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9章 再望天下盼長安

  • 漢纛
  • 地里小白菜
  • 4140字
  • 2024-05-08 19:07:31

劉協此時正在未央宮中,一邊來回踱步一邊急切的詢問王允道“司徒!外面到底如何了?

這喊殺聲方才停了下來,朕這心里不安生啊......”

王允這段時間也沒出未央宮,他一直陪在劉協身邊,自是不知道外面的情況。

王允頗為無奈,而現在他也只能安慰劉協道“陛下莫慌,想必城外的戰事已經安定,呂奉先雖狼子野心之徒,但也不會做出那等弒君之事。

天威煌煌而不可范,陛下不可墮天子威儀。不論之后是何種情況,還請陛下克天子之威風,一顰一笑、一行一踱,都要有我大漢之主的風范!”

就在王允安慰劉協的時候,殿外的小黃門卻突然焦急的跑進來稟報道“啟稟陛下、司徒,太原侯、司空劉和,宛侯、左將軍劉備率精兵一萬勤王。

此時二位君侯已到殿外,請陛下召見。”

“難道說是千敘兄長與玄德叔父前來?快快更衣沐浴,且于正殿召見千敘兄長與玄德叔父。

令宮人務必禮節齊備,萬不可讓二為宗親寒了心。”

劉協的腦子到底轉的快,他在聽說劉和與劉備來時就知道呂布已經被擊敗了,李傕、郭汜的問題也被解決了。

他現在終于是免除了性命之憂,心下大定的劉協很快端起了天子的風范,在稍作沐浴更衣后,劉協立刻在未央宮正殿接見了二人。

劉和與劉備剛進便時,就看到劉協身穿玄色皇袍、頭戴十二冕旒。腰間配掛著大漢祖傳的斬蛇劍,手中還拿著象征著大漢天子的玉璽。

仔細觀望,這大殿空氣中似乎還有一些檀木熏香的繚繞升騰彌漫著清麗的味道。

而殿中也擺放著幾個屏風,將整個大殿內襯托的更具威勢和壓迫感。

劉協甚至還讓僅存的羽林軍換上了新鎧甲和儀仗兵刃分列在大殿兩旁,以迎接劉備與劉和。

“玄德叔父、千敘兄長,朕恭候二位愛卿多時!

今日幸蒙二位愛卿相救才不致使我大漢基業落于賊子之手,才不致使朕之性命為賊人所害。

大漢江山有二位愛卿,那朕又何愁也?

還請二位愛卿速速入座,朕這里雖然沒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愿傾宮內之府庫為二位愛卿置辦酒席。以款風塵仆仆之征袍、以慰辛勞困頓之發冠、以藉憂慮慨然之衣帶,望二位愛卿能與朕一敘宗親之舊!”

劉和與劉備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

這位小皇帝還算有能力,雖然因年紀小而透露著些許慌亂,但整個人辦事有理有度也顯示出一副君主的氣概。

好事嗎?

不一定。

劉和與劉備雖然都是宗親外加忠臣,但他們都不是一廂情愿的愚忠之人。大漢眼下四分五裂全靠劉伯安與劉玄德的聯盟維持朝廷的根基,而最終平天下后,劉和十分清楚皇帝的人選也一定是在這兩位其中出現。現任皇帝太聰明,這可不一定是好事。

不過劉備倒是沒想那么多,只是淚眼漣漣的拉住劉協等的衣袖道“陛下......臣望天恩,以討漢賊,今救陛下乃臣之本分,陛下何故如此感激于臣?”

劉和便行了一個臣子禮,對劉協拜道“陛下莫要感激于臣,臣盡人臣之本分,何必得陛下之謝?

蒙陛下垂青,臣當報陛下之恩遇也。”

“好啊好啊,二位愛卿速速請起,朕為二位愛卿備下酒菜接風!

千敘兄長也莫要驚慌,朕素知伯安公簡樸,千敘兄長一脈相承自然也不愿鋪張。宮中宴席為家宴,所享吃食皆麥、稻、鹿肉等,絕無鋪張之意!”

劉和與劉備跟著劉協走入正殿內,看到宴席時才知劉協所言非虛。那案幾上只擺著一碗稻米飯、一張麥子餅、還有一小碗鹿肉。而湯都是用附近山野菜熬的,輔食的咸菜也是最普通只加了些許粗鹽的醬菜。

這些放到尋常百姓人家自然是珍饈美味,但若是大漢皇帝宴請功臣的宴席,則顯得十分寒酸了。

不過劉和自然不會在意這些,如今天下未定,百姓們尚不知明天的飯食在何處,他們又怎能鋪張浪費呢?

