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送出人質,招攬舊部
- 大明1620,從海商開始崛起
- 蒜苗炒回鍋肉
- 2405字
- 2024-03-23 12:00:00
魏忠賢上臺后,東廠直接凌駕于錦衣衛之上,勢力達到了大明一朝的頂點!
番子就是番役,又叫“干事”,是東廠最底層的小兵,由役長統帥。
戴尖帽、著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絳。
通常在錦衣衛中挑選干員組成,但也有太監的子侄輩,以及齊楚浙黨等派的子侄輩,成為役長或番子。
所謂的閹黨,其實大多數都是東林黨的敵對派別,尤其是齊、楚、浙三黨!
李明軒有了張堅的稅監令旗,不管去哪個國家,連堪合都省了。
堪合,也就是古代的介紹信,通常用于明朝周邊國家的朝貢貿易,因此又被稱為堪合貿易。
而有了番子的身份,帶上火炮、火銃辦案,也就順理成章了。
至于辦的什么案,有膽量,就去京師問魏公公吧。
張堅聽懂了李明軒的話,嘆了口氣,眼前這少年,還真是膽大包天啊!
這分明是想借著東廠和魏公公的名頭,在海上燒殺搶掠!
真正做生意的人,會帶上火炮和火銃?
這不是瞎扯淡嘛!
只有在外為盜,在內為商的海商,才是能做生意就做,不能做生意,就直接開搶!
總之什么賺錢就做什么,賺不到錢,搶也得把銀子搶回來!
要不是李懷宗對魏忠賢有救命之恩,他直接一個反手,就會把這小子關進東廠的大獄!
但正因為李懷宗救過魏公公,而魏公公也救過李明軒,雙方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這李明軒絕不可能背叛魏忠賢。
不然天下之大,也沒有李家的藏身之地!
想到此處,張太監頓時覺得,給李明軒一個番子的身份,再給上一支自己的稅監令旗,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
都是魏黨的死忠分子,若是李明軒真能給干爹和自己獻上十萬兩白銀,年年如此的話,那自己和這小子,確實有一場天大的富貴!
無論是皇帝,還是干爹,都會提拔重用他和李明軒!
若是李明軒賺不到銀子,死在了大海里,那也跟自己沒半點關系。
“行,東廠這事,就包在老夫身上!”
張太監是閹黨的干將,要拿個東廠的番子身份,那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叔父……”
李明軒的臉上,突然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您也是船隊的東家,盈余中,又有魏叔公的四成份子,我雖然出了全部的本錢,但也不敢擅自專權。”
“你可得派幾個人手給我,最好是精壯之士,遠隔重洋,若是中間生出誤會,那就不美了。”
張太監聽到這句話,愣了一下,哈哈大笑起來,指著李明軒:“你小子……”
他算是徹底弄懂了李明軒的意圖。
這小子還真是個人才!
用一成的干股,以及四成的未來利潤,從他這兒得到了官身、令旗不說,還得到了最重要的可靠人手!
要知道,張堅身為稅使太監,肯定不是一個人孤身上任,那跟送死沒啥區別。
他手下是有數百名精兵強將的!
不是錦衣衛的校尉、力士,就是東廠的役長、番子,甚至還有京營的精壯士卒!
靠著這些人,他才敢在泉州征稅。
要不然,第二天他就得被烤熟了,做成一道火燒芹菜!
真當泉州的商人、地主們,是吃素的嗎?
李明軒的話,倒也在理。
這幾個人一是保護,二是監督,若是不派人,在大海之上,賺多少銀子,都是李明軒說了算,派了人,雙方都說得過去。
“那老夫派兩名力士、兩名番子,外加六名京營士卒,隨你上船,另外,你那番子的令牌,老夫作主,給你換成役長的,這樣你便可以統領這十人。”
張堅也不廢話,直接就派出了十個人,也算是給自己那一成的干股,以及干爹那四成的純利潤出資!
“謝過叔父!”
李明軒大喜,他的本意,是要上一、兩人即可,能扯上東廠的虎皮就行,沒想到張太監大手一揮,就給了他十個人!
這樣一來,他招攬祖父舊部的信心,又大了許多!
“但是丑話要說在前頭。”
張堅沉聲道,“若是你在海外,做下我和干爹都包庇不了的惡行,那這十個人,會把你的首級帶回來!”
“另外,我會把嫂夫人接到泉州來,安置在我名下的別院中!”
他口中的嫂夫人,自然是李明軒的母親李林氏。
連魏公公都包庇不了的惡行,差不多也就是殺掉不征之國的國王們這等程度。
以李明軒現在的實力,別說殺國王了,就是殺個港口的總督、城主,都純屬做夢!
但古代就有班超、王玄策這種膽大包天之徒,張堅也不得不防。
這李明軒步步為營,心思縝密,萬一真做下殺掉國王的大事,那他也只能獻上這小子的人頭,向朝廷請罪!
李明軒點點頭:“那就有勞叔父了,我那通房大丫環知畫,年紀尚幼,還望叔父多撥幾名強壯的仆婦,照顧我母和知畫!”
他從張堅這兒撈到這么多好處,把母親和大丫環送給對方當人質,理所應當,不然真當太監們是善男信女啊?
能爬上礦稅使太監、鎮守太監的,哪個不是在宮內殘酷血腥的斗爭中,脫穎而出的人精尖兒?
“那是自然。”
張堅笑道,“賢侄大可放心,老夫絕不敢怠慢了嫂夫人,要不然,干爹也饒不了我!”
……
次日一大早,李明軒帶著李富貴,以及那十名張堅派來的力士、番子和士卒,坐上馬車,直奔惠安縣。
他祖父李懷宗手下,有十個大掌柜,三十七位火長。
他父親李文澤手下,有四個大掌柜,十六位火長。
海商的掌柜,相當于軍隊的艦隊司令,而火長則是各艦的船長。
李家的船隊極盛時,有53艘大小不等的五桅商船,組成十四個分艦隊,往返泉州和倭國之間,替李家和宮中的各位大佬,賺取海量的銀子!
但人心隔肚皮,自從李家衰落后,這些舊部,也不是人人都記著李懷宗、李文澤父子的好。
經過李明軒和李林氏商議,在掌柜和火長中,選出了七個最有可能被李明軒招攬的人。
李明軒在七人之中,又挑了一遍,最后選中了一個叫李魁奇的遠房族兄。
李魁奇今年27歲,出自同安李氏的分支,惠安縣漁戶出身。
十一年前,就加入了李家船隊,一直做到了火長,還曾被李文澤收為義子,按“懷文明紹基,揚武知安睦”的同安李氏字輩,取名為李明奇。
在另一個時空,同安李家敗落之后,李魁奇被楊天生趕出了船隊,就糾集了數十艘小漁船,在海上燒殺搶掠。
幾年后,加入鄭芝龍集團,是“十八芝”的重要人物,之后與鄭芝龍翻臉,不僅殺了楊天生報仇,還打得鄭芝龍狼狽不堪。
若不是曹履泰等明朝官員相助,鄭芝龍也殺不了李魁奇,整個福建的海盜史、貿易史,甚至地方歷史,都得改寫!
李明軒想要重組船隊,精通海戰、自身能力出眾、又是李氏族人的李魁奇,自然成了他的首選。
當李明軒在惠安縣的小岞鎮,找到李魁奇的海盜團伙時,發現這群人中,居然還藏有不少海盜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