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和趙云埋伏在隘口周圍,借著明亮的月色觀察情況。
董旻最后的一千多援軍急匆匆的行進在路上,其部旌幟混亂而不成建制。雖然勉強保持了隊形,但卻顯露出抗拒戰事的心理。
“觀董旻部之陣勢,只怕敵軍崩潰之態已顯,我軍不需多加襲擾,令精銳以錐形之陣沖之或可克也。”
“且以云長兄所言,云率突騎于隘口外埋伏,兄領步卒沖擊敵陣!”
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突襲敵軍陣型的事情一般要由騎兵來完成,步兵是要穩固己方防線和在騎兵破陣后分部收割的。但此地是險要的隘口,騎兵沒法從險峻的山上沖下去,而沒有加速度的騎兵,尤其是重騎兵不能作為突襲的軍馬。
朔騎營于此地形內,便是要撤出隘口在外面的高原邊界埋伏,等里面潰不成軍的敵軍跑出來時再行收割。
至于說突破敵軍軍陣的任務,自然要交給步卒。
白毦兵乃天下步卒之首,劉備這幾年大量的資源都用來培養這支精銳了。
八百白毦兵,足以當萬人不敵也!
董旻部帶隊的是董旻心腹家將董宣,他本是涼州豪強出身,為董卓倚重收為家將。作為董氏最后的忠臣,董宣不可能投降于朝廷。
所以說關羽在先前遣斥候了解過董宣的情況后,便下令白毦兵不要等敵軍一半通過后再行攔腰出擊,而是當董宣帶著先鋒從隘口處攀爬巖壁的時候就直接正面迎上去。
隴山支脈到高原邊界的隘口處有地形起伏,大軍行至此處時必須減慢速度而向上攀爬。此時是突襲的最佳機會,關羽也打算先攻打董宣率領的董氏部曲精銳,若破之則招降羌、氐部曲則可行也。
“進攻!”
“漢軍威武!”
隨著關羽一聲令下,八百白毦兵從兩側的山坡上沖了下來直撲董宣的先鋒而去。
而董宣此時正帶著士卒攀爬巖壁,忽然被襲當時就亂了陣腳。
董宣雖有勇武,但并不善統軍。在被襲擊之時董宣沒有立即下令親衛穩住將旗,也沒有令身后的士卒原地等待結成防御陣型。反倒是怒吼一聲直接抽刀便沖了上去與朝廷軍廝殺在一起,這可讓董宣帶領的先鋒徹底的陷入了混亂。
本就是黑漆漆的夜晚,大軍指揮全靠前面的火把發出的點點光芒和月光下的將旗。而關羽沒管董宣,帶領自己的親衛直接砍殺了將旗兵,而后關羽三刀兩刀的劈砍了幾個領頭的曲軍候和屯長,這讓董宣部的先鋒一下子失去了指揮。
混亂之中,前面的漢人先鋒和后面的羌、氐部曲亂做一團。羌、氐部曲以為這些人都是漢軍,因著急救援家眷便立即上去展開了混戰。
而漢人先鋒也沒慣著羌、氐部曲,本就有矛盾的兩支兵馬瞬間戰做一團。
如此,便沒人管前面被圍攻的董宣了。
本來董宣帶領的一千多人就沒法打過關羽的八百白毦兵,現在是董宣孤立無援,他帶著不到百人的親衛被關羽率領的五百多白毦兵圍攻。剩下的三百多白毦兵開始在后面鼓噪聲勢,讓董宣部的漢人和羌、氐部曲繼續廝殺。
“快快傳令后軍支援!”
董宣這個時候才發現他領著親衛和自己的大部隊脫節了,而昏暗之中他又看不到自己的將旗在何處,于是董宣只能回頭繼續往前沖,試圖在前方搏出一條生路來。
關羽沒管董宣,反而是令白毦兵逐步蠶食董宣的精銳親衛后便往后方集結去驅趕那些正在交戰的董宣部下。
董宣帶來的漢人和羌、氐部曲此時是殺紅了眼,雖然大家都是董氏麾下部將,但漢人一向是視羌人和氐人為蠻夷,羌人和氐人也看不慣漢人高高在上的做派。就算是有明白的看出來此時是在內訌,但兩支兵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打起來很容易,收手就難了。
而董宣這邊剛剛從亂軍叢中殺了出去,這出隘口的時候就看到前方等著他的朔騎營了。
“逆賊,爾助董叔穎反叛朝廷、割據涼州,今日若就此受縛方可活命。若負隅頑抗,則斬之!”
