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孫堅畢業(yè)
- 三國霸業(yè):漢末新紀元
- 七七果子貍
- 2322字
- 2024-04-13 23:41:17
孫堅不信命,全靠八字硬。
領(lǐng)兵入硯山,方至山腹,大霧之氣彌漫,目不能視。
足下皆沼澤之地,戰(zhàn)馬陷泥,愈陷愈深,座下騎嘶悲鳴。
程普于后大呼:“主公!速退!速退!”
孫堅聞之,面色頓變,然欲退已遲。
但聽山巒兩側(cè)呼聲震天,箭如雨下,后軍士卒紛紛仆地。
孫堅揮兵與諸將力抗之,然霧靄沉沉,人影箭蹤皆不可辨。
呼聲四溢,山谷回音,益增下卒之惶恐。
黃祖、橋蕤立于峰巔,向谷中大喊:“孫堅吾兒,汝祖待汝久矣,今日必隕!”
孫堅揮臂擊飛來之箭,聞此聲,不知其所自來,遂向上怒斥:“黃祖小兒,唯陰謀詭計是汝所長,若真有勇,何不下山與吾決一死戰(zhàn)!”
黃祖不復與之逼逼,揮手之間,萬箭齊發(fā),不計中與不中,霎時山下哀鴻遍地,傷亡枕藉。
程普等諸將勉力抵御,護孫堅邊戰(zhàn)邊退。
然而,劇本難違,天意如此,孫堅一不留神,身中數(shù)箭,痛楚難當,遂仆地不起。
程普等將見孫堅仆地,心急如焚,大呼:“主公!!”
急忙近前,將孫堅扶起。視之,孫堅氣息微弱,命懸一線。
俄頃,日輪東升,光芒照耀,程普等將方辨道路。
環(huán)視四周,士卒所余無幾,僅數(shù)百人尚存。眾將急忙扶孫堅上馬,速撤退。
程普等將引兵后退數(shù)十里,方才脫出山谷。
孫堅于馬上搖搖欲墜,終不支,聞“撲通”一聲,孫堅墜馬,再度仆地不起。
程普等將急忙下馬,欲扶孫堅。
黃蓋亦下馬來,一見孫堅中箭之處,肌膚已黑如墨染,驚呼:“德謀!箭上有毒!”
“黃祖老兒心狠手辣至極!”
程普目睹孫堅這般景況,心中痛楚難當,對孫堅言道:“主公!再堅持片刻,我們即刻便能返回。”
言罷,欲攜孫堅撤退,望能早日脫離險境,尋得醫(yī)治。
孫堅氣息微弱,搖首嘆息:“諸…諸君…吾恐命不久矣……”
言罷,喘息連連,又言:“汝…汝等速返城中,孫賁與策兒尚在…尚在城內(nèi)…”
“孫…孫賁力不能支,吾等又無兵馬相助...”
程普等三人淚灑戰(zhàn)袍,悲呼:“主公!!”
孫堅揮手止之,咳嗽道:“勿需悲傷...現(xiàn)今吾輩基…基業(yè)未穩(wěn),汝等三人,領(lǐng)…領(lǐng)賁與策兒投劉…劉俊!謀求安身立命之所...”
言畢,孫堅口中吐出漆黑之血。
孫堅竭盡余力,仰首向天怒斥:“天乎,爾何其不公!致吾于此絕境...吾心不甘...哈哈哈...”
言畢,孫堅首歪一側(cè),身軀癱軟于地,氣息全無,轉(zhuǎn)瞬之間,已是陰陽兩隔,涼涼之。
程普等三人懷抱孫堅之軀,哀痛欲絕,連聲呼喚:“主公!主公啊!”
然而,孫堅已是再無聲息,英魂歸天,留下忠心耿耿之部下,哀傷不已。
正謂道:
江東猛虎名天下,長沙城下展英華。
黃祖橋蕤非敵手,硯山伏兵計已差。
喜鵲報喪天意顯,不知危機正悄然。
一朝踏入險惡地,英雄末路淚襟沾。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孫堅在硯山戰(zhàn)死,一代梟雄,江東猛虎,就此從東漢大學,順利畢業(yè)。
孫堅畢業(yè)之后,程普,黃蓋和韓當三人領(lǐng)著數(shù)百殘兵敗將回到長沙。
未幾,黃祖與橋蕤復引兵來犯,長沙城失卻孫堅之主,無力回天,終被敵軍所破。
程普等將知大勢已去,為保孫家血脈,護送少主孫策與孫堅之侄孫賁,北上襄陽,投劉俊去了。
襄陽郊外,郭嘉步履匆匆,自小徑轉(zhuǎn)入郊外田疇。
遙見劉俊立于田間,手持圖紙,正向一人講解:“這般,須如此行……明白乎?”
