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是什么意思。
他想當劉和的臧霸。
這個時間線上臧霸集團還不是橫跨青徐二州的曹魏附庸,張燕也不知道當劉和的臧霸是什么意思。
但其要常山郡守的要求,就足以看得出來張燕要和臧霸在曹魏集團當中的地位一樣,在劉和集團內當一個有實權的附庸。
只要劉和給了這個常山郡守的位子,日后出征冀州將再無后顧之憂,張燕甚至還會主動請纓跟隨洛陽朝廷出征。
而當劉和奪取冀州后,具備強大實力且立下功勞的張燕勢必會分半個冀州作為領地。
待劉和一統北方甚至一統天下后,再索要侯爵入洛陽頤養天年。
若張燕在別的地方盤踞,他的要求確實不是問題。劉和非吝嗇之人,郡守之位甚至刺史之位他愿意給。
但張燕盤踞的地方可以太行山,控制并州到冀州的交通,橫跨河北大地以遏制天下中樞。
這個地方必須由洛陽朝廷直接控制,一旦交給張燕那后果不堪設想。一旦洛陽朝廷有什么意外,張燕想叛那絕對是致命的。
“張回云!你可敢索取常山郡守之位?
常山國撤國設郡,其郡守當由朝廷決定,你何敢擅權?”
劉和聲色俱厲,但看著城上的張燕卻有些底氣不足。
劉和想要速戰速決,這太行山地運送糧草是個難題,多與張燕糾纏只怕夜長夢多恐生變故。
“張燕!你困守孤城,就不怕本司空把你一鍋給端了?
就不怕袁本初和本司空一起兩面夾擊于你,斷了你的退路?”
“哈哈哈,司空說笑了。這太行山巍峨險峻,司空來此只怕就帶了幾個月的糧食吧?
實話實說,這中丘縣城內可有足足一年的糧食,怎怕司空圍城?
再者說要袁冀州與司空合兵一處,這話司空您自己信嗎?”
劉和這下子看不懂了,張燕作為起義軍首領是不可能猜到袁紹與劉和之間那點矛盾的。當下斷定袁紹并不會出兵幫助劉和,這實在是讓劉和看不透張燕這個人。
而且張燕此番不管是從行軍打仗來說還是一路上劉和所見對于地盤內的政務來講,都不像是一個起義軍首領能夠做到的。
張燕背后有人指點。
劉和大概猜到了這種情況,便不與張燕多費口舌而是收兵回營。
“漢升顯宏,你二人攻入城內看到城內的布防情況如何?”
劉和坐在營帳內,緊皺著眉頭問向黃忠張繡二人。
“回司空,城內卻實有剛經歷大戰的模樣。靠近城墻的民房被拆除,估計是之前審配攻中丘縣時用以作城防之物。
然就算是殘垣斷壁和普通的街市小巷,這中丘縣內依舊靠著這些有限的樓閣瓦舍布置了極其高明的防線。
張燕手中的弓弩似乎不多,但弓弩手所處的位置都極其精妙,一隊弓弩手就能控制大半個街巷,幾隊弓弩手配合能形成極具壓制力的火力網。
這讓我軍突入變得十分困難,顯宏還差點為敵軍暗箭所傷。
有限的磚瓦和木材被安置在重要的路上,不管是修建圍欄還是崗哨臺都起到了以最大程度阻擋我軍腳步的作用。”
“看來這張回云身后真的有高人!”
“司空明鑒,就是不知道是誰在張燕身后指點他。”
“不可能是袁本初的人,袁本初恨張燕是公認的。張燕以太行山之險要,扼守河北交通,于冀州可謂是心腹大患。袁本初不可能和張燕達成和平,或者說任何一個河北諸侯都不可能容張燕在這樣一個要地割據一方。”
劉和想說他也一樣不能容忍。
“既然不是袁本初,那便有可能是董仲穎的人。
董仲穎深恨司空,能派人扶持張燕也不足為奇。
在他眼中,只要張燕能如喉中刺、眼中釘一樣扎在河北腹心之地,那司空就無法傾全力西進,這便可保其長安朝廷的安全。”
“或許吧。”劉和說著可能,但心中卻認為絕不是董卓差人來扶持張燕。
因為除卻派一個合格的軍師輔佐張燕以外,還要能運送物資為張燕建設營寨,甚至提供一些武器方才能讓張燕真正的發揮制衡劉和袁紹的目的。
“還有誰?”
