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燧發槍面世
- 我徒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 路漫溪
- 4106字
- 2024-05-05 22:57:01
這時,徐浪把準備好的一袋定裝火藥拿了出來,交給孫承宗:
“孫閣老,試試這個吧。”
這一幕,讓現場眾人,都是瞪大了眼睛。
火藥顆粒化!燧發裝置!定裝火藥!
全部齊活!
這一下,甚至讓畢懋康,徐光啟,孫元化等人,有點失落。
感情研制的工作根本就不需要他們。
他們過來只是做個見證啊。
在往后的燧發槍生產中,他們最多也只是做個監工而已。
但是孫承宗可沒有想那么多。
他接過用紙包好的定裝火藥,再次駕輕就熟的,給這支燧發槍,裝填上。
不待徐浪說明,孫承宗自己又往藥池里,倒了一些發射藥。
這個過程,其實和火繩槍并無二致。
隨后,孫承宗拿著燧發槍,上前兩步,對準了一百五十步外的一棵樹。
輕輕扣動扳機。
嘭!
噗噗噗……
再次準確的命中了目標。而且,在樹干上留下了巨大的殺傷。
有了定裝火藥,那就要考量一下射擊的速度了。
于是孫承宗又接連裝填,發射了三槍。
三槍全部命中目標,而且威力驚人。
隨后,孫承宗對著兩百步外的目標,再次試射了三槍。
發現仍然可以造成可觀的殺傷!
“軍國利器啊!”
完成了這一系列的操作,孫承宗突然捶胸頓足,仰天大叫。
火繩槍三十息能打出一發,是快的了,一般士兵,都要五六十息的時間,才可以完成一發子彈的發射。
但是燧發槍絲滑流暢的射擊操作,射速比火繩槍快了一倍都不止!
“此等神器,仙師何不早點拿出來!”
此刻,孫承宗心中,充滿了深深地痛惜。
“如果薩爾滸之戰中,遼沈之戰中,我大明軍隊能夠裝備這樣的利器,又何至于敗給建奴!”
聞言,現場眾人,皆是黯然。
薩爾滸之戰,遼沈之戰,兩大戰役的落敗,讓大明徹底喪失了對遼東地區的控制。
軍事上,慘重的傷亡,巨大的損耗,也讓大明從主動進攻,陷入了被動防守的劣勢。
這兩戰,可以說是國運之戰,兩戰過后,大明和建奴雙方的攻守優劣之勢,頓時逆轉。
崇禎心中更加惋惜:
“只怪徒兒沒有早點來拜會師父!”
否則,大明的局勢,何至于糜爛至此。
“有燧發槍,就能打贏那兩場大戰嗎?”
然而此時,徐浪卻發出了無情的嘲諷。
“再厲害的兵器,交到一群蠢豬的手里,也打不了勝仗吧!”
在薩爾滸和遼沈兩場大戰中,大明軍隊的火器,其實是占據壓倒性的優勢的。
之所以會戰敗,主要還是因為人禍!
軍官普遍吃空餉,遼東號稱二十幾萬軍隊,但是實際數量十萬都不到。
松弛的軍備軍紀,即使是僅有幾萬的軍隊,也沒有什么戰斗力可言。
再加上指揮官的無能。
面對上升期的建奴,不敗才怪呢。
說實話,以大明那樣的軍隊,即使是配備了燧發槍,面對建奴,仍然是一群待宰的豬羊!
但是,徐浪說出的實話,一下子戳痛了孫承宗的心窩子。
“你……安敢如此輕蔑我大明的軍隊!”
在這個事情上,徐浪不給孫承宗留任何的情面:
“孫閣老,別自欺欺人了!”
“薩爾滸之戰落敗,是武器的原因嗎?”