“爾乃何人?”
“常山趙子龍也!”
“趙子龍?”
董宣不禁慨嘆,他何德何能居然被趙云親自設伏攻擊。
“也不枉我董言之為將一回,能與常山趙子龍一戰當真是榮幸之至!
趙將軍,你我各為其主,便不需多言!
且令你麾下號稱天下第一鐵騎的朔騎營攻來吧,我涼州男兒但凡皺一皺眉頭就算不得好漢!”
“果然涼州多壯士,董叔穎逆賊不假,然其麾下先有董臨石后有董言之。皆忠義之士,知朝廷大軍不可抗而亦忠其主。
其心可贊,然其行不可效。知朝廷為正統而效逆賊者,其非愚忠耶?”
趙云在心中暗自嘆息一聲,而后抽刀令朔騎營進軍。
“殲滅敵軍,此主帥者可存其全尸,收容于天水郡之地。待秉明朝廷,再以將軍禮葬之!”
“多謝子龍將軍!”
董宣如同董越一樣,揮舞手中環首刀一劈一砍都顯盡勇猛。
但是戰局是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武藝而被改變的,董宣部的大潰散導致他身邊的親衛土崩瓦解。本就是步卒對騎兵,占了劣勢的情況下又無軍陣倚靠,自然難以還擊。
不多時,趙云就領兵徹底的擊敗了董宣。
董宣血戰了將近半個時辰,直到血染衣甲后依舊不愿放棄。當趙云持馬槊殺到他的身前時,董宣也沒令最后的親衛組織防御而是讓親衛散開,他要單獨和趙云對決。
趙云知其一心求死,想要秉忠志之心,當即也不再猶豫挺槊策馬直撲董宣而去。
“來啊!趙子龍!且試試我涼州男兒的威風!”
董宣披頭散發,在月色下那臉色如同血池一般,整個面容上都是還未凝結的鮮血。
趙云見狀也不在和董宣多言,他知董宣此人已銘死志便成全他。
趙云一槊便刺穿了董宣的胸膛,讓這位涼州將領倒在了血泊之中。
趙云這邊收攏兵馬,董宣殘存的親衛也都向朝廷軍投降了。
此時關羽那邊也獲得了進展,一路追殺敵軍的關羽部成功的招降了敵軍。
沒錯,招降了。
這就是說人家關二爺威名赫赫,在涼州之地也到處是他的傳說。
就在漢人部曲和羌、氐部曲交戰正酣之時,關二爺親率白毦精兵對兩軍發動了突襲。
董氏的漢人部曲和羌、氐部曲一時間方寸大亂,而關羽則令人喊道“漢兵降者,朝廷既往不咎!
諸漢兵者,若降之則以為朝廷之士!
羌、氐降者放歸家眷,朝廷未傷及羌、氐部曲之家眷分毫。降之,便可團聚!
若漢兵不降,則除漢籍、締漢姓,此生不復為漢人!與蠻夷無異,與胡人無二!
若羌、氐不降者,則誅之!
其家眷發配為奴婢,流三千里也!”
這可謂是抽中了漢兵和羌、氐部曲心中的禁臠,任誰聽到都要盤算一番。
漢兵最怕什么?
涼州漢兵或許不尊朝廷,但他們一定認可自己漢人的身份。被剝奪了漢人的身份,無異于讓他們不得好死。
羌、氐部曲最怕什么?
是家眷牛羊這些關乎切身利益之事的安危,若不能全家眷而坐擁牛羊牧場,則枉為男兒。
關二爺令翻譯將這些話傳達出去后,剛剛還在暴亂的羌、氐部曲立刻選擇了繳械投降。一傳十,十傳百,不一會子的功夫上千羌人和氐人就向朝廷軍投降了。
而漢人甚至不用翻譯,在聽聞關羽的招降政策后基本是一投投一片。尤其是知道這政策是關羽這位大漢第一名將所發布后,更是爭先恐后的欲投降于關羽。
沒辦法,武圣爺的話就是政治背書。
人家關二爺說放過你們,那投降就一定能活。
人家關二爺說不放過你們,那負隅頑抗就一定得死。
抓緊投降。
你也不想被關二爺的馬槊捅穿吧?
什么?
你怕朝廷騙你?
開什么玩笑!
人家關云長將軍金口玉言,他說的話能有假?
