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交代
- 重生97:我的大時代
- 蚊香升起
- 2169字
- 2024-04-20 20:49:21
“錢,我真沒亂花啊,我干的都是正事啊!”孫寒衛解釋的說道。
隨后又拿出交著作專利費那些單據,一一放在茶幾上給父母看。
“我雖貪玩些,也想賺點錢。上微機課時我就特認真,對這玩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前看科技報的時候,看到金山老總,雷布斯,人家在88年到90年就憑借著寫軟件,賺了一兩百萬啊!”
“那時候他還是個學生,大學還沒畢業。還有微軟的總裁,蓋茨大學沒畢業就賺了好幾千萬美刀,也編寫了個軟件系統。我琢磨著我腦瓜也不差,就寫了點,怕被人惦記,就花錢申請了專利,你看看這些單據,真沒騙你們。”
聽著孫寒衛的解釋,父母兩人沉默了,孩子說的那兩個人他們不認識。
軟件啥的也不懂,至于專利更不懂,都是工人階級,也就孫晨洲級別稍微高點,見識也多點,但遇到這種專業的事兒,也是一臉懵。
但不管怎么說,他們家孩子沒亂花錢,申請專利用意是好的,貌似好像今晚上他白挨揍了。
算了,就當知者不報的后果吧!
一家三口坐下來,談這個專利,到底能不能賣錢?
“這個需要碰運氣,遇到需要的或許很快就賣出去,一次性買斷也好,還是授權后慢慢的收專利費也好,都需要碰運氣。”
孫晨洲稍微皺眉的問道:“那要是遇不到買家,是不是就砸手里了。”
“差不多吧!”孫寒衛點點頭的講。
“那你怎么不跟家里商量一下啊!四千多塊,就剩下一百來塊,這么大的一筆錢,唉!”
“爸,就咱家條件,我要是說了,您倆絕對不會同意,肯定讓我上完學,再說。”
說完轉頭問老媽陳美蓮:“媽,你找存折干啥?”
“還不是為了你爸,你爸單位的趙副廠長昨天心臟病突發,還好及時送省立醫院。他要做個大手術,加上趙廠長年齡也到了,廠里研究后直接讓他病退,這不上報到總公司,今天給批了。”
孫寒衛打趣的問道:“我爸那廠子還有錢給人家做心臟手術?”
“這個你不用操心,關鍵是趙廠長空出來位置,目前符合條件的也就三四個人,你爸是其中之一。”
“所以,你們想用這筆錢去打點一下。”孫寒衛說道。
孫晨洲搓了搓手說道:“你上學的錢不能動,家里也沒多少錢可用,也就你這個存折了。”
聽老爸這么一說,孫寒衛腦中有段記憶呈現出來。
原先老爸當個副廠長,竟然是動用了他的老婆本去打點,這才進入廠領導班子。
那時家里還招呼親朋好友慶祝一番。
豆粉廠上面還有婆婆叫泉城食品服務總公司,在上面還有個大婆婆叫輕一局,那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叫法,現在歸不歸上面管,孫寒衛也不知道。
但他知道豆粉廠已經窮途末路了。
用不了多久,食品總公司就要對豆粉廠改制。
據說總公司里有位副總從HK拉來一筆外資,投入到豆粉廠,不多也就十萬美刀。
有了這筆資金,再賣掉豆粉廠的老設備,帶了點款引進衛生巾生產設備,從此豆粉廠就成了合資的衛生用品廠。
生產出來的產品賣不出去,倉庫積壓很多衛生巾,都當工資發給工人,價格還不便宜。
工人們和家屬就在大街上叫賣,把這玩意換成錢當工資。
老爸這個副廠長還起領頭作用,但凡家里有空閑的地方,都塞滿了成箱的衛生巾。
好在老媽單位幫著銷售一些,加上親戚也幫忙,這才弄出個三分之一去。
2002年時,衛生巾廠徹底黃了。以前還有衛生巾可以賣,能當工錢。
可最后停產停工后大家都大眼瞪小眼,好在當初老爹要得多,家里還能有點錢維持生活。
有些工人都走了,老爹舍不得他的副廠長,每天還去廠里上班,也不知道圖的啥?
后來有地產商看中豆粉廠的地皮,要蓋小高層。
為了這事兒,他爹也積極參與,壞就壞在這個積極上。
食品公司上面領導給他爸扶正了,終于成了原豆粉廠廠長,還是個光桿司令。
主要和開發商吃喝,但涉及詳細的商業談判都是總公司來決定。
孫寒衛當初記得,開發商承諾給豆粉廠一整棟樓當做購買土地和補償金。
至于食品總公司還是豆粉廠,怎么處理一棟小高層,那是他們的事兒。
賣也行,發給工人補償也行。
當時他爹還琢磨要是填點錢,用內部價購買一套房,等個幾年孫寒衛大了,可以當婚房。
也就當初孫寒衛老爸跟上面提一嘴,經過開會研究,決定先內部職工以內部價銷售,內部消化了之后再對外銷售。
原豆粉廠的老職工們聽了這么利好的消息,都上他家了解情況。
一心為工人謀求福利,這是孫晨洲當廠長的職責,就光為了內部價的價格定下來跑了大半年。才得知內部價是1800一平方,人家開發商對外售價是2200一平方。
就算是1800一平方,大部分工人是買不起的,畢竟豆粉廠也好,還是衛生品廠也好都不按時發工資,工人手里沒錢,加上廠子也黃了,總公司直接給這些工人弄了一個買斷工齡。
用這種方式激勵員工購買房子。
經過詳細的核算,總之都要補交一個差價,有的三五萬,有的七八萬。
孫寒衛老爹負責統計收錢,他們家也找親戚東拼西湊弄了個五萬塊錢交上去。
豆粉廠扒了,那天動工的時候,孫晨洲還帶領著一些老員工去緬懷一下。
畢竟是曾經在一起奮斗過的單位。
或許等個幾年就能搬到這里來住,美好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
自打這里動工開始,說好的建十八層,竟然建到二層就停工了,開發商沒錢了。
后來聽說,開發商把地皮忽悠過來,抵押給銀行,貸出來的資金用在其他項目上了。
這就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后果,開發商空手套白狼,拿到地皮,再去抵押給銀行換來的錢他用。
但食品總公司是以置換的方式來交易的,地皮白給人家,樓還沒等來。
大伙湊出來的錢交給食品總公司,基本肉包子打狗,要不回來。
找誰都不好使。
一步一坑,一步一套,把所有人給填進去了。
原先那些恭維孫晨洲的那些老工人,基本天天跑他家里罵,逼著孫晨洲掏錢,他是廠長,又是他搗鼓的事兒,錢也是他收的,不找他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