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緣樓
“如何?董賊那還有動靜否?”
正值夏季,茶樓的生意也旺了些,郭嘉依然身處在二樓之上,搖著羽扇,回道。
“暫時還沒有動作,今日怕是攔不住他上朝,趙兄切莫沖動,殺他一人,其麾下將領仍然身處洛陽之內,恐還會釀成大錯,不如與陛下請命,先賜予他高位爵祿,先穩住當下局勢要緊。”
“奉孝言之有理,上朝之前我會稟報陛下與太后。”
趙瑾喝了口茶水,暗嘆這沒有幾日的茶樓,所沏的茶卻不菲,至少比府上的還要好喝,他趁此問道。
“奉孝可知潁川荀氏荀文若?”
聽到趙瑾問起荀彧,郭嘉則是笑道:“我好交英才之士,與文若也算是好友,趙兄可是想要招攬他?”
趙瑾也沒有遮掩,回道:“其人被譽為王佐之才,昨日殿內又代圣上擬旨,只是非議眾多,奉孝可否為我引見,這樣也不顯得突兀。”
昨日,當他在皇宮救駕之后,系統的提示音就在腦中響起。
【恭喜宿主完成成就——護駕有功】
【獎勵:榮譽10,聲望200,獲得個性——忠臣(心向漢室之人,好感度提升增加20%)】
【個性:正直、忠臣】
【榮譽:15】
【聲望:450】
【魅力(3/5):130】
【統御(2/5):108】
【你有1點尚未分配的專精點】
這個性故名思意,便是對荀彧等漢臣拉攏的成功率,如今要是再讓奉孝一同引見,將荀彧納入帳下,豈不美哉?
不同于正直內的忠君,忠臣的特性是特指效忠于劉氏江山的人才。
荀彧作為曹魏陣營的諸葛亮,在某種方面上,趙瑾認為荀彧是勝過武侯的,現在可不能坐等曹操先出手而無所作為。
“文若是在少府任守宮令,此時怕已經入了宮,等散朝之后,我再與趙兄一同登門拜訪。”
“好!”
~~
殿內
趙瑾與百官并列在兩側,殿門外,董卓身穿官袍,身后還跟著李儒,裝作一臉笑意的站在最后一排,讓人琢磨不透。
當劉辯坐上龍椅之后,朝會正式開始。
因為董卓站的最后面,劉辯本想不經意間看他幾眼,但卻被遮擋了住視野,心中又想起母后的吩咐的事。
在百官行禮平身后。
劉辯便正色問道:“并州牧董卓何在?”
董卓拖著肥碩的身軀,出列,前排的官員們只能轉頭望向他。
“為何置于末尾之處啊?”
“臣昨日稍有僭越,不敢造次,請陛下責罰!”
說著當即跪下,磕頭謝罪,生生一幅洗心革面的樣子。
涉世未深的劉辯見此,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或許母后和武英侯等人真的錯怪他了?
可是當后面咳嗽聲傳來,劉辯馬上說道:“董卿也是救駕有功,朕賞罰分明,愛卿是盡了心的,只是比武英侯稍遲一些,朕不該埋沒有功之人。”
他示意了準備好擬旨的荀彧,接著說道:“司空劉弘,在位多年,兢兢業業,為大漢勞苦一生,特放任回鄉,頤養天年,封中山王,食千戶,良田千畝,由并州牧董卓代為其職。”
臺階之下,百官議論紛紛。
“這?董賊狼子野心,怎能還助紂為虐啊!”
“就是,你我一同勸告陛下,不可如此啊。”
還沒等旁人拒絕。
董卓便已經拜禮謝恩。
“臣拜謝隆恩!”
