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萌發
- 開局一棵樹,要我重建三界?
- 臥看千秋雪
- 2675字
- 2024-03-25 14:56:25
從“種子”中流出的萬族血脈,在生命力充沛的湖水里孕育。
生命演變的漫長尺度在太昊鏡的萬倍加速下濃縮到了短短幾天之內。
李沐陽以上帝視角觀察湖水內一切的變化。
第一天,血脈中的基因片段被生命力徹底激活,從種子中流出,與生命之湖充分融合,并以生命之湖為中心,沿著河流水系,擴散到整個試驗田中。
第二天,由遺傳片段到細胞,最初始的生命形態——原核生物出現,以藻類為代表,它們迅速繁殖,在短時間內就遍布了試驗田內的所有水域。
但......在上帝視角的觀察下,這些藻類,因為天地間沒有以往的靈氣給它們吸收,所以在吸收了水流中蘊含的生命力完成了第一波繁殖之后,又急轉直下進入到了一個快速滅絕期。
有道是“朝菌不知晦朔”,試驗田中早上還是欣欣向榮,蓬勃生長的藻類,到了下午便開始大規模死亡,直到夜晚降臨,除了留下一些遺骸之外,整個試驗田中似乎已經沒有了它們生存過的痕跡。
見此情況,李沐陽卻沒有心急。他仔細探查試驗田的每一個角落,終于是在無名河流的岸邊,發現了一種仍然存活著的藻類,心中一喜,這種藻類能夠在沒有靈氣的環境下成功存活,那它便是在這一天內篩選出來的較為適合如今天地環境生長的物種。
第三天,李沐陽開始培育昨天篩選出來的那種藻類,他將它們命名為原始藻類,并以其為樣本進行各種實驗,創設各種不同的環境,將其丟進去培育,以太昊鏡加速時間,期待它們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自主進化。
在這之中,他尤其關注原始藻類在充滿天魔破滅之力的土壤中生存的情況。
第四天,昨天的實驗取得大成功,原始藻類不愧是生命力頑強的物種,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的存活情況都十分的理想,尤其是在天魔破滅之力的環境中,原始藻類竟然進化出來了一個讓李沐陽大為驚喜的功能——那就是吸收。
沒錯,原始藻類在天魔破滅之力的環境下發生了超進化,將原本對靈氣的吸收變成了對破滅之力的吸收,或者說是凈化。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李沐陽正愁沒辦法解決還殘留在三界廣大地域中的破滅之力,沒想到,瞌睡就送枕頭,原始藻類進化出來的新功能恰好能夠凈化土地中的破滅之力,并且還能夠摒棄破滅之力中的污穢部分,留下最為精純的一絲能量反哺自身,而在其死亡死亡,這反哺自身的能量最后還能還歸天地。
化解破滅之力,反哺天地能量,兩個目標一次達成,這可真是李沐陽心中的完美物種啊!
他當即決定把進化后的原始藻類命名為凈藻。
隨后李沐陽便以建木生命力為能源,在試驗田內開始大量培育繁殖凈藻。繁殖成功之后,他就不僅僅再讓凈藻局限在試驗田這一隅之地內了。
借著江河,借著微風,借著行云......以此為助力,凈藻遍布整個人界應該也只是時間問題。
李沐陽視線再次回到試驗田內,萬萬沒想到,演化才開始短短幾天,就已經帶給了自己這么大的一個驚喜。
生命的奇跡總是如此,每一個瞬間都是獨特的步驟,不會被任何存在所預料到。
因此,李沐陽神識覆蓋整片試驗田,他是越來越期待這里后面還能夠出現何種奇跡了。
............
第五天,原核生物中決出優勝者——凈藻之后,試驗田內似乎來到了生命大爆發的時期。
當一個細胞在機緣巧合下與另外一個細胞產生碰撞,生命的奇跡便再一次開始上演。
先前總是說“種子”內蘊含有大劫前的萬族血脈,但有必要說明一下,萬族里面的那個“萬”是個概數,而不是一個確數。
天地大劫前三界內的物種數量怎么可能用“萬”這個單位就能衡量,除了龍鳳為代表的少數頂尖血脈種族沒有被“種子”收錄外,其他物種的血脈都在試驗田內開始復蘇。
蟲、魚、鳥、獸......
