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過目不忘
- 紅樓風(fēng)華狀元郎
- 久久時光
- 2267字
- 2024-03-27 18:00:00
蘇塵沉默起來,欲言又止。
秦業(yè)鋝著花白胡須,臉色愈發(fā)嚴(yán)肅,“怎么回事?為何沉默?”
“回稟父親,兒子入寧國府,總覺得那些仆人帶有輕視的目光,后宅那些老嬤嬤,話里話外的擠兌姐姐,不把咱們秦家放在眼里。”蘇塵板著小臉,緩緩道。
秦業(yè)聽聞,面露愕然,片刻之后,他長嘆一聲,“唉!原本咱們老秦家小門小戶,被瞧不起也是自然。”
旋即,秦業(yè)面露微笑,“不過,鐘兒,你能感受到這一點(diǎn),說明長大了,為父很高興,入座吃飯吧!”
說完,秦業(yè)抬起頭來朝老仆年忠道:“年忠,你們退下吧!”
“是!老爺!”年忠答應(yīng)一聲,率妻子王氏,兒子年余,余媳婦朝秦業(yè)跪安,退了出去。
屋內(nèi)只剩下秦業(yè)和蘇塵兩人,秦業(yè)見蘇塵不動,皺眉道:“先吃晚飯,等會兒,為父還要考問你功課。”
“是!”蘇塵答應(yīng)一聲,便在往常位置入座。
秦家的晚飯很簡單,也很清淡,最奢侈的不過是兩盤清蒸醋魚,其他是鹵豆腐,一罐雞湯和一盤蔥花豆腐,咸蘿卜,清湯白菜,雞蛋海帶湯。
吃過晚飯,秦業(yè)把蘇塵叫到書房,考問功課,讓蘇塵背誦《大學(xué)》。
蘇塵流利地背誦《大學(xué)》一遍,讓秦業(yè)連連頷首,面露驚喜。
勉勵一番之后,秦業(yè)這才把話題轉(zhuǎn)到寧國府。
秦業(yè)直言寧國府乃高門大宅,規(guī)矩繁雜,讓蘇塵少去打擾秦可卿,徒增煩惱。
教誨一番之后,秦業(yè)這才放蘇塵回來。
蘇塵回到后院,關(guān)了房門,來到書房坐下思索片刻,便開始準(zhǔn)備五天后的童生試考試。
首先第一步,他必須要背會《四書章句集注》,童生試考題,沒有意外的話,大部分出自此處。
《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四書,是蒙學(xué)最基礎(chǔ)的東西。
而后是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這些合起來叫做《四書五經(jīng)》,是儒家九部經(jīng)典之作。
也號稱官學(xué)。
想要做官,必須把這些東西研究透了。
或許達(dá)不到倒背如流那種境界,也必須能夠背誦下來,牢記腦海。不然,就算是做了官,也要被那些口若懸河的腐儒官員噴死。
讀書難,考取功名更是難上加難。
至于做官,那就是靠一個人一輩子的運(yùn)氣了!
童生,秀才,舉人,進(jìn)士,這就是四道天塹,對普通人來說,宛如闖關(guān),有登天之難!
童生試,是第一道關(guān)口。
如今,蘇塵《大學(xué)》已經(jīng)背會了,下面就是《中庸》,《論語》,《孟子》。
蘇塵翻開《中庸》,默念起來。
默念一遍之后,果然,這些字仿佛烙印在腦海之中了。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dú)也。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合上書背誦一遍,一字不落。
這感覺非常奇妙!
蘇塵欣喜,他再接再厲。
《孟子》也背誦下來,這時候,已經(jīng)到了三更天了。
蘇塵這才吹滅了蠟燭,回到對面內(nèi)間熱炕入睡。
翌日,陽光落在屋內(nèi),一片亮光。
蘇塵這才醒來。
從炕上穿衣起來,推門而出。
發(fā)現(xiàn)天空陽光明媚,日上三竿了。
往常這時候,老仆年忠都是過來敲門叫醒。
只是……今天年忠怎么沒有動靜?