實際上,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明軍隊的火器,是全面領先于建奴的。
敵人在三百步外,膽小如鼠的大明火槍兵,就射光了槍中的子彈。胡亂打一槍,轉身就跑,把自己的后背賣給建奴。
這樣的軍隊素質,就是給他們裝備AK47也打不了勝仗啊。
“……”
眾人再次默然。
“……”
雖然很不愿意,但是他們不得不承認,徐浪說的是實情。
“徐大人,畢大人,生產燧發槍的事情,以后就交給兩位大人了。”
徐浪也不想揪著別人的傷疤不放,轉移話題道。
徐光啟立即應答:
“沒問題。”
督造火器,徐光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先前,徐光啟就多次仿造督造過泰西火器。
畢懋康的臉上,立即露出了笑容:
“仙師放心,我們一定給你造出大明最好的火槍。”
崇禎和孫承宗的臉色,也終于緩和了下來。
現在騰驤四衛已經初步練出來了。
紀律嚴明的軍隊,加上犀利的火器,戰勝建奴,收復遼東不再是空談。
崇禎想到騰驤四衛,突然有點得意:
“師父,騰驤四衛現在已經初具戰斗力了。皇帝說,想邀請仙師有空的話,過去看看。”
怎么說,這個事情,他都是有參與其中的,崇禎有一種滿滿的成就感。
徐浪擺擺手:
“不必了。”
騰驤四衛是皇帝親軍,自己去檢閱?算怎么回事呢。
盧象升,孫傳庭等人的能力,徐浪還是信得過的。
歷史上,他們僅憑自己,就練出了明末最強軍的“天熊軍”和“秦兵”。
現在再加上徐浪傳授的現代化練兵之法。
沒有理由練不出強軍。
“也罷。”
看到徐浪如此的態度,崇禎也不好勉強。
孫元化此時提出了他心心念念的一個事情:
“仙師,你一直在說火槍,有沒有辦法改進一下火炮?”
相對于火槍,孫元化研究的重點,更加側重于火炮。
聞言,所有人,尤其是徐光啟,薄玨,焦勖,都齊刷刷的看向了徐浪。
要知道,火炮更加能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
徐浪淡淡一笑:
“火炮車間已經在籌備之中了。”
“但是這個是急不來。因為鑄造火炮還要牽涉到鋼鐵鑄造,要等煉鋼廠也建起來,鑄造火炮才能提上日程。”
徐浪將當前的進展,簡單的向眾人介紹了一下。
“普通鋼材在原產地鍛造即可,但是鑄炮的特種鋼材,將運來兵工廠這里完成。”
“錳鋼?錳鋼是什么東西?”
聽完徐浪的話語,孫元化不禁發問。
因為錳鋼,這樣的東西,在這個時代是不存在的。
當前,鑄炮要么用銅,要么用鐵,或者是銅鐵兩層復合。
“這種材料可以鑄炮?”
其他人的心中,都是充滿了疑惑。
滿懷期待的看著徐浪。
徐浪解釋道:
“錳鋼是一種合金鋼,比普通鋼堅韌十倍!”
“錳鋼不但可以拿來鑄槍鑄炮,還可以拿來打造刀劍。”
“這么說吧,普通鋼材,在錳鋼的面前,就是渣渣。”
“……”
崇禎大喜:
“師父,那豈不是說,用錳鋼鑄造出來的火炮,威力是以前火炮的十倍!”
徐浪微微點頭:
“差不多吧。”
“威力遠勝泰西的紅夷大炮,那是一定的。”
受限于黑火藥的威力,說錳鋼炮的威力可以提高十倍有點夸張,但是提高好幾倍,是不成問題的。
“太好了!那師父你快點煉鋼鑄炮啊!”
在高宇順的報告中,崇禎已經了解到,徐浪在籌備建造鋼鐵廠。
但是他真的不知道,師父可以練出錳鋼這樣的好東西。
徐浪對著崇禎的腦門,虛彈了一下手指:
“都說了急不來。”
看著這一幕,孫承宗,徐光啟,等人,都不由低下了頭。
大不敬啊!
如果在別的場合,這絕對是殺頭的大不敬之罪。
但是皇帝既然主動做仙師的徒兒,仙師賞他一個腦瓜崩,卻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只苦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
半晌之后。
孫元化才抬起頭,急切的問道:
“那要等到什么時候,才可以開始鑄炮?”
聽徐浪說,可以鑄造出威力遠勝紅夷大炮的新型火炮,孫元化心中抑制不住的激動。
徐浪道:
“再過幾天吧。鋼鐵廠前期工作,差不多完成了。”
“孫大人,沒什么事的話,我建議你們就住在這兒吧。活齊了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開始鑄炮。”
徐光啟現在是工部尚書,公務繁忙無法住在這里,但是孫元化,畢懋康,薄玨,焦勖四人,天生就是為了研制火器而生。
徐浪直接建議他們常駐兵工廠。
孫元化想都不想,立即答應了下來:
“那當然了。”
住的府邸也有了,不住下來怎么能盡快鑄造出新型火炮?
