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明亡國三大元兇
- 我徒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 路漫溪
- 4164字
- 2024-04-08 17:25:29
“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土地兼并是王朝的催命符!”
徐浪的話匣子打開:
“占天下人口不到一成的天下官紳,霸占了天下八成以上的耕地!而這些官紳,是不用納稅的!”
“你想想,不用納稅的天下官紳,通過兼并,霸占越來越多的土地!而占天下人口九成以上的平民百姓,占有的土地不足天下耕地的兩成,而且越來越少!這樣的情況下,朝廷能收到多少賦稅?”
“國庫不出現入不敷出,才是怪事呢!”
“加上天災人禍,內憂外患,王朝滅亡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崇禎聞言,大受震撼。
原來,王朝更替,竟然是這樣的內因!
白讀了一輩子的圣賢書,但是圣賢書哪里會告訴他這些道理!
作為一個勤勉的皇帝,崇禎對歷朝歷代的典故,都是研讀過的。
被譽為華夏最輝煌的兩漢和唐宋,國祚都沒有超過三百年,以前崇禎只以為是偶然,現在經仙師這么一說,原來是必然?
崇禎此時只覺得醍醐灌頂。
但是他心中還存在疑惑:
“師父,但是歷代王朝自始至終,都是承襲一樣的制度,為何立國之初,卻是海晏河清?”
徐浪諄諄善誘:
“王朝建立之初,由于戰爭人口銳減,由于王朝更迭洗牌,土地經過重新分配,百姓基本上能夠耕者有其田。”
“但是到了王朝后期,土地兼并嚴重,承擔天下所有賦稅的自耕農,越來越少,朝廷能夠收上來的賦稅,也越來越少?!?
“一方面,朝廷賦稅減少,一遇上危機,應對能力就變弱。另一方面,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遇上天災,會迅速演變成民變。”
“當危機積累到一定程度,亡國是必然的事情。唉,所以,大明亡國,也不能全怪崇禎皇帝。”
說到最后,徐浪不禁發出嘆息。
這是封建王朝的死結,面對明末的積重難返,即使是換太祖成祖來,也回天無力,最多讓大明茍延殘喘多幾年而已。
崇禎突然發覺,這好像還是仙師第一次說他這個皇帝的好話,然而,崇禎的心情,卻無比的沉重。
危機積累到一定程度,亡國是必然的事情!
這句話,如果一根刺,狠狠的扎在崇禎的心窩上!
如今的大明,不正是這樣的情況嗎!
每年的賦稅都是入不敷出,發不出軍餉導致各地兵變不斷!天災連連導致民變不斷,而且外有建奴虎視眈眈,內憂外患!
難道,大明亡國已經是必然?
不?。?!
朕一定要聽仙師的,改變這一切!
徐浪嘆息一聲:
“我成立大明皇家農投集團公司和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就是想從根子上,解決危機,奈何碰上一個多疑善變的皇帝。我看最終一切都是枉然??!”
“小希子,你好好的跟王承恩說道說道。如果他能夠改變崇禎皇帝的想法最好,如果不能,咱們要見機早點離開京城了。否則小命不保!”
“……”
崇禎瞬間無語。
怎么說來說去,仙師總是對朕沒有信心?
此時,崇禎恨不得立即回去,將反對他的大臣,全部罷免。
以展示他尊崇仙師的決心。
但是崇禎畢竟是大明的皇帝,他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
“師父,但是帶頭反對的都是朝廷肱骨之臣,如果罷免處置了他們,整個朝廷可能都要陷入癱瘓。”
徐浪問道:
“跳出來反對的,都是東林黨對吧?”
崇禎點頭。
“傻啊你!”
徐浪一彈響指,真想給徒弟一個腦瓜崩:
“現在東林黨獨霸朝綱,皇帝借機鏟除了東林黨,不就可以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了嗎?”
“這個崇禎皇帝,真是本性難移啊,一如既往的優柔寡斷?!?
“上次我跟你講的朝堂制衡之道,有轉告他吧?時至今日,還沒有解決東林黨只手遮天的問題,現如今這么好一個機會,如果還是把握不住,我以后也賴得再和他多說廢話了!”
