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攘惡
- 換唐:千里江山幾風(fēng)流
- 千秋隨筆夢
- 2415字
- 2024-03-31 23:49:29
“哦?所以,現(xiàn)在,十息的時間,告訴我,我為什么放過你。”
黑衣人此刻的心和暴露在外的身體一般冰涼,有什么,有什么是能保命的...到底有什么...
“十、九、八、七...”
“我知道楊國忠和吐蕃王庭有合作,我能幫你指認楊國忠。”
李澤安眼神一凝,可他還是沒有停下倒數(shù),他想看看這黑衣人到底還知道些什么隱秘。
“六、五、四...”
不知是寒冷還是恐懼,黑衣人的身子不斷顫抖。
“還有什么,還有什么!有了!我知道最近吐蕃軍隊會有行動,我聽到了一些風(fēng)聲,但我現(xiàn)在不能告訴你,我需要確保我能活著離開。”
“三...”
“不,你不能,不!”
“二...”
“論欽陵大將軍和楊國忠與回紇有約,具體內(nèi)容我確實不知道,但我知道一個地名!你要殺就殺,我說的已經(jīng)夠多了!”
李澤安故意讓自己的目光看起來凌厲些許,但在這樣的注視下黑衣人依舊不肯松口,他也知道自己的底牌不能一次性全部打出去。
就這么僵持了數(shù)十息功夫,場面又是安靜的令人窒息。
眼看確實再無法逼問出什么,李澤安將長刀送回刀鞘。
“你賭贏了,但我不可能因為你的一句話相信你,這些天我會羈押你,我也不著急,等到邊關(guān)有所異動,將你知道的告訴我,我讓你回去。”
“我,我憑什么信你。”黑衣人有些不甘的問道。
“你別無選擇。”
朝陽自東方升起,蒼涼戈壁泛出一抹光亮,帶著俘虜回到營地,李澤安看見薛應(yīng)禮已經(jīng)回來他瞬間安心不少。
“怎么樣?”
薛應(yīng)禮將一水袋扔向李澤安。
“全都解決了,還抓了個舌頭。”
薛應(yīng)禮點點頭不再多說,旁側(cè),沈憐雪將身子伏低在擦拭著什么,李澤安看去,正是高堯和謝巖的尸身。
“兄弟走了,就讓他們走的干凈些。”薛應(yīng)禮的語氣帶著一絲悵然。
李澤安也上前幫忙擦拭兩人臉上的鮮血。
“我來吧,你不是怕血嗎?”
沈憐雪搖了搖頭,“以前是怕的,現(xiàn)在不怕了。”
想到夜里高堯為自己擋下那致命飛針時發(fā)出的悶哼,到最后中毒而亡時的痛哭,沈憐雪不禁再次濕了眼眶。
李澤安將沈憐雪攬入懷中溫柔的安慰道:“沒事,會沒事的,累了就睡一覺,他們的仇我一定會報。”
沈憐雪只是使勁點頭,聲音哽咽說不出話來。
“將兄弟們葬了罷,已經(jīng)到這里了,不差這點時間。”
在周圍選了一個不起眼的背風(fēng)角落將高堯和謝巖葬下,李澤安親手選了兩塊石板刻出一個簡易墓碑。
眾人以水代酒,送兩人最后一程。
墓碑之前,李澤安不禁回憶起這些年在長安的日子,沉思良久終是開口道:“諸位,出長安時我曾說過,我不希望任何一人出事,可事與愿違,只是到蘭州便有六位兄弟離去。
如果不是因為我你們大可繼續(xù)在長安城里安安穩(wěn)穩(wěn)過日子,我知大家多有家室,是我連累大家。”
李澤安轉(zhuǎn)身朝眾人深深作揖鞠躬。
“公子說的哪里話,這些年公子和老爺是如何待我等的我等心中都有數(shù),再者我等本來就是侍衛(wèi),保護公子和公子身邊的人自然是我等的職責(zé),反正都要死,這一身武藝要真死在跟人搏殺上倒也不算白練了。”
“就是,長安那鳥地方早待煩了,娘們太多,脂粉味太重,男人一個個都是軟骨頭,跟活在夢里似得。哎,沈姑娘咱不是說你啊,咱不咋會說話那啥...冒犯了。”
崔展、楊忠等一眾侍衛(wèi)七嘴八舌的說起來,李澤安靜靜聽著,心里無比溫暖。
“此去邊關(guān),雖說能愿大家能平安無事,可...邊關(guān)兇險,只希望大家哪怕為了家里婦幼也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我離開長安是為安身立命,是為天下請命,亂局將近,風(fēng)云將起。
此乃黎明百姓之天下,非公侯帝王之天下,若真要給天下人分作三六九等,便是看其是忠是奸,是善是惡,是孝是逆。
天下王侯換了多少,歷朝國號換了多少,能者得之,賢者治之,哪有什么天命所為。”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變得復(fù)雜起來,李澤安的話語在他們聽來不可謂不震撼人心。
哪怕皇室末枝也是皇室,如此血統(tǒng)之人卻說出這番言論。
“如果諸位愿意,我們便在此篆碑立誓!”