身為劉氏宗親,劉和有義務作為節儉的急先鋒,為世人樹立一個節約的典范。劉備自然也不會反對,于是乎三人便在這一派祥和的氣氛當中主賓依次落座。

上首劉協,左下劉備,右下劉和。左二王允,右二楊彪。

楊彪跟著劉和一起進了宮,當他再度看見劉協稚嫩的臉龐時,任不由得潸然淚下道“老臣不負陛下所托,與司徒合謀,終究是引那董旻西進給司徒策反呂奉先誅殺董卓創造了時機,老臣未有枉食漢祿,沒有辜負天恩,今日再見陛下老臣叩首以效之!”

楊彪的話觸動了劉協的心弦,他不由得起身慢慢走向楊彪。劉協手持一杯渾濁的米酒,對楊彪鄭重拜道“文先公何出此言?

若無文先公照拂,朕早恐為那董仲穎所害,何至于有今日能意氣風發于殿上宴請諸位功臣之道理?

文先公自不必擔憂,亦不必自責。漢室有文先公如此,未嘗不可復興也!

朕今日便先敬文先公之忠義、敬文先公之氣節,于危難之間于、水火之際,救朕之性命、護朕之威嚴。

文先公當得朕之此酒。”

聽了劉協的話,楊彪泫然淚泣。

楊彪立刻起身,躬身持酒拜道“陛下!老臣慚愧,何敢當之?”

君臣二人抱頭痛哭,又飲下杯中之酒,好一會兒這才緩過來。

劉協不好意思的抹了抹眼淚,然后先請楊彪坐下,在對劉和、劉備、王允三人說道“此事是朕失態,讓三位愛卿見了笑話,還往三位愛卿莫要恥笑于朕。”

劉和連忙回道“陛下至情至義,為大漢之幸。我等人臣見之莫不慨然而欣慰,何敢笑之?”

“陛下萬福,大漢有陛下乃中興之兆,我等自當盡忠竭力輔佐陛下再造大漢,又何敢居功而嗤笑于陛下?”

王允也適時出來走上前去,用他的手帕為劉協拭去了眼淚。

而劉協在面對王允這樣親密且有些僭越的舉動時,卻并沒有反駁,而是握住王允的手道“子師公!朕感激不盡!”

劉和這才有些看出門道來,王允對于劉協來說是比楊彪更親密的存在。

楊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屬于劉協所信任的心腹,而王允卻如同恩師或叔父一般。

王允是個什么性格?

在這個時間線上劉和沒有接觸過,但根據在史書上的描述劉和也能夠猜出來一二。王允此人絕不是腐儒,他頗有手段和能力,但在某些事情上來說又是極其偏激和經驗化的。

就像是在原本的時間線上誅殺董卓的事情,王允就表現出了很多矛盾的地方。策反呂布靠的絕不是貂蟬的美人計,而是通過對呂布政治利益的拆解和引誘來脅迫呂布誅殺的董卓。但之后王允又下令誅殺涼州人,導致李傕和郭汜以此為借口興兵討伐,最終落得被害之下場。

王允能勸劉協下那樣的詔令,其本質上來講不是王允的蠢,而是王允他作為一個純粹的門閥子弟,他并沒有轉變過來自己的思維。

他絲毫不認為這些大頭兵出身的涼州軍能有什么威脅性和對于朝廷的反叛性,王允一直認為涼州人在朝廷作為作福不敬漢室,只是董仲穎一人的強悍團結了他們。

雖然王允猜的不錯,但他低估了每一個涼州軍個體內隱藏著極其兇悍的戰斗力和對漢室威嚴本就漠視的觀念。

這種誅殺涼州人的詔令一頒布,受到刺激的涼州軍會反撲是勢在必行。

或許王子師這個人本就不適合亂世的環境,但若是在一個較為安定的政治生態當中,那他絕對是一個十分可怕的人物。

現在的洛陽朝廷就是這樣的情況,雖然外面亂作一團,但洛陽朝廷的轄區以及朝廷本身還是十分安定的。

這其實能夠給王允十分有利的操作空間,讓他攪弄風云造成不能預料的后果。

他的畢生所學的基本上都是高層的權謀術以及門閥政治的發展術,這些本領在亂世當中或許派不上用場,但在一個較為和平的中央朝廷內,那可是極其重要的知識經驗。

劉和有些擔心,若王允把他的這些知識、他的這些經驗用在了和他做對的一面上,那是否會影響洛陽朝廷今后的軍政決策?

又是否會姑息養奸貽誤軍機,造成更多不可預料的后果?