劉和在心中盤算,到底還有誰可以達到以上這些條件。
首先此人必須執掌至少半個州的諸侯,有多余的人力財力可以支援張燕。其次此人也要有足夠的人才儲備,可喲在滿足自身人才缺口需要的同時調撥身手扶持張燕。
“東郡曹孟德,青州公孫伯圭,兗州劉公山。”
張郃幽幽開口,劉和聞言一下子就精神了起來。
“雋義你說什么?”
“司空所慮,無非是何人在背后扶持張燕。能達到如此效果的不會超出這三個人的范圍之內,太行山之地臨近冀州、兗州,和青州距離也不遠。
有多余物資并且還能將多余物資運送到太行山的,只有這三人而已。”
“不可能是劉兗州,他現在倒是有多余屯糧,但是擴軍備戰迫在眉睫,那曹孟德咄咄逼人早就有驅逐他的意圖了。相信劉兗州就算再蠢,也不至于用穩固根基的錢糧去扶持張燕。
公孫伯圭亦不太可能,從青州走陸路要途徑冀州,袁本初不瞎不傻,怎可能發現不了公孫伯圭的小動作?”
“那就是兗州曹孟德了。”
“曹孟德?”
劉和還是有些不信,于是便出言問道“曹孟德眼下與劉兗州勢同水火,身后的兗州門閥也不安分。
再加之袁公路屯兵濟陰郡邊境,給曹孟德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他哪里來的錢糧扶持張燕?”
“司空算錯了時間,袁公路和兗州門閥同曹孟德對抗是在光熹元年二月之后,這張燕破高干之時還是好幾個月前。也就是說曹孟德在中平六年剛接任東郡郡守、代兗州軍政事務之時就開始扶持張燕了,算算時間那個時候曹孟德完成初步屯田正是有余糧的日子。
眼下張燕控制范圍內的基本建設已經完成,曹孟德不需繼續投入錢糧,只要以軍師坐鎮太行山即可。
曹孟德之前剛得了河內門閥的投靠,手里可不缺允文允武的人才!”
劉和念及于此,便有些想明白了張燕為何有恃無恐。
“眼下就算是知道張燕背后的靠山是誰也不管用,當務之急是如何打下中丘縣城。”
“張燕大軍屯兵中丘縣,原本的太行山大營將十分空虛。
此戰張燕那背后高人算計的,無非是我軍可不久攻中丘縣城,一來運糧不便不可輕易屯軍圍城,二來黑山軍精銳皆在此地,強攻恐損我軍銳氣。
若我軍想打下中丘縣,就必須做出長久圍城的態度。”
張郃開始一條一條的分析,指著沙盤對劉和繼續說道“司空請看,冀州兵若欲攻黑山軍,則張燕屯兵太行山,居高臨下支援中丘縣使冀州兵馬不能隨意圍城。只有并州兵同時配合出兵井陘道,斷太行山營地與中丘縣道路方可一舉而破之。
并州兵攻黑山軍,則張燕屯兵中丘縣,并州運糧不易,斷無圍城之理。只有冀州兵運來糧草支援,方才有圍城的底氣。
簡而言之,若想破黑山軍則必須兩州聯手。”
這道理淺顯,但不具備可操作性。
他劉千敘和袁本初在黑山軍問題上沒有一點共同利益,誰去打黑山軍另一方都不會支援。
要不是看在洛陽朝廷威望尚在的份上,袁本初早就出兵來干擾并州軍了,哪能還坐視不理?
“聯合袁本初,這計策不現實。”
“末將知道,但我軍不必一定要讓冀州兵真的配合,只要讓張燕以為冀州已經和我軍達成合作即可。”
“如何說?”
“請冀州名臣大將來我軍營地,名義上商談會盟,做給張燕看。”
劉和聞言皺了皺眉,十分不解的對張郃問道“雋義此法可行?
要知道張燕背后的人可不傻,我軍不管是找人假扮冀州軍運糧還是邀冀州使臣來此都不足以讓張燕信服。只要不是袁本初親自在城下勸降,那張燕怎會相信兩家聯手之事?”
