趙云也終于注意到聞聲趕來的呂布,見其生生的將他所在的那一側的羽林衛逼退,不敢近其身。
對于這些不明君臣之理,倫理綱常的牲畜,不忠不義,也不配為人!
怒火中燒的趙云雙腿牢牢夾住胯下戰馬,握緊手中長槍,向呂布沖殺而去。
“畜牲!拿命來!”
一向談吐溫文儒雅不爆粗口的俊俏青年,還是因董卓和呂布的舉動,再也顧不得禮節,心中的殺意已經快要蒙蔽他的理智了,趙云已經將趙瑾吩咐的隱忍拋在腦后。
哪怕打不過呂布又如何?要想將大漢的最后尊嚴踩在腳下,也得跨過他常山趙子龍的尸首!
雖然是勇武過人的呂布,在狂奔之后接連斬殺十數名的羽林衛,還沒喘口氣,便被殺來的趙云所驚。
趕忙揮動手中方天畫戟抵擋。
“哐當”一聲,槍戟之間因為巨力的碰撞之下,竟然已經出現一絲裂紋。
趙云長槍從上而下劈,且乘于白馬之上,從高往低發力更占優勢。
若是呂布沒有浪費太多氣力在奔跑上,如今便能輕松應付,絕不會陷入十幾秒的僵局之中。
他一咬牙,怒吼一聲后,手中長戟終于與那柄殺意駭人的銀槍劃開。
呂布相比于趙云,此時還保持著大部分理智,見趙云對自己的似有滅族之仇般,槍法如風,快速挑刺他的薄弱和命門之處。
原本可以保持在原地抵擋其攻勢的呂布冷笑一聲,往后退去,身后幾名飛熊軍看見他轉身時的臉色,便知道其用意。
想取我的首級!盡管放馬過來!
內心戰意凜然,現實中卻佯裝力竭,他要做的就是,請君入甕!
趙云身旁有一位相處沒有多久但卻十分敬佩他的軍官,見到呂布的動作,迅速大聲吼道:“將軍,不可正賊人之計啊!”
可在這廝殺聲不斷,每時每刻都有人死去的戰場上,傳到趙云的耳邊就顯得小了許多,即便他聽見了,也不一定能控制住自己。
“駕!”
“哪里跑!”
在長槍橫掃兩名甲胄精銳敵軍士卒后,毅然的沖向呂布。
“給我拿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