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城墻上滿是箭孔,一波又一波的箭雨帶走城墻上士卒的性命。
“轟!轟!轟!”的聲響從城門傳來,一臺攻城槌在七八名敵軍的操縱下不斷敲擊著城門。
大門后則是將能擋住沖擊的緩沖物堆積在門后,不同于電視劇上的用人肉組成的墻來抵抗攻城槌。
這樣省下許多力氣,但也不方便打開城門,好在東門西門仍然可以進出,且攻勢遠小于正面。
朱儁這招也屬于無奈之舉,本就要應對多于數倍敵軍,還要將士卒分別守住四個城門。
兵力一旦分散開來,北門的由張燕率領的大軍猛攻,使他壓力驟升,此時就要看一位將領的調度能力了。
好幾次都有驚無險的將城門上的黑山軍殺退,自己來到河間只帶上數百親兵。
在這幾日的攻城戰中已經死傷過半了,他只能這樣做,并不是讓這些隨著自己征戰多年的手下在前方送死。
而是在攻城戰中,守城方的士氣尤為重要,單憑這些守備軍的能力,恐怕就不要是一些敵軍沖上城頭如此簡單。
河間河間,顧名思義,外城被突破后,內城前還有條不深不淺的環湖,最后則是府衙。
一旦城門要失手,只能不斷退守,等待援兵的到來。
朱儁并不是只等著趙瑾,在被朝廷派遣到冀州任職后,他已經調度河間后方諸郡常備軍,發兵河間,增強這里的守備。
“渤海的援軍到何處了?”
“將軍,三日前就派信使求援,不出兩日應該便到了。”
“哼!這個渤海太守,若是因此丟失外城,我定要親稟圣上,讓這酒囊飯袋流放邊境。”
渤海與河間相鄰,這兩郡一旦失陷,朝廷就會失去半個北方,遼東遼西,整個幽州的都會被分割開來。
前日就該抵達的援軍和糧草卻遲遲不到,戰勢日漸嚴峻,他也只能最多再撐下一月。
一旦城中糧草耗盡,哪怕再退守內城和府衙已經于事無補。
~~
城外,張燕身處營帳之中,左右兩列都是自己帶出來的“將領”,整的有模有樣,但大部人都是對著身前小木桌的酒肉大快朵頤。
左右為首的分別是孫輕、王當二人,他們在張燕創業初期不久就率領部下歸附,屬于元老的級別的人物,在他們后方,則是杜長和李大目等一眾部將,地位高于各個山頭的小首領。
雖說是號稱百萬黑山軍,但這是將家眷后勤俘虜等等全算進去得出來的數字,真正屬于張燕自己一人就能調動不到十五萬人,從剛開始的一萬人慢慢發展至今。
數年的時光讓他趕上了風口浪尖,從一介山間匪盜做到如今的地步,多年來未曾受挫,他覺得自己與真正的諸侯相比,只有手下這些不服從管教的下屬。
即便朝廷已經將五郡交給張燕治理,他也想好好的治理,可部下皆是匪盜出身,讓他們居住于城池之中,不是燒殺搶掠就是奸淫婦女,最后只好下了死令重新回到山頭上,向所屬勢力收取供金。
也就是俗稱的保護費,當然也是啥也沒保護到,反而不斷有人劫掠路間商旅,久而久之,以常山中山為中心的將五郡一圈的范圍已經與漢朝失去關聯。
向山賊納貢,任誰聽起來都十分可笑,但是這樣的規模形成之后,將其看成一個軍閥,也就沒有那么滑稽。
張燕飽餐一頓后,打了個嗝,問向杜長:“常山那塊有消息了嗎?”
杜長正等著老大發問,一臉喜道:“恭喜首領,公子大破敵軍,收繳軍械金銀無數,已經在返程的路上了。”
“怎會如此之快,我倒是小看了他。信使是何時傳來的?”
“昨日午夜李大目的麾下探馬傳來捷報,手下想著反正已是大勝,不好打擾首領歇息,正準備在今日稟報。”
“好,等他回來了,我們準備個慶功宴,喝他娘個不醉不歸!”
“那是,公子簡直是天生的帥才,在下佩服至極!”
“是啊!等大哥拿下了整個冀州,到時封個王爺當當!”
以孫輕、王當為首的幾位立馬表態,大聲贊賞張方,雖然張燕正值壯年,但也有了培養接班人的想法,常常對這些攜資入伙的幾人旁敲側擊。
試探他們對張方是何態度,他們只能表示會對公子心服口服,這不是傻子都懂得的道理嗎?
但是內心還是會打著一些小算盤,從張燕下令不得再無止境的劫掠城池后,他們已經心生不忿。
此時幾杯烈酒下肚,腦中的想法也愈發控制不住。
媽的,給你當牛做馬還不夠,還要再當你兒子的狗,上輩子欠你的?這位子就應該傳給有能之人!天天就知道玩妞享樂的毛頭小子也想騎在我的頭上!
幾人心中不斷謾罵,但是表面上還是露著笑容,一杯杯內酒水被喝盡,王當舉起酒壇往杯中倒去,卻只能搖出幾滴酒水。
頓時心中一惱,就酒壇摔在地上,“砰”的一聲,碎片四濺,帳內的恭喜奉承的聲音戛然而止。
張燕坐在主位,看不出臉色的變化,只是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王當。
場間的氣氛開始肅穆起來,孫立當先站出來,一拳往王當臉上揮去。
“喝幾口酒都能給你腦子喝懵,就這點酒力!真是想挨打了?”
一拳下去,將王當的酒意打散不少,他癱倒在地上,撫著臉龐上的紅腫,在酒勁和傷口的疊加下,顯得十分傻氣。
在孫立的挽局之后,眾人臉色才略微好轉,在張方大勝之后,摔酒壇,生怕張燕不知道你想“篡位”的心思。
張燕也并非小肚雞腸的人,只是笑了笑,調侃王當幾句。
“喝不了就別喝!整的跟姑娘似的,害不害臊!”
“哈哈!首領這比喻真是絕了!”
隨后之前停下的聲音又逐漸出來,帳內已經在期盼著張方凱旋而歸。
因為按照慣例,所繳獲的軍械財寶等人皆有份,只是分的少與多的區別,看誰出力的多少罷了。
雖然大多數人都沒有出力,但是張燕每次為了安撫軍心都會賞賜手下,這也是他能保持著上百萬人凝聚在一起的要領。
在這天災人禍遍地起的亂世,他能讓山上的大家吃飽穿暖,已經是天大的恩情了,哪怕是從他們的老鄉或近鄰家中搶來的也不在意了。
帳外不遠處就是不斷猛攻城池的黑山軍,帳內則是一片笑聲。
其實,在酒壇碎裂的那一刻,沒人注意到張燕眼中頃刻間的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