洛陽朝廷,或者說劉虞與劉備的政治同盟集團再一次嘗到了占據正統性和威信性的果實。
之前四方戰役起時,洛陽朝廷沒法舍棄很多在別人眼里不必要的花費,這是為維護這種正統性和威信性所必要的代價。
而如今洛陽朝廷輕易的便完成了招降,這就是維護正統性和威信性投資的回報。
一切都不是免費的。
一切又都有跡可循。
看著投降的涼州兵,關羽心中激動但面色不顯。此番能平董旻收復天水郡,就代表朝廷通青海道的戰略成功了。而青海道一通,則關中復興就在當下。涼州剩余的諸侯中,韋康、馬騰又忠于朝廷,李傕、胡軫、樊稠、牛輔等又多搖擺之人,朝廷以強大的實力去威壓之,則涼州平定指日可待。
平涼州之地,功不僅在當代,亦在千秋也。
董宣所部的投降,標志這董旻也可以退出歷史舞臺了。
畢竟這支兵馬是董氏在涼州最后的核心軍力,這支兵馬的投降,代表著董氏將再無翻盤的可能了。
“傳令下去,令這些羌、氐部曲與他們的家人團聚。朝廷說到做到,絕不欺瞞投降之人。
再將諸漢軍整編起來,屆時歸屬天水郡國兵或涼州屯田部,由朝廷管轄之。而諸漢軍者隨朝廷征戰董叔穎或李稚然有功者,再行封賞!”
對于漢人兵馬來講,其實洛陽朝廷不需要什么額外的封賞,只要讓他們各自回家,該種地的種地、該經商的經商、該當兵的當兵,沒事兒呢少來點苛捐雜稅和徭役去勞煩他們,大家就很滿足了。
“諸位漢人將士們,本將軍河東關云長也!
今日,本將軍先放那些羌、氐部曲將士與家人團聚,到時候朝廷對他們也會有一些牛羊絹帛的賞賜。
然各位漢家將士不要灰心,只要各位歸附朝廷,亦是我漢家之將士也!
為朝廷效命,則封賞不可少之。此番隨本將軍征天水郡、隴西郡從軍立功者,賞田二十畝。再功者,牛一頭。又功者,十五等爵也。
先登者,封將軍。斬敵將者,列侯!
此朝廷之賞賜,諸位可信之聽之,若從者,朝廷絕不吝惜此有功者賞也。若欲歸鄉之人,朝廷發口糧許以安穩,絕不究爾等為董叔穎所叛朝廷之事。”
不得不說,關羽的一番話徹底的讓這幾百名漢人部曲歸心了。雖然他們大多都是董氏兩三代人籠絡的絕對心腹,但大勢之下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投降朝廷。
占據了大義呀,還真的很重要。
若是諸侯之間的互相攻伐,以這個時代家臣、家將們的忠心,主家有難則必浴血奮戰到底也。
而若是朝廷來攻伐,大家投降便是有了十足的名義。
忠嘛,雖然大家忠于主家,但更應該忠于朝廷!
洛陽朝廷那響當當的合法性,可是沒人敢不認吧?
既然如此,投洛陽朝廷是順天下大義,這有什么錯呢?
當兩天后關羽初步整編完董宣帶來的兵馬后,便浩浩蕩蕩的開拔往平襄縣城而去。
董旻在得知董宣戰敗后,便心如死灰般的將所有人攆了出去。
任憑剩下的家臣如何勸說,董旻也不從府邸內出來。
眾人沒辦法,只能先去城頭上觀望。
而就在守城的副將于無奈之中打開城門投降時,卻發現董旻的府邸處燃起了滾滾濃煙。近前看,沖天的火光在府邸里燃燒著。那灼熱的火焰,似乎要想董氏多少年來的榮耀一下子都焚毀殆盡。
“劉玄德呀劉玄德,劉千敘呀劉千敘,老夫斗不過你們!”
董旻在烈火中悲愴的笑著、哭著、瘋著,而不知他有沒有后悔過投入天下爭霸的危局當中。
這不得而知。
但隨著董旻的自焚,董氏的政治勢力在涼州大地上煙消云散了。
關羽下令安撫百姓,收容了董旻親近的家眷,令人妥善安置不許任何人騷擾。
而后關羽又著數個董旻麾下舊部,為天水郡各地的官吏將領。再輔以朝廷調派來的主官主將,共同構成了新的天水郡政治生態。
天水郡之局勢安穩,而接下來便是隴西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