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尉很快找到了楊彪宅邸。
楊彪此時正在宅中,見到縣尉,第一句就是:“你既然能來此,想來右將軍已然破賊?”
聽到問話,縣尉尷尬不已。
他當初被俘虜之后,家人立馬寫信給楊彪求救,這才有后來徐晃出兵一事。
只是沒想到……
往事不堪回首,縣尉決定略過此事不談。
他從懷中取出一個信封,恭恭敬敬遞了過去:“楊公,雍州刺史托我給你帶一封信。”
“雍州刺史?”楊彪一臉驚奇地接過信封,“邯鄲雍州怎么會與你交通?”
邯鄲雍州,姓邯鄲,名商,上個月置雍州,他被任命為雍州刺史。
縣尉言語含糊:“不是邯鄲,是沈。”
這時楊彪已經拆開信封,快速一掃,他立即瞪向縣尉。
見縣尉低著頭,一副惴惴不安的姿態,楊彪不由嘆息,總歸是族弟,帶一封信而已,沒有從賊就不錯了。
他重又低下頭繼續讀信。
信不長,沈定在信中只說了四件事:長安諸將相爭可能脅逼天子,沈定自己起事的緣由,接下來的目標是護持天子東歸洛陽,以及他需要的支持。
楊彪看完,將信紙覆在幾上,面色陰晴不定。
信中第一件事,不是未來的可能,而是既定的事實!
楊彪前些日子接替被免職的朱儁擔任太尉,三公之首,理應尊貴。只可惜現在長安朝廷是李傕、郭汜、樊稠三人說了算!
如果能回洛陽……
這樣的念頭不止一次在天子公卿的腦海中回響。
許久,楊彪突然嘆息一聲,他動作緩慢地將信紙折疊裝回信封,對縣尉道:“你且在宅中歇息。”
說罷,他招呼仆客出府入宮。
過不多時,楊彪在宮城內見到漢天子劉協。
“太尉臣彪拜見陛下!”
“見過楊公。”天子言語溫和地回禮。
楊彪起身端坐,直接取出懷中信件,交給宦者:“陛下,臣此番入宮是為杜陵兵事。”
天子疑惑地接過信封,看到一半,眉目間殊有喜色,看到最后,卻又面露憂慮。
“楊公。”天子舉起信紙示意,“此人,可為恃否?”
楊彪當即道:“若是沈定其人能立于藍田不至敗走,則可為恃。”
天子點頭:“既如此,其信中所請……”
楊彪心知天子急了,但這時候急不得,故而勸道:“臣將此事告知陛下,只是叫陛下知曉,若是李傕等人與沈定僵持,可遣一使者勸和。此時軍事未定,若貿然加賞沈定,恐李傕怒耳。”
楊彪主要是怕假如沈定接連大勝,李傕會要求朝廷下令征討沈定。故而提前告知天子,避免到時候天子不知道情況,順水推舟同意下詔,那就是在把忠臣逼走了。
他說完之后,天子連連點頭:“楊公所言甚是。”
屯駐杜陵的樊稠此時根本沒有進攻的欲望,尤其是在斥候發現沈字旗同時出現在宜春宮與藍田縣城后,他沒去猜那個殺神到底在哪,而是十分干脆地命令斥候收縮,避開宜春宮與藍田縣城。
李利過了一晚,倒是緩過神來。
畢竟損失的不是他,這時候他又在想:假如這是樊稠在演戲呢?
要知道,臨出發之前,叔父李傕親口對他說,這一次跟隨開拔就是為了監視樊稠,看杜陵賊到底同樊稠有沒有關系。
再說了,一千騎兵被一百騎兵擊潰,他全程沒見到,都是聽樊稠的人在說。
那個所謂的殺神究竟存不存在還是兩說呢!
于是,在跟樊稠爭論一番后,李利將自己的猜想寫信送往長安叔父處,他自己則將兵往宜春宮去。
宜春宮內,沈定正坐在樹下翻看漢書,斥候匆匆跑來。
“使君!敵軍動了!李字旗出杜陵往此處來!約有萬人!”
