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鄉村教師
書名: 穿越三年,我成了第一文豪作者名: 十一吃牛肉本章字數: 2402字更新時間: 2024-06-07 08:00:00
這跟前面那些胡里花哨的標題一對比,讓他有點不適應。
這會是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楊勝峰開始看起正文。
“他知道,這最后一節課要提前講了。
又一陣劇痛……”
隨著文字的描寫,楊勝峰開始了解這個故事。
主角是個生活在華國中部鄉村的教師。
村子里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也就每年過年回來一下。
十里八鄉的孩子都住在學校由他照顧著,工資不高還得補貼這些孩子。
留守在村里的人貧窮且愚昧,貪圖享受卻不想勞動,各種操作看的讓人恨的牙癢癢。
還因為迷信打斷了老師兩根肋骨,也因為這次治療老師得知了自己患了食道癌,慶幸的是目前癌癥還處于早期,動手術就能痊愈,治療的費用大概要兩萬塊錢。
“‘要是不手術,我還有多長時間?’
醫生呆呆的看了他好一陣兒,才說:‘半年吧’
并不理解的看著他長出了一口氣,好像得到了很大安慰。
至少能送走這屆畢業班了。
……”
楊勝峰鼻子一酸,這就是華國傳統意義上的老師啊。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工資都拿去補貼學生了,哪來的錢做手術。
文中的“他”開始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父母去得早,從小是被他的老師帶大的。在一次意外中,他的老師為了救他而犧牲了。
所以他長大之后拒絕了鎮上還不錯的工作,毅然決然回到了這個舉目無親的山村。
這是華國千百年以來的傳統:薪火相傳。
他又回憶起自己的初戀,因為愚昧離開自己,又因為愚昧失去生命。
他把僅有的錢全部買了書,用來充實學校小小的圖書室。
至此,電腦進度條顯示,這篇《鄉村教師》已經講了一半了。
楊勝峰在感動之余卻又疑惑,這前半部分就是個鄉村老師的紀實文學,完全看不到任何科幻的影子。
“在距離地球五萬光年的遠方,在銀河系的中心,一場延續了兩萬年的星際戰爭已接近尾聲……”
終于來了。
這是銀河系碳基與硅基的一場長達兩萬年的戰爭,也就是生命體與機器人之間的戰爭。
與上半部分極其克制、樸素的文風不同,這短短一千來字將星際戰爭的宏大、殘酷、壯烈表現的淋漓盡致。
楊勝峰從恒星蛙跳、宇宙紅移等描述中,可以確定這個作者是一個有堅實理論知識基礎的人,這些畫面充滿了想象力,同時也符合科學實際。
但是星際戰爭?這跟西北的鄉村教師又會有什么關系呢?
楊勝峰迫不及待的看下去,他雖然現在還不清楚這作者想表達什么,但是這一刻他盲目的相信這將是一篇科幻佳作。
這場延續了兩萬年的戰爭最終以生命體的勝利,但是生命體一方并未趕盡殺絕,而且決定制造一個隔離帶將機器人這一方隔離起來。
這支艦隊的任務就是甄別隔離帶的星系中有沒有3C級別的文明,達不到3C級別的文明將會被清理掉。
此時,老師的生命也燃燒到了終點,他決定將教授學生最后一課:牛頓三大定律。
雖然村里的人愚昧的讓他絕望,但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他的學生,希望他們能夠突破現實的桎梏,自由、有尊嚴、有信念的活下去。
這時,艦隊來到了太陽系,選取到這些學生回答問題,根據回答的結果決定太陽系的命運。
前面幾個問題對于這些鄉村學生過于困難,都回答不出來,直到第十三個問題,赫然正是老師強迫他們背誦的牛頓三大定律。
這些孩子們成功回答了問題,也使得艦隊指揮官取消了毀滅太陽系的指令。
仔細的觀測地球后,艦隊發現地球文明遠不止3C,而是更加先進的5B級文明。
更讓他們吃驚的是,人類并不是跟他們一樣靠著遺傳記憶發展到現在,而是通過消失在太古時代的教師,完成知識的傳承。
楊勝峰看到這不禁感嘆,華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從未中斷,文化綿延至今,靠的不正是一代又一代默默付出教師嗎?他們傳承的不僅僅是文字、是知識,更是文明,是希望。
他們不是歷史的主角,卻連接時光長河的過去與未來。
正因為有他們,時代的浪潮才會滾滾向前、奔流不息。
鄉村教師雖然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過不了多久,整個世界都會遺忘他,但是他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了希望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發芽長大,成為參天巨樹!
“宇宙最不可理解之處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
“宇宙最可理解之處在于它是不可理解的。”
楊勝峰拍案叫絕,這兩句是他近十年,不,十五年,看到的最耐人尋味的文字。
至此,全篇結束。
楊勝峰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竭力平復激動的心情。
“看啥呢?這么大反應。”社長李弈仁注意到了楊勝峰的異常。
楊勝峰沒有正面回答,站起身來說道:“這篇小說,你看看。”
李弈仁疑惑的坐到楊勝峰的位置上看起了眼前這篇小說。
15分鐘后。
李弈仁整個眼眶里都噙滿了淚水,整個胸腔激動的起伏不定。
他想起了自己的小學老師。
他出生于上個世紀的60年代的西部地區,從小生活極度艱苦。
他的小學老師跟這篇小說里面的一樣,把每個學生都當做自己孩子一樣照顧,在那個吃不飽的年代寧愿自己餓著也讓他們吃飽。
還用僅剩的補貼給他們買書,用來擴展他們的視野。
也正是他買的那本外國科幻小說集《星空》,打開了他人生的窗戶,隨后一輩子為了華國科幻事業而奮斗。
三十年前,他懷揣著夢想成立了華國第一個科幻雜志社,刊發了華國第一部科幻雜志《星海》,從此見證了華國科幻從萌芽,到高速發展,到巔峰,再到衰退直至現在。
二十年前,《星海》開始步入巔峰的時候,他高興的想把這個消息告訴自己的啟蒙老師,但是他回到家鄉的時候,看到的卻只是一座矮矮的墳墓……
多少年沒有看過這種讓人淚崩的文章了,李弈仁已經記不清了。
這就是他一直等的優秀的科幻作品。
“把這篇定為第一,老楊你有問題嗎?”李弈仁的聲音里面還有些哽咽。
楊勝峰搖搖頭,笑著說道:“這都不第一,誰能排第一?”
“什么第一?”負責財務的周蘭走了過來,“剛剛還都在說沒有好作品,怎么現在就認第一了,我倒是看看什么樣的文章能把老李眼睛都看紅了……”
才剛看到一半,周蘭就開始小聲吸起了鼻子,一邊擦著眼淚一邊看著。
雖然周蘭在雜志社一直負責財務方面的事情,從不涉及內容本身,但是在《星海》呆了二十多年的老員工,一篇科幻作品的好壞她還是分得清的。
“老李,這篇不是第一我跟你急。”
李弈仁翻了翻白眼,心里想著剛剛是誰質疑我來著。
“對了,我很好奇,這是哪個大家寫的?”
把小說拉到最下方,落款是三個字和一串電話號碼。
“光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