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蒙奇頭腦發熱 李榮利令智昏

卻說那李榮的一眾門客,領命后不敢怠慢,一眾人等引經據典,分析得失,陳述利害,倒也被他們搞了一個方案出來。

這一日,李榮把眾門客叫來,聽取他們的匯報。門客們從背景、目標、策略、利弊得失、注意事項等從頭到尾匯報了一遍,聽得李榮也不禁頻頻點頭,心說看來沒有白養你們這群家伙。于是他又仔細問了一些問題,提了一些要求,便吩咐道:“眾位辛苦了,管家回頭給大家看賞。下面還要請大家再辛苦一下,把方案繼續完善,不日我將把此方案送交谷主,聽候谷主旨意。”

這一日谷主府的議事大廳,蒙奇對眾人說道:“眾位愛卿,李愛卿不負眾望,今日已然擬出一個方案,現在就讓李愛卿跟大家報告一下,也請大家提提意見,以進一步完善方案。”

于是李榮上前,拿出他的方案,侃侃而談。他首先從目前存在的問題著手介紹,只聽他說道:“在谷主的英明領導下,桃花谷實行了名為桃花谷小康發展模式的道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個在前些日子丞相所做的報告里都有了充分的說明,在下便不再贅述了。但是這個模式也伴隨著一點小小的問題,就是人們的道德水準下降,因為每個人都是在為自己勞動,這使人的自私本性得到了膨脹,一些心懷叵測之人開始使用不正規的手段獲利,因而坑蒙拐騙、貪污盜竊、甚至明火執仗殺人搶劫等犯罪現象開始出現,人們對財富的崇拜和追求愈演愈烈。”

李榮為了維護桃花谷發展之路的正確性,故意把存在的問題說成是小小的問題,但是聽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因而李榮這番話下來,人們也是紛紛點頭,因為這些問題的確都是客觀存在,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李榮見開局不錯,知道自己把病灶找準了,便更加信心滿滿,他接著說道:“我們通過分析認為,存在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人自私自利的本性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被無限放大所致。”

李榮繼續說道:“老子曰:‘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圣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恒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所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認為應該采取的辦法是:保留所有土地國家所有,而每個人不再租賃國家的土地,而是改為每個人都為國家勞動,勞動的財富全部屬于國家,而國家則按照每個人的勞動付給報酬。由于財富集中到了國家手里,國家就可以有錢解決那些鰥寡孤獨、身體殘疾之人的生活問題,國家還可以出錢開醫館、辦學堂,真正做到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由于不再存在私有土地和私有財富,人們的生活都由國家來供養,便可以徹底解決由于人的自私本性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了。”

李榮說到這里,人們有的頻頻點頭,而有的則開始小聲議論起來。見此情狀,李榮便接著往下說:“也許眾位懷疑此辦法的可行性,下面本人便重點講一講。一是土地是國家的,人們勞動也是為了國家,而國家養活全體百姓,這從道理上是說得通的。二是人的勞動能力雖有不同,但是大家都為了國家而勞動,而國家則是按照大家的貢獻提供報酬,這也解決了勞動能力不平衡的問題,我們把這個叫做各盡所能、按勞分配。三是國家保證了老有所養、幼有所教,且鰥寡孤獨、身體殘疾之人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顧,徹底解決了人們的后顧之憂,這才是大同社會的本意啊。

“這個辦法如果可行的話,下一步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一是如何確定國家與百姓之間的分配比例。按照有國才有家的道理,首先必須保證國家的強大,才會有百姓的幸福生活,因此勞動的成果必須首先保證滿足國家的需要。而國家的需要,除了要滿足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人財物支出外,還要考慮一些孤獨老人、殘疾人員的生活需要,保證醫療、教育支出,保證河道的治理、道路的修建等等,除此之外,國家還要留有適當的儲備,以備不時之需。除去國家的需要外,國家可以再對百姓進行分配,滿足百姓生活的需要。當國家有困難時,百姓要做出必要的犧牲,以確保國家的核心利益。二是如何確定每一個勞動者的報酬。國家在確定了對勞動者的分配后,再按照等每個勞動者的貢獻程度對每個勞動者提供報酬,而對每個勞動者的報酬則取決于其參加勞動的時間和貢獻的大小,由其所在地區的人員進行考評確定。”