崇禎很慚愧。
他確實派東廠去查百官的罪證了。
但是反饋回來的信息,讓崇禎遲遲下不定決心動手。
因為一眾肱骨大臣都是東林黨沒錯,沒幾個屁股干凈的也沒錯,但是如果全部處置了他們,崇禎不知道如何維持這個朝廷。
遲疑道:
“東林黨只手遮天沒錯,但是他們也都是大義凜然的正人君子……現在朝廷好像還真離不開東林黨了。”
貪腐是全體官員的通病,崇禎覺得不能因為有貪腐,就否定東林黨人的才學節操。
徐浪鄙視的看著崇禎:
“你這是被東林黨洗腦了嗎?”
“大明亡國的三大元兇:賊寇,建奴,東林黨!”
“這個東林黨,就是大明身上最大的毒瘤!你還覺得大明離不開東林黨了?”
崇禎一臉的迷惑。
東林黨確實是一家獨大,但是那些東林黨的官員一個個都是大義凜然,而且是官員中最有才華的一批人。
怎么就成了最大的毒瘤了?
不過下一刻,崇禎猛地想到了什么:
“師父,你是說,東林黨日后會做出一些人神共憤的事情?”
仙師能夠知曉過去未來,一定是這樣的!
徐浪對這個徒弟有點失望。
“所以,我說你這個泥瓦匠摻和朝政,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你連朝堂局勢都搞不清楚呢!”
但是小希子畢竟是自己的徒弟,徐浪只好和他說道說道:
“不說未來,就說現在,東林黨人為了反對而反對,凡是皇帝提出的旨意,他們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律反對,你說朝廷還能干成什么事情?
如果朝廷的指令觸犯到東林黨人的利益,更加不可能通過。一個被一群瘋狗上下撕咬的朝廷,就像一個無法自主的癱瘓病人,遇上賊寇和建奴,那不是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兒!”
“我這么跟你說,東林黨就是大明亡國最大的罪人!他們的從中作梗,讓大明連自救的機會都錯失掉!”
即使是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的前夕,大明也還是有自救的機會的。
如果大明能夠果斷的遷都南京,依靠江南繁榮的經濟,或許能夠和建奴劃江而治也說不定,再不濟也能為大明延續多幾十年的國祚。
但是東林黨的瘋狗式撕咬,讓大明徹底喪失最后的自救機會。
崇禎猛的打了一個激靈!
他猛然發覺!
現在朝廷的情況,不就是這樣嗎?
自打清除了閹黨,東林黨把持朝政,他的一切旨意,都受到了東林黨人的瘋狂反駁,以至于他事事被掣肘,事事不能自主!
說到東林黨,徐浪心中充滿了憤恨。
東林黨中,有劉宗周、黃道周這樣的正人君子沒錯,但是那只是個例,絕大多數的東林黨人,都是表面上滿口仁義道德,背地里男盜女娼的敗類。
明末如果沒有東林黨,結局絕對不至于那么的悲慘。
“再說未來,你所說的東林黨正人君子,一個個把黨爭置于家國之上,爭相賣國投敵!”
“你所說的大義凜然的正人君子錢謙益,主動剃頭,開城門投降建奴!”
“你所說的大義凜然的正人君子周延儒,為打擊政敵不擇手段,面對建奴畏戰如虎,不戰而潰,謊報戰功!”
“……”
崇禎心頭劇震。
如果此時他不是坐在椅子上,恐怕要站立不穩跌倒地上!
在他眼中,那些才學兼優,國之棟梁的東林黨人,竟然是這么一個德性?
虧朕還愛惜他們的才學!
“但是師父,現在滿朝文官,幾乎都是東林黨,拿下了東林黨,有誰人可以頂上朝廷機抒重位?”
徐浪有點嫌棄的看向崇禎:
“你這腦子怎么長的?我上次不是和你說過了嗎?”
王承恩有點后悔靠的太近這位仙師了。
在他的印象中,萬歲爺還沒被誰這樣呵斥過。
而萬歲爺又是一個極愛面子的人。
縱使他和萬歲爺有一起上吊的交情,但是也經不住這樣糟蹋啊。
為了面子,接下來萬歲爺說不準會怎么收拾他呢。
但是此時,崇禎并沒有覺得不妥,帶著卑微,滿懷期待的看著徐浪。
徐浪只好掰著手指頭,和徒兒說道:
“孫承宗四朝元老可為中流砥柱,畢自嚴精于財政可為戶部尚書,范景文能文能武可坐鎮六部中任何一部,李標正直無私可掌管吏部,徐光啟精于算術物理可為工部尚書,李邦華鐵面無私可主持兵部?!?
