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割地賠糧,段鴻入蜀
- 人在襄樊,挽蜀漢之狂瀾
- 吃土的雨
- 2276字
- 2024-04-24 21:07:02
在厚顏的江東人低頭后,兩方終于進入了正式的談判環節。
而此時被陳到架到一旁的段鴻也忍不住露出一抹偷笑,他深知君侯與左將軍都因作為一軍主帥而不能失儀,故此他便借著自己年輕氣盛又代表不了一方主見的身份故意怒懟使者。
看著頗為震驚的法正對他悄然豎起了大拇指,拋開正事不談的話,法正真想喊一句:“罵得好!罵的妙!”
談判環節的主力是遠道而來的法正與安漢將軍糜竺。關羽及馬超都是旁聽者,只負責關鍵時候點頭或搖頭。
待賓主落座后,已經歇息到一旁的段鴻終于見識到了什么叫東漢的文人…雙方文士們落座后便紛紛打開了話匣子,剛開始大家還先生長短的互相客氣,可隨著談判的深入,什么匹夫、腐儒之類的話便狂飆而出!
并且,因賠償數額及城池數量而爭吵的文士們甚至激動到擼起袖子就要干架,最后還是關羽及馬超二人一人拉一邊才生生平息了一場“大戰!”
待幾個時辰的談判后,心有余悸的段鴻望著走遠地江東使團背影,忍不住呢喃細語了一句,“華夏文化,真博大精深也!”
這場談判的結果很快便被雙方各自呈報給了主君,待六日之后的十一月二十一日蜀中回復來確認接受求和條件的消息后,雙方終于簽訂了停戰書約。
書約中,江東作為發起戰爭的主責方以及戰敗方,自愿交還夷陵、公安、零陵等地,并割讓長沙,桂陽二郡于劉備軍:最后再放還全部劉備軍俘虜,賠償糧草十萬旦。
而戰勝方劉備軍,只需要放還全部江東軍俘虜,以及韓當、蔣欽等陣亡大將的尸首。
這書約簽訂后,兩軍先是在夷陵交換了俘虜,后才各自罷兵。段鴻在交換俘虜時終于見到了心心念念的江東第四代大都督,陸遜。
陸遜此人,在東吳立國后的江東重臣步騭曾評價說:上大將軍陸遜憂深責重,志在謁誠,夙夜兢兢,寢食不寧,念欲安國利民,建久長之計,可謂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有這般人物在江東,蜀漢三興大漢的夢想怕是沒那般的容易。雖然本次會戰陸遜接連戰敗,但也只是輸給了開掛先知的自己罷了…且那等慘敗之下,陸遜依舊能保存一定實力,致使夷陵固若金湯,已是不易。
若沒夷陵在手,江東恐怕得將江夏也賠償出來才能平息蜀漢的怒火…
這次的白衣渡江讓蜀漢長了記性,漢中王劉備親自下令將桂陽與零陵二郡劃為南平府,命鎮南將軍趙云為南平府總督,掌當地軍政,防止江東再次背刺。
又將巴東與宜都二郡合并為永安府,任鎮東將軍陳到為永安府總督,掌當地軍政,受漢中王府節制。
最后又將南郡,長沙,武陵三郡合為荊督府,加封前將軍關羽為荊州都督,總督荊州軍事調派。
至此,漢中王治下之東部便形成了四大都督同時管轄的局勢。
——————
至于在江陵之戰中立下首功的段鴻,則正與法正、糜竺、糜芳…以及關家姐弟踏上了前往蜀中的路途。
原本漢中王王命只是讓段鴻入蜀中,但出發前關羽突然說甚是思念兄長,便讓關興為代表一同前往蜀中替他聊表心意。
可為什么關鳳也跟著一起上路就是段鴻想不通的事情了。
一路上從夷陵過三峽,又在巴東南部登陸,一直到了白帝城前。
白帝城是個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背倚高峽,面臨長江的險要之地。歷史上蜀漢昭烈帝在夷陵兵敗后便是憑借此處設防,守住了蜀漢那點最后的基業。
“咳咳咳…此城真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也。”法正立于一處小山頭,不時的發出幾聲咳嗽,臉色也因病痛而甚是蒼白。
陪同他而來的段鴻輕笑著看向滔滔大江,終于問出了一直疑惑的問題。“先生,可否為段某一解心中疑惑?”
“修然可是在想,為何王上會將你召至蜀中任職?”
法正是個聰明人,段鴻這已經憋了一路的心思,他自然是知道的。其實換做誰都會疑惑滿滿,身為荊州統帥之親屬,又在荊州立了潑天大功,不留于荊州效力,卻召入王府……怎么想都令人奇怪。
“是也!請先生指點。”
看他那明明焦急卻強自鎮定的模樣,法正哈哈一笑,搖頭晃腦道:“你可知曉,蜀中有多少派系?”
“王上之元從派,取荊州后的荊州派,益州當地派,以及先生所在之東州派。”
段鴻很快就回答了這問題,蜀漢的派系復雜程度后世經常有人評說。大多數人都說東吳世家林立派系復雜,可實際上,蜀漢之復雜一點都不亞于東吳。
“是也!修然既知道,那便容易說了…某且問你,樊襄之戰前,王上基業中執掌兵權者,有幾人?”
“荊州的舅父關云長,閬中的右將軍張翼德,漢中都督魏文長,庲降都督鄧孔山,呃…左將軍馬孟起應該也算其一。”
段鴻剛回答完,便見法正撫須而笑。“咳咳…你只見外不見內也!成都之中,尚有吳夫人之弟吳懿。”
吳懿么…如果沒記錯,此人乃是益州本地派系之人,而劉備納了吳夫人后,此人也算是地位水漲船高,有兵權也倒是不稀奇。
“那,樊襄之戰后,如今又有幾人有兵權也?”法正再次發問而來,這時段鴻已經基本上想明白了一些緣由。
“看來修然已領悟也!哈哈哈,樊襄之戰后,王上之元從大將趙子龍、陳叔至都得以總督一方,而另一處上庸,乃是與東州派親近的劉封公子。若是,再讓修然這等年輕的大將得有兵權,那益州派之人豈能同意?”
段鴻接過話道:“不止如此…王上今以武立邦,元從大將們得兵權倒是還好,畢竟亂世以武為重。但到二代手中后,文臣們也難以接受重武輕文之狀了…”
“是也,修然啊,你太過優異了,蜀中眾人不敢讓你一飛沖天,唉……”
法正發出了一聲重重地嘆息,他覺得以段鴻之統御能力,若真能坐擁一方兵權,恐怕大漢能再出一位冠軍侯般的人物。
說到這里,段鴻終于曉得了其中曲折,他雖覺心中氣悶,但神情卻是從那濃濃地憂愁間豁然開朗。
“謝先生賜教!吾今不過弱冠,還有數十年大好年華,定能有出頭之日!在此之前,若有幸于先生坐下學識,亦算人生之幸事!不知先生可愿收我這愚昧學生?”
段鴻突然轉身對著法正鞠躬而拜!還在風中咳嗽的法孝直被嚇到渾身一震,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笑罵道:“你這小子,真會得寸進尺,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