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孟德病重,殿中言志
- 人在襄樊,挽蜀漢之狂瀾
- 吃土的雨
- 2364字
- 2024-04-25 21:49:16
馬上就要六十的老劉正在漢中王府大殿中焦急的來回走動。在聽到回報說法正與段鴻和諸葛亮在一塊兒后,他干脆將三人都招呼來了王府大殿之中。
“臣等拜見吾王!”
段鴻跟在二人身后,邊拜禮邊側頭瞄了瞄這位大器晚成的漢中王,不禁有些詫異。
向他們走來的是一位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老人,要不是那雙標志性的大耳朵,自己還真不敢相信此人就是集團老大劉備,劉玄德。
“孝直也回來啦?哈哈,這便是修然吧?”
雖面色焦急,但劉備還是先問候了風塵仆仆的法正與一旁呆立的小年輕段鴻。
段鴻暗自吐槽了句明知故問,但還是恭敬地鞠躬道:“拜見王上,小子正是段鴻。”
“真少年英雄也!遙想備弱冠時還是一事無成的織席販履之人,而修然今弱冠便立下了不世之功,實乃人杰也!”
“小子愧不敢當,都是仰賴王上,舅父及各位叔伯的教誨,吾才能有此等機遇。”段鴻連連地擺手,額頭上隱約流出了幾滴冷汗。
自從入蜀來,人見人夸,再這么下去怕是要被捧的太高,摔的太碎。
“王上,有何事煩擾啊?”
諸葛亮及時的出聲緩解了段鴻陷入的窘迫處境,讓一旁的年輕將軍差點感動到痛哭流涕。
“噢!有大事也!”劉備終于想到有正事,他揮手示意三人跟上,一直來到了一張大地圖的身前后才停下。
隨后他伸手指向兗州的所在的位置,沉聲道:“許都有人來報,曹孟德病重了!”
諸葛亮與法正震驚的對視一眼,急忙上前湊近一些問道:“王上這消息,屬實嗎?”
“千真萬確,來信上說曹孟德日日嘶吼,頭疼欲裂…縱使靈丹妙藥皆入口,最多也活不過三四月了。”劉備很是開心的笑著,但在側面的段鴻卻明顯看到了他臉上閃過了一道不易察覺地失落神色。
仔細想一想,歷史上的曹操確實是死于二二零年的三月,這么說,這個消息應是準確的。
而劉備的失落,也能理解。從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起,這二人便成了生死相爭,同時也惺惺相惜的對手,劉備一直奮斗的目標便是興復漢室,討賊除惡!可如今…那條惡龍卻似乎要死了。
“既如此,我軍該早做準備!若不能趁曹魏動蕩時占得先機,那等其穩住局面后,集九州之力就難以撼動了。”
法正說完便湊到了地圖之上,似乎是在仔細研究該從哪里下手。
而諸葛亮卻依舊有些擔憂地詢問道:“王上,這消息…東吳可知?”
擺了擺手的劉備堅定地答曰:“不會知道的,此乃宮中故人傳來的消息,除曹操近臣心腹外,此人便是唯一知其情況之人。”
如此肯定的答復讓諸葛亮稍微放心了些,如今曹魏接連在漢中與襄樊吃了敗仗,有人按耐不住想親近蜀中,倒也不奇怪。
法正看了小會兒,便激動道:“王上,前番江陵之戰中東吳損失慘重,短時間內應無力西來!故,臣覺得我軍還是從襄樊進軍,趁曹魏動蕩之時下樊城,威逼許都!再命人聯絡曹魏地界中那些響應我軍的有志之士!如此一來,許都定不安寧,我軍或可一舉將曹魏逼回河北!”
聽到這番規劃的劉備與諸葛亮對視一眼,紛紛皺眉而沉思。
實則從襄樊出戰的風險還是極大的,雖說江東戰力一般,但以一敵二的壓力可不是說扛就能扛得住。
但…如果從漢中往長安攻伐的話,難度確實最高的。
自古以來,不管南征還是北伐無非三條路線,一是從漢中走陳倉道一帶攻關中;二是從襄樊出兵中原;三便是兩淮渡長江一帶。
這三條路,越往西越難,越往東則越容易…所以說,東吳的進攻性著實是三國中最差的一國,走最簡單的路,輸最慘烈的仗。
“我方如今之軍備,不足以支撐兩路齊出,而只選一路的話,襄樊出兵確實是能最大化戰果的選擇。”諸葛亮無奈地搖了搖頭,不禁有些感嘆于國力的差距。
曹魏縱使連輸兩場亦有充足的軍備與兵力,而己方接連獲勝之下卻是連兩路用兵都難以支撐。
“嗯…東線有云長、子龍、叔至、子益等人,若經歷三月的休整,開春之時倒也是恰當的出兵時機。”
劉備邊說著邊看向正緊盯地圖西邊的段鴻,突然想對其拷問一番,于是命令道:“修然,你來說說,我軍該如何出兵?”
三人的目光同時放在了他的身上,不僅劉備有心考較,就連諸葛亮及法正這二位大神也都滿臉期待的想看看這位在荊州攪動風云的年輕人腹中有何等韜略。
“王上,二位先生…小子覺得,可主西線進攻!襄樊一帶離東吳太近,我軍進攻之時還需防備東邊的襲擊,做事分心之下又怎能功成?”
諸葛亮羽扇輕搖間微微皺眉,法正的神色略為呆滯,似乎沒想到自己學生會反駁自己的建議。只有劉備,依舊笑意盈盈地看著段鴻,試探的問道:“修然莫非不知從漢中出兵,行軍之困難?”
“回王上,小子以為我軍不一定非要從漢中出兵。”
“嗯?”三人都疑惑地看向了地圖,西線除漢中出祁山和陳倉一帶外,哪里還有路?
段鴻上前一步,手指輕輕地放在了地圖最左上角的位置。“我軍可密奪西涼,隨后從西涼居高而下!直取隴西!進而威逼關中,此路既能避開東吳之威脅,又能解決行軍之不便。且有左將軍在,我軍亦可用羌族為兵!如此,只需幾員大將攜精兵與錢帛便可起西涼之大軍,若猛虎下山般吞并隴西。”
偌大的漢中王殿內,微風吹起了地圖一角,蜀漢政權的領導者們彼此對視,像是達成了什么約定般整齊而笑。
法正伸手拍了拍段鴻的肩膀,略帶遺憾的開口道:“修然之戰略眼光,當個統兵沖鋒地武人真可惜了…哈哈哈,此計甚好,王上可以斟酌一番。”
被法正認同后,段鴻忙期待的看向其余二人,卻見兩位大佬既沒有贊同之意,又似乎沒有反對之意。
“王上可是顧及用羌人之建議?”
段鴻略為思索后便想到了二位大佬顧慮的點,首先是馬超此人在西涼的聲望問題…其次還有仁義之軍用不用異族這個問題。
“修然有何見解?”劉備見他發問,便明白他已有解決的方法。
段鴻深深地吸入一口氣,腦海中閃過了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他驀然間跪地,手舉朝天,朗聲道:“鴻不知如何解大王之惑,但鴻之所以提刀奮戰,便是以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漢軍旗所至處即為漢土,大漢意志所及處皆為漢民!吾愿助泱泱大漢海納百川,教化四方!為生民立命,令萬國來朝!創太平盛世!”
冬日的寒風凜冽入殿,少年衣決飄飄,眼含星火,氣若雄獅!吐立意之高遠,言志向之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