劉和看著王允,而王允似乎也察覺到了劉和的目光。只見王允舉著酒杯對劉協微笑道“陛下還未謝司空與左軍二位宗親,二位風塵仆仆趕來長安護駕勤王,陛下豈能寒了二位宗親的心?”

聽了王允的提醒,劉協這才趕忙斟酒過來拜道“朕也敬玄德叔父、敬千敘兄長,敬二位宗親能為我大漢赴湯蹈火、能救朕于急難、能安天下于禍亂、能整社稷之危亡、能挽波濤之狂瀾!”

劉和聽這一席話心中道也沒起什么波瀾,只是與劉備一起恭恭敬敬的回敬道“多謝陛下,此臣之本分,何必言謝?”

劉和在飲下酒后那抬起頭的一瞬間,正好與王允的視線對上。

他看不清王允的臉色如何,但卻發現王允不自覺的離劉協遠了一步,似乎朝他靠的更近了些。王允是太原王氏出身,太原王氏如今是劉和十分重要的支持者。太原王氏與劉和有親密的政治關系,王允沒有道理一定要幫劉協與他作對。

他雖然在自身情感上傾向于劉協,但政治利益為先,劉和想著王允是絕不該犯糊涂的。

王允這個人到底是防還是不防?

劉和心中也會疑慮。

若是防,那該怎么防?

防到什么程度才能既可以讓王允不會上躥下跳,又不會寒了其他人的心。

而不妨,他又真的可以信任王允嗎?

“陛下!咱們還是快快回到宴席上開宴吧,這等一會子飯菜都給涼了。陛下愛敬忠義之士,特意宴請二位忠臣,若飯菜已涼,這不是誤了陛下的一番美意?”

王允適時開口,劉協聞言則立刻反應了過來,趕忙邀眾人回去落座吃飯。

酒過三巡,飯也吃的差不多了。

這時王允醉眼迷離,看似無意的對劉和說道“司空啊......這長安、洛陽終于重新合為一體,接下來如何司空可有想法?”

劉和聞言警惕了些許,但他并沒做出什么回應而是借著醉意、滿口酒氣的說道“哎......子師公著急了不是?

和原本掌控司隸河洛之地,而司隸關中之地為逆賊董仲穎所占據,致使我大漢分崩離析。而今日能夠合二為一,重整司隸作為天下諸州的魁首,以讓各路諸侯不敢直視我大漢之威嚴才是要務。

所以此時朝廷最急迫的,便是應該揮軍去掃蕩關中那些還不服的諸侯了!”

哎。

劉和可知道王允這是勾引他,想讓劉和自己說出將劉協遷往洛陽的話。

但劉和偏不遂王允的意,雖然他手里邊有何太后的詔令,但他要逼著王允自己提出這個建議來。

這樣做的目的是以此讓王允與劉協之間產生裂痕,讓王允從政治關系上更親密于自己。

王允那可是人精,劉和這借著醉意開口還顧左右而言他的模樣,就讓王允將劉和的想法了然于心。

“司空,河洛與關中重歸一體,那陛下就不應該再居于長安,而是要返回洛陽。

畢竟洛陽才是光武帝時定下的國都,而且太后、宗廟、社稷都在洛陽,陛下豈可與之分離?

司空當效周公輔成王,則大漢安之。”

王允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了,就在這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里,王允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從他主動提出要讓劉協前往洛陽之事就能看出,他在劉協與太原王氏的利益之間,毅然的選擇了太原王氏的利益。

但個人感情其實也難以為家族利益所阻擋,王允對劉協的忠誠和關照已經超出了人臣的范疇。他把自己當做了劉協的老師,像是恩師一樣盡心盡力的對待自己的學生。

而他所說的周公輔成王,則是在警告劉和就算日后皇位換了人也要盡量保證劉協的性命安全。如若不然,他王子師就算是拼著一條性命,也可來一次三監之亂,讓他這位周公寢食難安。

“子師公說的是,臣這邊還有太后詔書請陛下返回洛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株洲市| 乡城县| 嘉禾县| 项城市| 莱阳市| 宁蒗| 万年县| 红桥区| 清河县| 健康| 柏乡县| 四子王旗| 盐山县| 德昌县| 贵定县| 梁平县| 西丰县| 崇左市| 天水市| 乳山市| 杭锦后旗| 东明县| 永宁县| 建湖县| 贡嘎县| 宁武县| 灌云县| 茂名市| 个旧市| 介休市| 丹阳市| 江源县| 屯昌县| 都江堰市| 大渡口区| 乐至县| 永年县| 阳曲县| 新乡县|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