“那不如雙管齊下。”
“怎個雙管齊下的法子?”
“先遣使者聯系袁本初,說司空欲邀冀州使臣前來會盟商議黑山軍之事。等冀州使者到來,司空可與其說明我軍愿替袁本初打下中丘縣,只要袁本初給我軍運送軍糧即可。
攻破黑山軍后,冀州常山郡、趙國土地皆歸于袁本初,我軍則收太行山之地。
待其使者差人回去告知袁本初之時,司空可于中丘縣外的山坡上與使者宴飲,待使者醉意上頭的時候擺下會盟的旗幟,鼓噪聲勢讓城內知道。
詐那張燕一次,看他如何選擇。
而除此之外,司空可分兵占據黑山軍除太行山營地外的所有據點,俘其將而招降之。讓這些降將返回太行山營地勸降,爭取能兵不血刃的把這個張燕安置黑山軍家眷的營地拿下來。
如此一來不管袁本初是否會配合我軍,張燕必降!”
張燕的安排其實十分高明,留重兵于中丘縣,只留偏師于太行山營地。太行山營地過于險峻,只需少量兵馬就能阻攔大軍圍攻。
但這其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隱患,那就是張燕本人以及心腹親衛和大軍家眷分離。一旦留守的兵馬叛亂,那對于黑山軍的士氣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張燕的算盤打的叮當響,他要當劉和的臧霸,一旦張燕達成目的那麾下將士也會水漲船高。
但張燕不知道的是,很多時候上位者的想法不一定被下面理解。這也是劉和為什么非要親自去發放羊油牛油,親自去安撫那兩個屯軍曲的原因。
上下目標必須一致,這是劉和在后世學到的最有用的道理。
他張燕盤算著帶大家喝酒吃肉,但留守太行山營地的人可不一定這么想。
留守的主將或許深知張燕用意,或許還是張燕的心腹,這人絕不會背叛張燕。
但留守的那些基層軍官呢?
只要有十幾個伍長級別的軍官想叛變,那對營地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雋義說的在理,令漢升、公明各率兵馬討伐在外的黑山軍,多抓俘虜招降之。
雋義你繼續在這里盯著張燕,不要讓他跑出來!
本司空要啟程去一趟幽州,待回來之時一定帶夠招降的本錢!”
劉和要去幽州有三件事,一個是考核下幽州老部下的政績,調些人手去洛陽補官位空缺。這幽州官吏調走后空出來的位子,正好用來安置黑山軍的投誠者。
第二個目的是拿錢,幽州府庫可存了不少銅板子,這人家冒著風險投降總要給點直接性的賞賜不是?
第三嘛,那就是看看幽州這兩年屯田的土地賬目。找找哪里還有空缺,以安置黑山軍的流民。
劉和說走就走,第二日便帶著親衛趕往了幽州。
幽州刺史鮮于銀、幽州都尉田楷已在薊縣城外等候劉和,劉和一到還沒等二人寒暄便立刻要二人帶他去幽州衙門。
“鮮于仲深,田章文,你二人速速將幽州官吏將領的名冊拿過來,還有近兩年幽州各級主官的功勛簿也一并呈上。
本司空要點人前往洛陽補缺,此事萬萬耽擱不得!”
“回司空的話,幽州能調往朝廷的人之前太傅都調走了,眼下再調人走只怕人手不夠啊。”
“仲深你莫要著急,等過幾日朝廷會安排新官過來上任,不會缺你們一個人的!”
“敢問司空要調何人前來?”
鮮于銀是幽州門閥出身,劉和要從外地大規模的調人入幽州,他必須要問明白才行。
“黑山軍。”
“黑山軍?”鮮于銀聞言放下了心,隨即笑了笑說道“黑山軍大多是武將出身,既然如此那就多選拔些將領入京,此事就勞煩章文了。”
黑山軍是起義軍出身,那些要投誠的人大多都會擔任武職,既然如此就不影響幽州文官的利益。鮮于銀自然無所謂,甚至還十分主動讓田楷趕緊選人往洛陽去。
田楷雖有不情愿,但想想黑山軍的人大多也都是任基層軍官,不會沖擊幽州現有的高級軍官體系便也止住了反駁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