什么事情都是一樣,當只說一些美好愿景時,都是大套的理論、滿是堂而皇之的大道理,別人自是無法反駁,但是到了具體的政策上,人們便各有各的看法了。對李榮的這個方案也一樣,當李榮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后,人們的議論便開始了,漸漸地聲音越來越大,李榮已經無法繼續說下去了。

見此情景,蒙奇說道:“眾位愛卿,請暫緩議論,先專心聽李愛卿講解,然后大家再發表議論如何。”

見蒙奇如此說法,大家便停止了議論。

李榮繼續介紹:“難免大家會議論,這正是本辦法的核心之處。本辦法雖然很好地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隨之而來也會產生一些新的問題。但是任何方法都會存在問題,關鍵是利弊的比較、得失的取舍。站在國家和個人不同的立場上、從為公和為私的不同角度出發,便會得出全然不同的結論,眾位覺得不是嗎?”

這番話又顯示出了李榮這個人的陰險之處,他祭出了國家和個人的不同立場,為公和為私的不同角度,把人們置于了非此即彼的選擇之中,而且帽子也足夠大,大到稍有不慎,便足以讓人付出生命和名譽的地步。聽到這里,人們的心情也不免凝重起來。

見自己的話取得了效果,李榮便繼續說道:“大家可能會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其實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有可能會產生出工不出力的問題。畢竟大家現在是為國家、而不是為自己在勞動,那如何保證大家能夠依然像是在為自己勞動一樣而努力呢?對此我們也想好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一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讓大家充分認識到,只能國家好了,才會有百姓自身的好,這就像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沒水小河干的道理一樣淺顯。大家為了國家而勞動其實就是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這是一致的。要把國家利益至上作為每個人的行為準則,要讓為了國家利益光榮、損害國家利益可恥的觀念深入到每個人的心里。二是加強道德教育,讓人們樹立公而忘私的思想。要讓人們認識到,對國家和集體好才是對的,只對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及小圈子負責,那是自私自利的行為,是可恥的。這種道德觀要發現和培育典型、廣泛宣傳、形成氛圍,使人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而且這種道德觀教育要從小孩子抓起,讓人們從小就樹立起這種道德觀念。三是嚴厲打擊自私自利行為,對坑害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的行為,要嚴厲打擊、絕不留情。通過三管齊下,使人們徹底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具體的做法是:首先在谷主府設立一個計劃管理部門,以前地都是自己的,地里想種什么是自己說了算,大家在交易時也是交易各方認為合適就行。而現在地是國家的,大家都是為國家勞動,那么哪些地該種什么就要由國家來決定,如果發生交易行為,那價格也需要國家來規定,因此谷主府應該設立一個部門來解決這個問題。其次,在谷主府設立大同社會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并指導大同社會建設工作并隨時解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然后依然按照每個部落成立一個生產單位,在每個部落設立一個大同社會建設指導小組,負責每個部落的大同社會建設問題。最后,道德教育也是刻不容緩,要在公私學堂里都開展以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新道德觀教育,讓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并以實現大同社會為最高理想。”

李榮說完后,朝堂之上一片寂靜,畢竟這是改變治國理念的事,這件事實在太大了,眾人一時也想不太清楚。另外,需要建立新的部門,那現有的部門職責就會相應調整,這些變化都會深刻影響到現場每一個人的利益,大家在弄清楚之前都不敢輕易表態。

見沒人說話,蒙奇便開始催促:“眾位愛卿,對李愛卿的想法,各位有什么意見?”

大家還是沒有做聲。

見此情景,丞相蒙利作為百官之首便不得不說話了,他清了清嗓子說道:“李尚書這個想法太新奇了,我等一時還沒想明白,請谷主容臣等一些時日仔細考慮考慮。”

蒙奇便道:“也好,此等治國大事,豈可倉促而定。就給眾卿十日時間,十日后我們再議。但是,提醒眾位,此等大事確定之前乃是國家頭等機密,眾位愛卿萬不可以私下泄漏。”

眾人忙道:“遵旨。”

這幾日,一些善于投機的官員已經開始站隊了,李榮門前的客人也日益多了起來,這讓李榮進一步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也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他也暗自發誓,一定要搞下去,即便不能留名青史,也要遺臭萬年!