草、木、花、果……
第六天,第七天......
九萬年前的諸多物種從第五天開始陸陸續續地再次出現在三界之中,出現在試驗田內。
在它們完全成型,并在試驗田內開始繁衍生息之后,李沐陽調整了太昊鏡的加速倍率,從萬倍降低到百倍,畢竟他可支持不了這么多生靈萬倍時間加速下的能量消耗。
同時,李沐陽還撤銷了試驗田周圍的結界。
目前的發展路線已經十分清晰了。
在外,先用已經被散布到人界大部分地區的凈藻慢慢地吸收凈化完天魔殘留的破滅之力,逐步改善人界環境,然后在試驗田內,以時間加速百倍的試驗田將作為一個繁育基地,源源不斷的萬族生靈會以此為中心逐漸遷移到外界天地中去。
內外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相信不需要太多的時間,目前人界蕭條破敗的景象將會產生變化。
............
生命演變過去了,雖說在七天內創造了無數奇跡,但對于李沐陽重建三界的宏偉藍圖來說,卻還只是一個起步。
不過,這個良好的起步卻是可以讓他暫時安下心來了。
試驗田內萬族生命的繁育以及后續的遷移需要時間,凈藻凈化殘留的破滅之力也需要時間。
雖說李沐陽依然可以用一些手段縮短這些事情所需要的時間,但他想了一下覺得似乎沒這個必要。
就如同種地一樣,催熟的瓜果不好吃。而強行加快試驗田內萬族的遷徙速度也可能會帶來諸多的負面影響。
萬族從試驗田遷移到外界天地的過程本身就是它們適應現在外界環境的過程。
其間會有生,也會有死。或許會有某一種族適應不了如今的天地環境而再度滅絕,或許也會有新的物種在這個過程中誕生。
選擇什么樣的棲息地,為了適應棲息地的環境做出什么樣的進化,這本就應該是生物漫長歲月中自然選擇的結果,不應該有其他個人的過多干預。
李沐陽深知重建三界不是一項一蹴而就的事業,該快的地方要快,但該順其自然,慢工出細活的時候也需要給予充足的時間。
眼下的事情就是如此。
更何況,這段順其自然的時間,也讓他能夠空出手來開始治愈建木在天地大劫中留下的舊傷。
作為主導者,建木自身也是影響三界重建的重要因素。
要知道,大劫之前的建木除了人界核心的特殊性外,其自身的實力也是讓他成為與天帝、閻羅等三界巨擘并列的仙祖級人物。
當年天庭開酒會,李沐陽可是坐在上桌的。
只是因為在天地大劫中被天魔大軍重點關照,才讓建木本體和建木之靈李沐陽都受到了重創。
建木之靈李沐陽是靠著輪回異界九萬年才勉強修補了神魂中的大道傷痕。
而建木本體呢?
非常糟糕。
在失去靈智的九萬年里它比普通的樹木也強不了多少,依靠著內部生命力在破敗的天地環境中維持存活已經是勉強,哪里還有余力去恢復傷勢?
所以在這九萬年里,建木本體的舊傷不僅未愈,而且還隨著時間流逝加重了幾分。從巔峰時期覆蓋整個神木州到如今萎縮到不足方圓百里的根系范圍便是最好的證明。
重建三界這種大工程,自身實力不夠可就困難重重了。在試驗田一事上李沐陽便已經對此有了一些感受。
而且……
不要忘了,天帝最后留給他的消息里說的是將天魔驅逐出去后封印了三界,而不是徹底消滅了天魔。
這意味著即使封印的情況李沐陽能夠大概感知到,但只要天魔仍然存在,三界的頭頂上就一直有著一柄斬首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不能預知何時到來的危機更加可怕!
因此……
“必須想辦法盡快治愈本體上的舊傷,我可不想到時候有心無力,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