“好!”
沈定應了一聲,繼續一字一句瀏覽,嘴里吩咐道:“請劉司馬來。”
很快劉雄鳴過來,沈定這才放下書冊,抬頭問道:“敵有萬人,司馬可能拒之?”
劉雄鳴大聲道:“若不能守,請斬我頭!”
“好!”
沈定撫掌笑道:“如此,司馬只需堅持一個時辰。敵勢少沮,我自將兵擊之。”
“唯!”劉雄鳴興奮高呼,匆匆離去布防。
很快,李利抵達宜春宮一里外。
騎在馬背上眺望宮墻,只見旗幟儼然,兵甲森森。
李利頓時冷笑一聲,對著左右道:“尋常賊人奄有此等架勢?必是有人援輸方能如此!”
“將軍所言甚是!”左右盡皆奉承。
李利當即下令:“且攻下此處,擒住匪首!我看樊稠還如何抵賴!”
“得令!”
李利一聲令下,眾部曲紛紛行動起來,很快就準備好攻城器械,一陣鼓響后發起第一輪進攻。
宮墻內,劉雄鳴異常緊張,這是他第一次經歷戰陣,直接就面對三倍于己的敵人,實在是過于刺激了。
他深吸一口氣,回頭看了眼沈定所在的方向,心漸漸安定下來。
有這樣的神人坐鎮,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這么想著,他突然喊出聲來:“我等堅守一個時辰,使君就會殺散敵軍!”
此話一出,部下士卒精神大振,連喝數聲“使君萬勝”,神情都輕松不少。
沈定坐在樹下,耳聽得四下呼喊,為之愕然。
“大賢,去看看發生何事。”
很快親衛就回來訴說經過。
沈定聞言哭笑不得,總算是振奮軍心,只能隨他去了。
“敵軍攻上來了!”
劉雄鳴從墻頭探出身子觀察一陣,只見打頭的敵軍士卒一個個彎腰舉盾,一步一步往前挪,遂命令道:“放敵入五十步!”
沈定部下現在也有弓手了,只是弓手實力比較差,五六十步是普遍水平。
然而不等敵軍前鋒進入五十步,敵陣后突然冒出一排弓手,彎腰搭箭射向墻頭!
“舉盾!舉盾護弓手!”劉雄鳴靠在墻邊躲避箭雨,高聲提醒手下士卒。
與此同時,墻外敵軍高聲呼喊,趁著墻頭被箭雨壓制,一個個甩開膀子抬著長梯朝宮墻沖來。
為避免誤傷,箭雨很快停止,劉雄鳴立即跳將起來:“放箭!放箭!刀盾手上墻!”
箭雨齊發,墻外敵軍不時有人倒下!
然而損失雖大,但四五十步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
短短兩輪齊射之后,已經有敵軍來到宮墻底下開始搭梯攀登!
不用劉雄鳴呼喊,在伍長什長的指揮下,弓箭手后退幾步稍作歇息,大盾在前堵路,長槍突刺,刀盾手側翼支援,刀手站在陣后備敵突入。
一時間宮墻上下殺聲四起、鮮血橫流!
不知過了多久,墻外突然傳來一陣鳴金之聲,墻頭守兵次第歡呼起來。
敵軍退了!
劉雄鳴松了口氣,第一波撐過來了!
他攀著宮墻觀察一陣,見敵撤退有序,心知這只是暫時調整,頓時不敢大意。
跳下墻頭,立即吩咐更換墻頭守軍,各隊清點傷亡。
宜春宮外,第一波進攻未成,李利非但不沮喪,反而愈加興奮:“好啊!若不是有人支援,尋常盜賊能如此嗎?”
“將軍明察!”眾將皆附和,只有第一輪損失慘重的幾人苦著臉。
“再攻!再攻!”李利急聲催促著,“不可叫賊人休整備戰!”
這下苦著臉的部曲又多了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