這十日注定是不消停的十日,這樣大的事情,即使谷主蒙奇吩咐過要保密,但是卻早已滿城風雨了。連日里,各級官員、各色人等無不議論紛紛,有的覺得這個政策實在不靠譜,想著如何阻止這個政策;有的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想著如何更好地改進這個政策,使之更加完善;更多的人則是在分析這種政策實施的后果,好乘機分一杯羹。人們不論官職、不論貧富階層,也都分成了不同的派別,有支持的、有反對的、有觀望的,還有就是積極準備趁火打劫的。

谷主府內,蒙奇正在仔細研究李榮的方案,馬杰在旁邊侍候著。蒙奇問馬杰:“你覺得李榮這個方案可行嗎?”

馬杰答道:“按照李榮的說法,將來所有的政策和財富全部決定于國家,那就是決定于谷主府,也就是決定于谷主。只要您能找一些忠實可靠之人,勤勉努力工作,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政策。”

蒙奇點了點頭,道:“可是太傅一直教導我,自私是人的本性,人真的能做到公而忘私嗎?”

這回馬杰沒有答話。

蒙奇繼續問道:“李榮提出要設立一個計劃部門負責確定每年谷里需要耕種的作物,確定物品交易的價格,真的有那么聰明的人可以把這些事情都弄清楚嗎?”

馬杰還是沒有答話。

蒙奇也不管這個,他只是把他自己的擔心說出來而已,于是他繼續說道:“這個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而且需要真正的公正無私,真正的忠心不二。可是真的有這樣的人嗎?”

這下馬杰立即答道:“那是自然有的,像我對待谷主那絕對就是忠心不二的,我是絕對不會背叛谷主的。”

蒙奇看著馬杰,笑了一笑,說道:“別急著表白,我又沒說你。你的忠心,我是絲毫不會懷疑的,但是你可以做到公正無私嗎?”

這下,馬杰又不說話了。

蒙奇說道:“你也不敢說沒有私心,是不是?其實我也不敢說自己沒有私心。如果人都沒有私心,那會是個什么樣子呢?”

過了一會兒,蒙奇又問道:“你說國家和我是一回事嗎?國家的利益和我的利益完全一致嗎?”

馬杰聽后一愣,但是不敢再有遲疑,馬上答道:“這還用說?您是國家的代表,您就代表國家,您的利益就是國家的利益。”

蒙奇哦了一聲,便繼續研究他的方案。

實際上,蒙奇自己對這些問題也沒有答案,他只是想聽聽別人的看法,也沒指望馬杰就能答上來,但是這幾個問題他必須要想清楚。

丞相府內,蒙利正在思考著,他把心腹管家叫過來商議道:“你說李榮這個家伙到底想干什么?先不說這個方案是不是可行,他能得到什么好處?”

論起治國思路,管家當然比不上蒙利,但是作為管家,他主要的任務就是管理各色人等,雖然都是丞相府的家丁,可是哪一個人沒有自己的小九九,要管理好這一群人,那也是非常麻煩的。除此之外,他還要負責打理丞相府和京城各府各衙的關系,因此管家對人性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于是他沉吟著說道:“老爺,我覺得吧,他提出這個方案要是得到了谷主的肯定,他便擁有了對這個方案的解釋權,因此他的影響力會大幅提升。再加上他又提議要新設立兩個部門,不論他主管哪一個,那都是天大的權力。那個計劃部門,無疑是經濟權力最大的一個部門了,今后谷內想干什么、怎么干,都要這個部門說了算。那個什么領導小組,看著像是沒有什么實質的事,但是卻擁有了思想的解釋權,那可是控制了輿論呀。如果谷主被他說服了,或是被他控制了,到時候他怎么說就怎么對呀。”

蒙利深深點頭稱是。他不是不懂這些,只是他也想聽聽別人會怎么看這個問題,也想通過別人來堅定自己的想法而已。

蒙利繼續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他突然一凜,說道:“如果谷主被他蒙蔽了,他要是胡作非為,還有人能夠制約他嗎?想不到這個家伙這么陰險。”

管家答道:“這個人口碑非常不好,確實是個陰險的家伙。”

蒙利再問道:“再說這個方案真的可行嗎?天下人真的可以做到無私嗎?真的有那么聰明的人可以做到算無遺策嗎?”