李澤安的聲音無比肅穆,“蒼天在上,今日,我李澤安值此起誓,愿與諸位一同攘除惡賊,蕩平邊寇,生死與共,為黎明百姓,安萬世天下!”
這一刻,所有人都為之肅然,就連平日里最為穩(wěn)重的薛應(yīng)禮臉上也不禁露出動容之色。
“薛應(yīng)禮,值此起誓。”
“唐懷恩。”
“楊忠。”
“趙奉!”
“崔展。”
“劉江。”
“陸南封。”
“值此起誓,一同攘除惡賊,蕩平邊寇,生死與共,為黎明百姓,安萬世天下!”
李澤安以刀代筆,在兩人墓碑后的巖壁上將眾人名字一一刻下。
黃沙隨風(fēng)飛揚掩蓋一切痕跡,天上的禿鷹開始在大地覓食,一切都會隨時間很快消失。
收拾好所有東西再次啟程,這一刻,李澤安無比清晰的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此時看來這些年的生活也都像是一場夢一般虛度年華。
那是自己的癡念,他不該對一個封建王朝下的帝王抱有更高的期望,更何況還是一位功名自滿、年老昏聵的帝王。
他不該對那污濁的官場有任何期待,奸佞成群,貪污成風(fēng),只怕是諸葛孔明在世也無藥可醫(yī)。
他想要的,是隴右諸鎮(zhèn)永不陷落,是滅除四夷一統(tǒng)四疆,是黎明百姓再無苦楚,是煌煌天朝天威永震,是再造一個理想中的,他曾見過的那個國度......
數(shù)日后,西安城,原安北都護府。
經(jīng)過一個月時間的趕路李澤安一行終于來到甘州西安城。
曾經(jīng)安北都護府便設(shè)立在西安城內(nèi),如今甘州將軍府不在張掖倒是在這西安城,對比甘州第一大城張掖城這里更像是一座守衛(wèi)森嚴的軍鎮(zhèn)堡壘。
李澤安今天他要在此謁見一人,一個單是聽到名字便能讓人聯(lián)想到無數(shù)傳奇的名將。此時有些激動,
“郭令公,郭子儀。”
按理說他這樣的位置的官員上任并不用直接謁見當(dāng)?shù)刂鞴伲贿^他曾在長安里寫過一首邊塞詩,恰好傳入了郭子儀耳中。
當(dāng)時正逢郭子儀回京述職,聽到他的詩后郭子儀曾言‘長安稚子不知邊軍之苦,下筆雖有形而無神,要寫邊軍,倒是先去邊關(guān)看看’。
就因為這件事他還害羞郁悶了老久,畢竟他那些對邊關(guān)的印象也都是上一世在電視劇里看見,讀過一些有關(guān)的詩作史料。
這樣一位久鎮(zhèn)邊關(guān)的將軍笑話自己確實是無可反駁,李澤安越來越相信那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畢竟不到這個時代他怎么也不會想到原來那些書中名人會是那副模樣。
將軍府門口。
李澤安拿出一應(yīng)文書,守門士兵客氣至極,畢竟七品官已不算是什么小官了。
“不知郭將軍可在,能否代我同傳一聲,就說,當(dāng)年長安稚子應(yīng)約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