董卓心中暗想道,這看著不太聰明的天子倒還識相,不用自己來硬的,還真給李儒說對了,回去再多給他些賞賜。
隨著他慢慢悠悠走上第一列,剛剛被罷了官的劉弘也是胡須斑白,他倒是沒有不舍,作為宗室,又有王爵,離了這紛爭不斷的朝堂,頤養天年也是樁美事。
誰知董卓經過他時,不知是有意或是無意,用肥碩身軀撞了他一下,差點使其倒地,好在身旁的朱儁扶住了他。
“多……多謝公偉。”
劉辯現在倒是看的很清楚,哪怕再傻,也知道其不是忠臣,只是善裝罷了。
董卓都連官袍都沒來得及換,便迫不及待的代替劉宏的位置,在他人眼里,利欲熏心可謂到了極點。
歷來官員貶或升,哪有如此急迫上位之人,被同僚說出去,恐怕要惡名傳千里了。
就好比你剛剛因為到了年紀被裁員,還沒離開工位,新來的員工已經頂替你的位置,而且態度極其惡劣。
朱儁和王允都神色慍怒,雖然劉宏在位沒做出什么大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況且其本身狼子野心,也不屑與其為伍。
董卓則是以兇狠的眼神瞪了二人,等轉過身來,對著劉辯又是一臉笑意。
在旁人看來,簡直不可理喻。
若是如今沒有趙瑾朱儁等人在此,恐怕還要更為甚之,甚至裝都不愿裝了。
當聽到后面的議論聲后,他一樣轉身望向對他口誅筆伐的人,好似在記下他們的臉一樣。
隨后又看向趙瑾蓋勛以及丁原等人,這些人才是他需要一個一個除掉的對象,至于那些敢對自己出言不遜的人,董卓就等著秋后算賬,要抄了這些官員的家,男丁全部殺光,女眷拉入軍中做軍妓。
看他們還敢不敢再聒噪!
董卓沒有消停,又再次出列說道:“臣想提拔幾位被宦官所陷害的老臣,比起朝堂上某些無能之輩,陛下更應該重用他們。”
此話一出,官員們的聲討愈發尖銳刺耳,逆賊,反賊都是輕的,更有甚者稱其為牲畜,怎么罵的爽怎么來。
誰知董卓沒忍住,徑直往其中一名唾沫飛濺,指著自己的官員走去。
來到他的身前,寬大的衣袖之中,不知何時有一柄刀刃往其口中刺去。
還沒反應過來的那位官員,口腔血液噴灑如柱。
“咳……咳。”
倒在地上的官員怒目圓睜,至死都在抬手指著他的臉,隨后沒了聲息,手臂也倒了下去。
“逆賊,豈敢!”
蓋碩和朱儁等人已經打算動手,就在此處除掉這狼心狗肺之徒,上目無君王,下荼毒百姓之人,殺掉此人,乃替天行道。
“我若是遭遇不測,諸位便與我一同在黃泉路上見見真章,如何?”
言外之意,就是董卓死在宮內,十萬西涼軍就會屠城,到時候,整個京城將毀于一旦。
眾人皆驚,不知道他怎敢口出如此狂言,但討伐聲也停歇了下來。
剛有人吶喊道,董卓粗大的手掌,把插在其口中。
準備動手的幾位忠臣也停下舉動,忍著怒氣,思忖著該如何應對。
見群臣沒有了意見。
董卓掏出絲帕擦拭著濺在身上的血跡,回到隊列后。
再次請命道:“臣以為,荀爽,盧植,韓融、陳紀等人入朝為官,再將侍中蔡邕提為司空祭酒。此乃中央的官員,地方官員,臣以為應當另選有能之人,否則怎會各地匪盜從出?”
董卓還特意側身瞟了一眼丁原,表明態度認為他是個無能之輩。
劉辯有些膽寒,一時間沒有回復董卓。
只見后者又吼聲道:“陛下在聽臣言否!”
“眾愛卿意下如何?”
“陛下,不可啊!”
“陛下,萬不可從逆賊之意啊!”
董卓此時沒有再管這些所謂的忠義之士,在他眼里,沒有能力,有多忠,也終究只是一條狗罷了,他不要做狗,而是做狼。
狼吃肉,狗吃屎。
二者高下立判。
在劉辯后方的何氏也不知如何定奪,目光看向趙瑾,見其卻在略微的向自己頷首,應該是同意他的請求。
何靈思不知道趙瑾是不是真想保護她們母子倆,但如今,也只能先穩住董卓,隨后輕聲的說道:“辯兒,先答應他吧。”
“可是母后,這……。”
劉辯嘆了口氣。
“那就依董卿所言,吏部著手去辦。”
此后朝堂之上又商議了些大大小小的事務的安排和應對,大的有匈奴叩邊,小的有一縣之地起義,總之是變故叢生。
皇宮內外,皆毫不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