自劉俊至襄陽開府,便著意興學促商,又遣人尋覓史上赫赫有名之匠人馬鈞。
初時馬鈞困惑不已,對于劉俊之招攬頗覺突兀。
然劉俊與之論及現(xiàn)代諸多奇思妙想,馬鈞遂對劉俊敬若神明。
劉俊不僅向其展示了馬掌、馬鞍、水泥等圖紙及制法,更在數(shù)月之間,成功制出水車。
此水車尚在試驗之中,可助灌溉,有望大幅提高農(nóng)田產(chǎn)出。
因此,劉俊連日來與馬鈞共同試驗,日日親臨田間,以期完善此一創(chuàng)舉。
劉俊與馬鈞交代完畢,忽聞道旁有人呼喚:“主公!主公!”
回頭視之,乃郭嘉也。
劉俊揮手示意,行至水田之畔,卷起褲腿,隨意坐于田埂之上。
仰首飲一大口水,回首對郭嘉笑道:“奉孝今日何暇至此?”
言畢,又自飲一口水。
郭嘉見劉俊坐于泥地,毫無顧忌。
亦隨其后,一屁股坐于地上,以手拭額上汗水:“主公!果如你所料,孫堅已故。”
劉俊持水壺之手微頓,頷首詢問:“長沙現(xiàn)今如何?”
郭嘉答道:“長沙已為劉表與袁術(shù)所攻陷。”
劉俊默然片刻,嘆息一聲,心念原非欲致孫堅于死地。
本欲借劉表之力牽制孫堅,以朝廷之勢壓迫之,使其受制。
屆時,劉俊自可號召地方豪強,聯(lián)手出擊,既能驅(qū)逐孫堅出荊州。
令其與袁術(shù)、劉表相爭,又能乘機奪取長沙,進而在豪強中立威,實為一石三鳥之計。
奈何董卓賊子釜底抽薪,孫堅雖已無威脅,然長沙尚未收回,反被袁術(shù)、劉表所乘。
欲戰(zhàn)而不可戰(zhàn),如鯁在喉,如芒在背,荊州亦未全掌。
大戰(zhàn)初歇,民生待蘇,諸事紛繁,劉俊念及此,不禁頭疼欲裂。
郭嘉似已洞悉劉俊心中所思,開口慰藉:“主公,董卓此舉雖出乎意料,然無妨,機緣尚存。”
劉俊回首詢問:“此言何意?奉孝又有歪牒之計?”
郭嘉啟酒壺,飲一口,笑道:“主公,雖長沙已失,然吾于他郡設兵守衛(wèi),劉表、袁術(shù)亦不敢妄動。”
“彼雖合兵于荊州,非若兄弟同心。”
“諸候亦各懷異志,俗語云:一山難容二虎。吾等可施反間之計,令其相疑,吾等坐收漁翁之利。”
劉俊以為郭嘉已有成算,急詢之:“奉孝是否已有良謀?”
郭嘉復飲一口酒,未及言,為酒所嗆,咳嗽連連。
良久方緩:“主公,實不相瞞,嘉尚未有定計,然無妨,待下一章節(jié)再議。”
劉俊聞之,頷首道:“既然如此,便暫且容他們猖獗數(shù)日。”
劉俊言畢,目光轉(zhuǎn)向郭嘉手中之酒壺,迅速奪過,皺眉勸道:“奉孝,非吾多言,此酒汝宜少飲,丹藥亦宜少服。”
“身體為重,若汝有何不測,吾將何人可賴以籌謀策?”
郭嘉見酒壺被奪,無奈苦笑。
也知劉俊此舉出于關(guān)懷,然酒癮難耐,遂哀求道:“主公,此乃嘉之一小嗜好,汝亦要干涉乎?”
劉俊嘴角一勾,起身便離去,沉聲道:“非是管束,此乃軍令也。”
“歸去后,吾將遣人監(jiān)之,日限一壺酒而已。”
郭嘉急忙追上,帶著幾分無奈的語氣請求:“主公,可否容嘉兩壺?”
“半壺!”
“好好好,一壺一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