畢懋康,薄玨,焦勖,三人也都是心思比較純粹的技術人員,就一門心思的,想要造槍造炮,當即也表示了同意。
“再給你們看樣東西。”
“造火槍造火炮,都是非常費時費力的活兒,短時間內,不可能大規模裝備軍隊。”
說著,徐浪從陳列架上,拿出來一把長弓。
沒錯,這就是徐浪讓工匠仿制的英格蘭長弓。
熱兵器不夠,只能用冷兵器來湊了。
“我來試試吧。”
薄玨這個時候主動站了出來。
孫承宗,徐光啟,畢懋康等人,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了。
當然不能讓他們來拉弓射箭。
徐浪于是把弓和箭,一起交給了薄玨。
對著一百五十步外的樹干,薄玨拉滿弓,一箭射了出去。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之中。
箭矢急如流星般的,沒入了遠處的樹干之中。
薄玨對著一百八十步的目標,又射了一箭。
發現仍能準確命中目標,只是這一次,箭頭只是勉強扎入了樹干中,威力有所下降。
見狀,眾人不禁倒抽一口涼氣。
“給我看看。”
這一下,再一次震撼到了孫承宗。
一般弓箭的有效射程,只有一百步,“百步穿楊”就是這么來的。
但是現在徐浪拿出來的這種長弓,有效射程顯然在一百五十步以上!剛才是平射,如果采取拋射的話,射程估計可以達到三百步!
薄玨恭恭敬敬的,將長弓遞給了孫承宗。
在這位四朝元老的面前,他薄玨就是一個毛小孩。
實際上薄玨此刻的心中,仍然充斥著難以置信。
他一個默默無聞的,屢試不第的窮秀才,竟然有機會和孫承宗,徐光啟,這樣的閣臣級的高官,一起研制火器!
“孫閣老,給!”
孫承宗接過長弓,仔細的端詳。
發現長弓和大明軍隊此時配備的制式弓,大為不同。
制式弓,是一種復合弓,它用牛角牛筋絲膠漆等,多種材料復合制成。弓身長度是三尺。
但是手中的長弓,竟然僅僅只是使用榆木一種木材!弓身長度更加是達到了五尺以上!
“敢問仙師,制造一把這樣的弓,費時多久?”
徐浪微微一笑:
“制造一把這樣的長弓,熟練工匠一個時辰就可以完成!”
前世,徐浪在某論壇,看到了這種山寨仿制英格蘭長弓的方法,雖然達不到英格蘭長弓百分百的殺傷力,但是也可以達到九成九,貴在快速啊!
“……”
“轟!”
聽到徐浪的回答,眾人先是愕然。
隨即一陣轟然!
在場的不是武器專家,也對武器有充分的了解。
他們都很清楚,由于材料的種種限制,要制造出一把成品的復合弓,耗時往往在兩年以上。
在他們的估計中,他們原本以為,殺傷力如此驚人的長弓,制造周期也定是十分漫長。
他們萬萬沒想到,制造如此利器,竟然是唾手可得!
“仙師此言當真?”
孫承宗難以置信的反問。
如此這般,這種大殺器,豈不是可以快速大規模的裝備大明軍隊!
徐浪點頭:
“當然是真的。”
“不過,拉開這種弓,需要極強的臂力。一般士兵根本拉不開。”
徐浪很明白孫承宗的心思。
“裝備軍隊,只能強中選強,成立長弓特種兵。”
得益于自己堅持不懈的健身,徐浪是可以拉開長弓的。
薄玨年輕且身強體壯,也可以拉開。
像孫承宗徐光啟這樣的老年人,根本不可能拉得動。
果然,孫承宗不信邪的拉了一下,結果,只是拉開了一小半。
“很好!”
但是孫承宗仍然大喜。
“遼人善騎射!要是將這種長弓,裝備到關寧軍中,建奴必定聞風喪膽!”
崇禎,徐光啟,孫元化等人,也都是欣喜不已。
如此殺器,裝備九邊軍隊,蒙古人,女真人,恐怕輕易不敢入侵了吧!
“孫閣老太過一廂情愿了。”
徐浪本來不想說關寧軍,但是此時孫承宗主動提起,徐浪忍不住出言嘲諷。
“關寧軍坑隊友,更甚于抗擊建奴吧?”
渾河之戰中,如果不是關寧軍見死不救,戚家軍和白桿兵又怎會被建奴各個擊破,幾乎全軍覆沒?
“給這樣的軍隊,裝備再好的武器,又有什么用!”
“朝廷對關寧軍,還不夠好嗎?但是關寧軍是怎么對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