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蘆笙的來歷

**蘆笙的來歷**

從前,水族沒有蘆笙。蘆笙是苗家的樂器。蘆笙是怎樣吹進(jìn)水族村寨的呢?民間流傳有這么幾個版本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菇嶺寨有戶人家,男的叫勒賴,女的叫牙倉。這兩口子勤儉持家,過日子像雞啄米一樣,一粒一粒地?cái)?shù)著過。這么一來,家里的銀錢越來越多,像河壩的石沙數(shù)不清;樓房也越蓋越新,像春天的竹林節(jié)節(jié)高;牛馬越來越成群,像秋天的蝗蟲一片黑。只是這兩口子雖然有吃有穿,有田有地,卻老來無子,膝下無女,這成了他們的一塊心病。為著這件事,他們整天愁眉苦臉,擔(dān)心自己老來沒有依靠。

一天晚上,勒賴和牙倉做夢,同時(shí)夢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漢來到他們的床前,對他們說:“你們想有兒有女嗎?想家業(yè)興旺嗎?想老來有依靠嗎?那就到卯嶺坡去取一筒竹來吧!那筒竹會為你們生兒育女的。”勒賴和牙倉一聽,高興得從床上跳了起來,問白髮老漢:“卯嶺坡在哪里?”白髮老漢用手一指,說:“就在東方。”說完就不見了。勒賴和牙倉從夢中驚醒過來,互相一說,都認(rèn)為這夢很吉利,就決定到東方的卯嶺坡去取竹。

第二天,勒賴和牙倉根據(jù)夢中老漢的指點(diǎn),一路往東走。他們走了九十九天,來到了一個大山坡前,這山坡到處長滿了楠竹。勒賴和牙倉高興極了,認(rèn)為這就是夢中所說的卯嶺坡了。于是他們就在這山坡下搭棚居住下來,一面開荒種地,一面照看好這些楠竹。

一天,勒賴和牙倉又到竹林里去看竹子,忽然聽見竹林深處傳來一陣悠揚(yáng)的笙歌聲。他們感到很奇怪,這荒山坡哪里來的人吹笙唱歌呢?于是兩人就順著笙歌聲走去,想看看究竟是誰在吹笙唱歌。他們走進(jìn)竹林一看,只見一個滿臉皺紋的老漢,手拿一筒楠竹在吹著。那悠揚(yáng)的笙歌聲就是從這筒楠竹里傳出來的。勒賴和牙倉感到十分驚奇,就問老漢這筒竹子從哪里來的。老漢告訴他們:“這筒竹子是我從水族地區(qū)取來的。我取這筒竹子來,是為水族人民吹歡樂的笙歌,讓水族人民過上幸福的日子。可是這筒竹子被我吹來吹去,吹得筋疲力盡了,眼看就要吹不得了。”勒賴和牙倉一聽,就請求老漢把這筒竹子讓給他們,他們拿回去重新為水族人民吹歡樂的笙歌。老漢聽了他們的話,很高興地將這筒竹子讓給了他們。勒賴和牙倉得了這筒竹子,謝過老漢,就高興地回家去了。

勒賴和牙倉拿著這筒竹子回到家里,將竹子安上六個竹管,一吹,果然吹出了悠揚(yáng)動聽的笙歌聲。這笙歌聲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整個水族村寨。寨老們聽說勒賴和牙倉有一筒神奇的竹子,能吹出這么好聽的歌聲,都紛紛來到他們家里請求傳授吹笙的歌譜。勒賴和牙倉很爽快地答應(yīng)了寨老們的請求,將吹笙的歌譜全部傳授給了水族人民。從此,水族人民就有了自己的笙歌,有了自己的民族樂器——蘆笙。這筒竹子也就成了水族人民的傳家之寶,一直傳到今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江永县| 五大连池市| 岑溪市| 花莲市| 崇明县| 信丰县| 临泉县| 安福县| 海阳市| 蒙阴县| 河南省| 巨野县| 辽阳市| 武安市| 三原县| 绥江县| 甘肃省| 常德市| 武山县| 黄梅县| 全南县| 崇信县| 沾化县| 方正县| 康定县| 夏津县| 英吉沙县| 东平县| 江北区| 任丘市| 巴东县| 蒲城县| 晋州市| 平利县| 富裕县| 望江县| 丹巴县| 拉孜县| 白沙|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