“六部主官任命完了,其他的小嘍啰,你管他那么多?!?
“不過我告訴你,你轉告王承恩的時候,可不能說得這么直接詳細,你把這幾個人的名字說出去即可。崇禎小心眼得很,你教他做事他分分鐘要了你的腦袋!”
徐浪最后不忘給徒兒提醒。
畢竟自己的小命,已經和徒兒栓在一起了。
一個搞不好,自己也是要受到牽連的。
“……”
崇禎一陣無語。
看來仙師對朕的印象,是很難扭轉過來了。
或許,只有等朕把大明的頹喪徹底的扭轉過來,仙師才會對朕刮目相看。
“謝謝師父賜教。徒兒謹遵師父教誨!”
盡管受了徐浪不少的數落,但是此時,崇禎的心情,卻是豁然開朗。
因為徐浪已經為他指明了道路,接下來該怎么做,崇禎已經是胸有成竹。
吃完了午飯。
崇禎迫不及待的告辭離開。
看著徒弟離去的背影,徐浪不禁搖頭。
這個時空的崇禎,雖然有點不一樣,但是性格一如既往的優柔寡斷。
想指望他改變大明的國運,估計還是有點難。
自己必須要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
否則小命可能不保。
嗯,反正自己已經嘗試過指點崇禎,改變國運,也算是盡過力了。
不算是丟穿越者的臉。
實在不行,那就只能通過別的途徑,去改變歷史。
回到京城。
“擺駕去前門外大街!”
崇禎突然心血來潮,想去看看,大明皇家農投集團公司和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的店面,現在是什么情況。
“遵旨?!?
馬車隨即改變了方向。
王承恩趁機給崇禎作出說明:
“萬歲爺,現在京城最熱鬧的,就數我們的兩家店鋪了。”
“一旦運轉起來,萬歲爺就可以日進斗金了?!?
“哦?!?
崇禎想到那樣的情景,不禁眉開眼笑。
自打登基以來,他就一直被財政危機所困擾,要是真的像仙師所說的那樣,以后他還會缺錢嗎?
……
前門外大街一條小胡同里。
一群人正在集結。
帶頭的正是錢府大管家錢貴。
但是如果不是熟悉的人,根本就認不出他來。
因為此時的錢貴,已經做了喬裝打扮,改頭換面。
“伙計們,都給我聽好了!”
“等會兒,我們沖進大明皇家農投集團公司,就說是京城各大士紳的代表,要求他們關門!如果他們不答應,我們就砸了他的店鋪!”
錢龍錫作為當朝次輔,東林黨的頭面人物,覺得崇禎這一波操作太過危險。
一個搞不好,是要斷了他們這些官紳的根兒的。
此時此刻,他必須要站出來,阻止崇禎肆意妄為。
于是給他的大管家錢貴,安排了一點活兒。
配合上另一位朝廷重臣的動作,應該可以給崇禎皇帝一個鄭重的警醒。
“遵命!”
“我們知道應該怎么做了!”
“……”
在錢貴的帶領下,數十名家丁裝扮成的士紳代表,沖向了大明皇家農投集團公司。
此時,大明皇家農投集團公司的店鋪前,人潮擁擠。
這個時代的信息,有很強的滯后性。
在昨天,大明皇家農投集團公司的招工名額和招商名額就已經被秒殺一空。
但是到了今天,消息才在京城大面積的傳播開來。
如此高的福利,當然引來了大批想要跟進的百姓。
然而此時,名額早已經沒了。
里長兼營銷部經理徐季,只好耐心的向眾人解釋:
“父老鄉親們,公司的規模有限,對外只能招這么多人,望大家見諒?!?
“但是徐某在這里可以向大家保證,以后有需要,我們一定會繼續向大家敞開大門!”
“……”
聽到這樣的話語,一部分人選擇了離開,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愿意離去。
畢竟一日包吃三餐,每月工錢三兩,還有匪夷所思的報銷醫藥費,這樣的好事即使是做夢,百姓們都不敢這樣想。
萬一留下來,和店家軟磨硬泡一下,就泡出機會來呢?
“讓開讓開!”
“滾開!你們這群泥腿子!”
“……”
就在此時,錢貴帶著他的那群伙計,闖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