管家答道:“這個嘛,想這天下之人,怎么可能會沒有私心私欲呢?反正老奴是沒有見到過。至于有沒有人能真正做到算無遺策,老奴也是不相信的,俗語說得好,智者千慮,尚必有一失呢,怎么可能有人會不犯錯誤呢?”

蒙利聽了默默不語,良久才道:“如果這個人計算錯了怎么辦?谷里的人都要跟著他一起錯下去嗎?”想到這種可能的結局,他的心不禁激靈靈地打了個冷顫。

太尉府。太尉王軍回到府內,依然沒有頭緒。他雖是武官,但是這些年因為沒有戰事,他的軍隊也一直以屯田為主,對經濟也關心一些。他承認,李榮說的那些問題確實存在,但是李榮提的辦法真的可行嗎?難道病灶找準了,藥方就一定對嗎?他吃不準。

軍人有軍人的作風,既然吃不準,那就找人來商量一下唄,于是監軍馬宇被他請來,二人一起商議。

王軍開門見山地說道:“請監軍過來就是想請教一下監軍,你覺得李榮的方案怎么樣?我們到時候需要怎么表態?”

監軍馬宇既是谷主在軍中的代表,自然是與谷主更近一些,同時對將士們的想法知道得更多一些。于是他道:“谷主確實擔心出現貧富分化的問題,孤寡病殘之人缺乏有效供養的問題,特權思想的問題,貪污腐化的問題。谷主擔心這些問題越會來越嚴重,民怨也會越來越大。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好,會對谷內安定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谷主希望能夠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蒙利道:“那你覺得李榮的想法可行嗎?”

馬宇道:“李榮提出的方案對我們影響不大,沒有涉及到我們,我們這里應該沒有問題。至于其它的,我也說不太清楚。”

蒙利還是不死心,繼續問道:“那我們應該如何表態呢?”

馬宇道:“這還用說嗎?無論發生任何事,無論對我們有什么樣的影響,我們都要無條件地支持谷主。”

蒙利一凜,說道:“監軍說得對。”

馬宇又說道:“但是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密切關注事態發展,要確保軍隊絕不能亂了。”

蒙利道:“這是自然。”

太傅府。梅嶺與梅萼也在議論著。

梅嶺先是將李榮提出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詳細說了一遍,然后說道:“今日朝堂之上,那個李榮說的問題倒是沒錯,只是開的藥方卻是不對。”

梅萼道:“他說的問題確實存在,但是沒有他說的那么嚴重。貧富差別是什么時候都是存在的,難道大同社會就都一樣了嗎?我看不可能。再說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有多種方法,一定要采取這么激烈的手段嗎?”

梅嶺一聽來了興趣,他有意想考較一下梅萼,便問道:“那你說說,有什么辦法呢?”

梅萼也知道父親想考考自己,便也不客氣,說道:“國家可以拿出些錢來,對特別貧困的人口進行補貼啊。”

梅嶺道:“這話也有點道理,可是錢從哪里來嗎?要知道,國家是不能創造財富的。”

梅萼繼續說道:“可以提高富人稅收,一來可以增加國庫收入,二來可以縮小貧富差距,三來可以將多收的稅用在補貼貧困人群上。”

梅嶺道:“富人有很多也是通過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辛勤勞動致富的,提高對這些人的稅收就合理嗎?”

梅萼道:“俗話說得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錢多的人就要多做點貢獻,有什么問題嗎?”

梅嶺道:“話雖是這樣說,但是這樣會不會打擊人們勤勞致富的積極性,會不會把人都變成懶人了呢?再者說了,那些制定政策的人,哪個不是富人,你覺得他們會拿自己開刀嗎?”

梅萼道:“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貧富差距太大肯定會導致社會沖突,真到了那個時候,他們還能保證他們自己的財富嗎?”

梅嶺道:“話是這么說,但是人家有錢也是人家辛苦賺來的,不是人家的錯誤,你不能看著人家有錢,就打人家的主意。一個社會如果不能保護富人的財富,它也一定不能保護窮人的財富,因為富人和窮人都是相對的,一個自認為是窮人的人如果可以打富人的主意,那比他更窮的人是不是就可以打他的主意了呢?那么怎么界定富人和窮人呢?又由誰來界定富人和窮人呢?”

