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智懲蘇老爺
- 中國民間故事集
- 夢里輕舟
- 1629字
- 2024-04-08 08:11:00
智懲蘇老爺
清朝末年,某地有個總管三洞地方的財主,大伙叫他蘇總爺。這人橫行霸道,無惡不作。就拿百姓殺豬上市來說吧,那豬腰子都要送給總爺,如留下或賣給他人,就會惹出禍來。所以,這一帶百姓恨他像恨豺狼一樣,又都不敢頂撞。
這里住著兩位有威望的老人,一個叫潘光生,一個叫沈安人。他們把總爺的所作所為通通看在眼里,恨在心頭,總想找個竅門整治總爺,給大伙出氣。
一天,沈安人對潘光生說:“老哥哥,我想了個整治總爺的辦法,不知你以為如何?”
潘光生說:“好弟弟,快講出來聽聽。”
沈安人說:“我想,要整治總爺這號人,非用計不行。我們何不借鬼神之力?”
潘光生說:“好!你具體講講,怎么個借法?”
沈安人說:“我們分頭到各村去貼布告,說總爺不敬鬼神,惹怒了東岳大帝,要在某月某日降災給總爺。到那天,我們再約齊各村百姓,到總爺家去‘避災’。他若不讓進,我們就說:‘東岳大帝降災,不避要遭殃的。’他若讓進,我們就把他的家底翻個亂七八糟,看他如何收場!”
潘光生擊掌叫好。兩人約定分頭行動。
不幾天,各村都貼出了布告。到了約定的那天,各村百姓拿著家伙,跟著潘光生、沈安人來到了總爺家。總爺一看來了這許多人,嚇得魂飛魄散,忙說:“請,請,都請到后花園避災去。”
百姓進了后花園,把里面的雞飛狗跳,豬叫羊咩,折騰了個亂七八糟。總爺在前院干著急,沒辦法,只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把家底鬧了個精光。
過后,總爺一打聽,才知道是潘光生、沈安人搞的鬼,恨得咬牙切齒,發誓要報復。
又過了幾天,總爺家的長工來告訴潘光生,說總爺又要耍個新花招。潘光生問:“他耍什么花招?”
長工說:“總爺要貼出布告,叫各村百姓每家每戶送一只大公雞,說是要請東岳大帝吃。到了那天,他就要殺雞請神,其實是想借這個機會,把送來的雞都扣下,好叫大家再送一次。”
潘光生聽了,暗暗好笑,便對長工說:“你去吧,這事我自有辦法對付。”
到了晚上,潘光生、沈安人又約齊各村百姓,商量對策。沈安人說:“這次還得用計。”
潘光生說:“對!不過,這次得換個計。”
沈安人說:“你講用什么計?”
潘光生說:“這次我們來個‘偷梁換柱’計。到了送雞那天,我們大家都送一只大公雞去,在雞籠上貼張紙條,寫明這是送給東岳大帝的。等總爺把雞收下后,我們再想法子把雞偷回來。不過,這次得派個人去總爺家當長工,好探聽消息。”
大家聽了,都說這個計好。于是,潘光生、沈安人便分頭行動。
沒過幾天,沈安人真的到總爺家當了長工。他探聽到總爺把百姓送來的雞都扣在后花園的雞籠里,便告訴了潘光生。潘光生又約齊各村百姓,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打開了總爺家的后門,把后花園的雞全都偷走了。
第二天,總爺起床后,忙到后花園去看雞,一看雞籠里空空的,嚇得差點昏倒。他忙叫長工們分頭去找,哪里還找得到?總爺急得沒辦法,只好又貼出布告,叫百姓們把雞送來。
百姓們看了布告,都暗暗好笑。大家又按潘光生的吩咐,每家都送了一只大公雞去。不過,這次在雞籠上貼的不是送給東岳大帝的紙條,而是寫著:“此雞已送給東岳大帝,誰敢再拿,東岳大帝決不饒恕!”
總爺看了紙條,明知是潘光生、沈安人搗的鬼,但懾于“東岳大帝”的威力,只好把雞又退還給了百姓。從此,他再也不敢欺壓百姓了。潘光生和沈安人利用巧妙的計策,成功地整治了橫行霸道的蘇總爺,為當地百姓出了一口氣。他們的智謀和勇氣,贏得了百姓們的敬佩和感激。
蘇總爺經過這兩次教訓,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開始反省自己的行為,逐漸改變了對百姓的態度。雖然他還是個財主,但他不再橫行霸道,而是開始關心百姓的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潘光生和沈安人的事跡在當地傳為佳話,他們的智謀和勇氣成為了后人學習的榜樣。人們記住了他們的名字,記住了他們為百姓所做的一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面對惡勢力,我們不能退縮,更不能畏懼。只有團結一心,用智慧和勇氣去對抗,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同時,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讓那些惡勢力有可乘之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