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新球館內!
“今天是本學期最后一天,結束后就開始放寒假了,這個假期照例安排了三場球賽,和以往一樣的是一中和卓雅。另外一場目前是定的一個民間球隊。”
假期打三場比賽是四中籃球隊的傳統,因為只是個中學級別的球隊,所以都是以友誼賽為主。
今年會選擇和民間球隊打一場是因為最近興起了村BA,聽說出現了很多有水平的民間球員,學校想借著這個勢頭再提升一下四中的知名度。
“怎么又是卓雅?”有隊員嘀咕著,很不情愿。
韓地白沒有解釋。
“韓主任,在哪里打?”
“時間和地點一會兒許清會發在群里,你們注意看!還是和以前一樣,比賽前三天根據實際情況定出場人員,其他人自愿出席!”
“主任,我們學校現在球館這么好,地點就定我們學校打唄!”說話的人邊說邊偷瞄廖子彥,廖子彥一副與我何干的樣子。
“對呀,對呀!現在卓雅的球館都比不過我們的!”
大家起著哄,卓雅是一所私立學校,以前假期比賽大都去他們學校打,因為他們球館條件最好。
“這個問題我們再商量!”韓地白示意大家安靜下來,其實他心里也同意這個提議。
韓地白又看向李灝他們三個,“你們三個如果有時間,也都可以來現場看看,提前熟悉熟悉。”
“好的,韓主任!”三人異口同聲。
韓地白是希望他們都去的,他想安排他們和凌渡再見見,但是寒假是學生法定休息日,強制要求去這種話他不能說。
“那行,就先這樣!散了吧!”
大家三五成群的向球館外走去,準備回宿舍收拾行李。
一走出球館,寒風撲面而來,甚是提神。
“這一個學期也太快了吧,都還沒反應過來!”
李灝把頭往羽絨服領口里縮了縮,一邊嘎吱嘎吱往前走著,一邊用手時不時的拍一下路邊樹枝上的積雪。
掉落的積雪落入廖子彥和何淼的后脖頸或衣服里,他倆撲騰撲騰的去追著李灝,嘴里說著要將他按在雪地里。
就像女生愛八卦一樣,男生總愛玩一些幼稚的,游戲?
三人就這樣哼哧哼哧到了宿舍,開始收拾行李。
“我沒什么好收的,除了我這幾箱球衣,我什么也不帶回去!”廖子彥說完就癱在床上。
“何淼你也不收嗎?”李灝見何淼也一樣躺下了。
“沒什么好收的啊,家里有被子!”何淼總是會把事情理解得很簡單,比如行李就等于被子。
“灝子,何淼,你倆比賽去看嗎?”廖子彥問道。
“去啊,你呢?”李灝反問。
“我,去吧!”廖子彥不太確定,他自己是很想去的,但是一想到自己爸爸廖珩,他又不太確定能不能去。
“我也去,寒假反正家里沒什么事!”何淼也說道,他家住農村,冬天基本上沒什么事需要幫忙,所以他時間也是自由的。
叮~他們三人手機同時響起,是群消息。
“第一場定了,在過年之前,和卓雅的,地點在我們學校誒!”李灝邊看消息邊說著,很是激動。
“在我們學校好啊,咱這可是少爺的球館!”何淼現在也學會了伊諾一說話那一套。
啪~廖子彥的臭襪子落在了何淼臉上。
校門口接廖子彥的[墨鏡]叔早就等在那里,他先給何淼和李灝送到車站,最后拉著廖子彥往家去。
李灝家離市區兩個小時的車程,到家的時候天已經黑透了。
“媽,媽媽!”李灝人還沒進門,聲音就傳得哪哪都是。
“來了,來了!凍壞了吧?”李灝媽媽幫他接過行李,脫下厚重的外套和手套,替他搓揉著手。
“不冷,回家怎么會冷呢!”
李灝露出大男孩專屬的笑臉對自己媽媽說著,又伸著腦袋往廚房那邊看去。
“我聞到了餃子味了,是我最喜歡的牛肉芹菜餡兒吧?”說著就往餐桌跑去,拿起一個餃子就往嘴里炫。
“你慢點吃,都是你的!”李灝媽媽看著自己的兒子,笑得慈愛。
李灝嘴里嚼著餃子,從自己口袋里掏出一頁紙,湊到自己媽媽面前。
“媽,給你的禮物!”
李灝媽媽接過他手里的紙張,是李灝的期末考試成績單,全班第一。
“不止是全班第一哈,你兒子還是全級第一,這成績單只有我們一個班的名次。”
李灝在媽媽面前,是個十足的小男孩,等著媽媽的夸獎。
“我兒子就是厲害,我就知道你到哪里都不會差的!”
“我們班主任還說了,我這成績就是放在市重點一中,那都是能占前三的!”
李灝確實沒說錯,他們高一年級,除了第一李灝和第二廖子彥是700分以上的,從第三名開始分數就出現了斷層,第三名跟他倆相差將近100分。
“棒!”李灝媽媽沖自己兒子豎起大拇指,“想要什么獎勵,明天帶你去買!”
“嗯~我要,我想要明天和你一起出攤!”
母子二人都笑了起來。
同樣和李灝一樣回家就有熱乎餃子吃的是何淼,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知道自己兒子從小胃口就大,早早給他備好了吃的。
“兒子,新學校怎么樣?”母親看著吃得香的兒子,滿眼的歡喜。
“很好!”何淼言簡意賅。
“吃得飽嗎?”母親又問。
“吃得飽,就是沒有家里好吃!”何淼說著沖母親傻笑著。
一旁是跟何淼一樣不善言辭,但是高大壯實的父親。
他們都沒有問何淼的成績,在何淼父母看來,考上了市里的高中,就已經是自己的好大兒了。
這邊的李灝,何淼都跟家人其樂融融,那邊的廖子彥在獨守空房!
廖子彥到家后發現父母都不在家,王媽說他媽媽夏相宜又去韓國了,據說是復查她價格不菲的鼻子。廖珩來電話說晚上有應酬,要晚點回來。
廖子彥吃完晚飯后看了會兒球賽,一開始他沉浸在激烈的比賽中,在沙發上手舞足蹈,進球了跟著吶喊,丟球了跟著捶胸頓足。
比賽結束后他喝干了桌上最后一口可樂,關掉電視,諾大的房子又是只有他一個人,熟悉的孤獨感襲上心頭。
他起身踢飛拖鞋光著腳走上樓梯,走了兩個臺階后又轉身下來。
廖子彥從背包里拿出一頁紙,放在桌子的顯眼位置上,那是和李灝一樣的成績單。
他名次排在李灝后面,兩人僅相差兩分,分別是全校第一和第二。
畢竟還是十五六歲的大男孩,心底里終究還是想要得到父母的肯定的,尤其是父親廖珩的,廖子彥想用成績向自己父親證明,他可以打籃球的同時學好文化課。
廖子彥一直認為自己父親不讓他打球是怕他影響學習。
因為這個年紀的他實在想不明白,身為籃球協會會長的爸爸,為什么那么反對他打球。
其實是年輕的廖子彥不懂自己的父親,他不懂籃球有的時候不僅僅是場上燈光下的人在搏斗,很多時候場下昏暗的陰溝里,才是真正的賽場。
這個道理現在的廖子彥不懂,李灝和何淼也不懂,甚至是許清、趙雷……
但是廖珩懂,凌渡懂,韓地白懂,許清的哥哥許澈也懂。
他們不僅懂,甚至有些人現在都還在這個陰溝里,一身洗不干凈的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