梅萼道:“這個標準應該由國家來制定,國家總能制訂出這個標準吧?”

梅嶺道:“國家怎么決定?國家又不是人,歸根結底還不是人來決定的?再說了,我們先不說國庫中的錢從哪來,就只說對貧困人口進行補貼,那些窮人見不勞動也可以生活,那他們還會去想著勞動嗎?如果他們一直依賴補貼,國家這不是在養懶人嗎?會不會把其他人也變成懶人呀?”

梅萼道:“救急救不了窮、救窮救不了懶,對于那些好吃懶做的人,活該就應該受窮。”

梅嶺道:“這種說法和你說的救濟窮人不是矛盾了嗎?孩子,治國理政可不能意氣用事啊。”

梅萼道:“我當然不是在意氣用事,可是不管怎么說,社會管理都是面對眾多人群的,關乎到太多人的利益,一個不好便可能產生災難性的后果。因此社會管理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應該采用激進的方式,那樣搞好了還行,如果搞不好就是一場災難。社會治理是不能這樣瞎折騰的,您覺得呢?”

梅嶺聽了這話,滿意地點了點頭,高興地說道:“萼兒果然長大了,考慮問題比較周全了。財富分配是社會管理最最核心的問題,也可以說是唯一的問題,一個好的政策既要保證人們有創造財富的熱情,又要保證相對公平一點,二者不可偏廢,必須要掌握好度。”

梅萼聽了,默默地點了點頭。

梅嶺接著又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那個計劃部門的提議可行嗎?”

梅萼把嘴一撇、眼一翻,不屑地說道:“世上怎么可能有這么全知全能的人呢?”

梅嶺深表同意,但是又說:“有了準確的人口,大致的生活用品數量就可以確定了。況且,有些東西是可以互相替代的,比如說面少了吃米、米少了可以吃面,不一定非要哪一種東西才行,所以這個說法倒也不是太離譜,關鍵的是這個人在絕對聰明的同時,也必須絕對的大公無私,否則一切東西都是他說了算,那還得了?”

梅萼道:“可是就是有人喜歡特定的東西怎么辦?”

梅嶺道:“他們可以用自己手里的東西去換呀。或者說人們手中可以保留一小部分土地,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梅萼道:“那誰能保證他們對待國家的土地和對待的自家土地是一樣的做法?井田時期,人們耕種自己的私田下的功夫就多,對公田下的功夫就少,這難道還不說明問題嗎?”

梅嶺道:“這個也不必太在意,畢竟只是保留很少的一點,每個人還是以國家的土地為主的。其實我最擔心的是,這個李榮根本就不把人當作人看,而是把人當成了工具,認為人只要能吃飯、能活著、能干活就行了,人屬萬物之靈,怎么可以這樣呢?”

梅萼張大了嘴,吃驚地說道:“啊?怎么可以這樣呢?”

李榮府內。李榮又召集他的一干門客,對他們說道:“我們前些天搞的那個方案,今日在朝堂之上,大家都沒有表態,但是我看大家的意思,持懷疑態度的很多,谷主下令大家進一步思考,然后繼續討論。我覺得下一步,我們工作的重點,一是論證計劃部門的職責和可行性,二是如何將人們的思想統一到大同社會的建設上來。因為人的確都是自私的,這個問題確實是很難解決,但是如果不解決這兩件事,我們所有的方案就是空中樓閣。所以這兩件事,我們近期一定要努力思考,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諸位,方向已經確定,光明就在前頭,希望大家集中精力,向著確定的目標不懈努力,我們一定能取得重大的成果。”

門客們紛紛表示:“一定不辜負尚書大人的期望。”

李榮道:“你們就抓緊去做吧。”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海市| 惠来县| 麻城市| 阿克苏市| 新丰县| 壶关县| 定结县| 临泽县| 新泰市| 嵊泗县| 香港| 肇源县| 岳普湖县| 鲁甸县| 安龙县| 黑山县| 丰镇市| 金乡县| 竹山县| 丰县| 广宁县| 芜湖县| 宁武县| 满洲里市| 长沙市| 财经| 博白县| 盘山县| 繁峙县| 安康市| 莱州市| 海宁市| 昌邑市| 大庆市| 十堰市| 玉山县| 萍乡市| 临汾市| 阿坝县| 富民县| 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