蘇塵面露意外之色,伸了伸懶腰,在大院內(nèi)跑步起來。
過了片刻時間,只見年忠從前門進(jìn)來,他看到蘇塵,急忙上前問安,之后,打來一桶熱水,請?zhí)K塵洗漱。
蘇塵先用青鹽刷了牙,這才用皂角洗了臉。
青鹽來自西北的青海湖,由于氯化鈉成分多,長期被皇宮和官宦人家用來刷牙使用。
皂角就是山皂角原料制成,使用廣泛,深受人們歡迎。
洗漱之后,年忠已經(jīng)擺好早飯,就等著蘇塵開飯。
早飯是粥和簡單的家常菜肴,熱氣騰騰。
“年爺爺!你也坐下吃!”蘇塵入座,招手邀請站立旁邊的年忠。
“鐘哥兒!……老奴已經(jīng)早早吃過了!”
年忠面露驚訝之色,連連擺手,眼神深處有了變化,有一股異色。
“哦!”蘇塵點(diǎn)點(diǎn)頭,拿起筷子來,一邊夾菜,一邊道:“馬可喂了?我今天要出去一趟,去國子監(jiān)大街,買些書籍。”
“是!老奴現(xiàn)在去準(zhǔn)備。”年忠答應(yīng)下來,急忙去準(zhǔn)備了。
蘇塵吃過早飯,帶上五兩銀子,上了馬車,朝國子監(jiān)大街而來。
馬車上,蘇塵手拿天書,默念劉知縣劉宗成名字。
趁坐馬車時間,蘇塵探索一下童生試考官在干什么呢?
然,天書頁面一直空白,沒有文字浮現(xiàn)。
這……發(fā)生了什么?
蘇塵微微一驚,嘗試了其他辦法。
片刻之后,仍然沒有成功。
這……有限制權(quán)!
難道要等三天之后?
蘇塵面露失望之色,有些喪氣了。……。
秦家住在南城區(qū),國子監(jiān)大街在東城區(qū),九門之一安定門往東便是了。
國子監(jiān)大街書鋪很多,里面有八股文名家之作,蘇塵拿出二兩銀子來,購買了兩冊八股文名篇。
每冊二十篇文章,以收錄李張兩名臣文章最多。
蘇塵看到這兩人名字,毫不猶豫選擇這兩冊。
又花了二兩銀子,買了紙張筆墨,蘇塵這才返回家中。
四十篇文章牢記腦海之中,下午,蘇塵取出保舉文書,帶上五百銅板,出了秦府,來找街坊坊正,遞上五百銅板,請對方作保。
周坊正把銅板揣入袖中,一臉訝然低頭瞅著蘇塵,“小相公,你才多大?竟然想要參加小考了?”
周坊正語氣很輕,雙眼深處有遮掩不住的取笑表情。
“小子想要嘗試鍛煉一番膽量,不在乎結(jié)果。”蘇塵作揖憨笑。
周坊正聽聞,笑了起來了,“原來如此啊!你這么小能夠這樣想,將來有出息。明天一早過來拿保舉文書,我都給你安排好,保人都是街坊鄰舍,你都認(rèn)識的。”
“多謝周老爺!小子明天一早過來,告辭了。”
“哈哈!去吧!”……。
蘇塵與周坊正告辭,朝家中而來。
半路上碰到外出購買糧食和糧草的老仆年忠,兩人結(jié)伴而來。
“鐘哥兒,不要獨(dú)自一人外出,街上有拐子掠人。”
“哦?拐子很多?”
“也不清楚,咱們南城傳來消息,一個十歲大的孩子走丟了。”
“哦!報官沒有?”
“呵呵!官府才不管呢!”
“天子腳下,治安焉能如此惡劣?可嘆!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