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陌刀顯威
- 三國霸業(yè):漢末新紀元
- 七七果子貍
- 2120字
- 2024-04-09 23:46:33
袁術不知有何深仇大恨,發(fā)此p瘋,誓要置劉俊于死地。
縱己方部曲損失殆盡,亦無所顧惜。
戰(zhàn)事延至深夜,大雨霏霏,劉俊及眾將仍在苦撐,手中之劍幾欲脫手,顫顫巍巍。
身后百姓亦投身戰(zhàn)團,見敵軍欲上,便以石投,以木刺,奮力抵抗。
張飛、太史慈、關羽、趙云、魏延、陳到、徐榮;猶如一座座巍峨大山,敵軍每前進一步,便遭痛擊。
袁術軍似被此等壯烈氣概所懾,雖圍困劉俊等人,手中兵刃卻難以揮下。
袁術立于高臺,見劉俊力戰(zhàn)不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揚聲喝問:“劉俊,尚不降乎?速獻玉璽,饒汝等性命!”
劉俊挺身而起,探手入懷,取出玉璽,高聲回應:“袁術,汝小人也,為玉璽不擇手段。玉璽在此,有能耐來取之。”
袁術見玉璽果真在劉俊手中,急令士卒齊上。
劉俊這邊雖無士卒,張飛、關羽等將如山岳般屹立,敵軍難以逾越。
劉俊見敵軍再度涌上,對袁術道:“袁術,欲得玉璽,看好了!”言罷,玉璽往遠方一拋。
袁術見狀大怒:“爾找死矣!速上,奪回玉璽!”
士卒得令,攻勢更猛。
正當此時,忽聞遠處,高聲大喊,呼聲震天:“陷陣之志,有死無生!”
袁術軍左側陣腳大亂,敵陣被沖得七零八落。原是張遼、高順率軒轅關三千陷陣營而至。
劉俊聞聲,仰天長笑:“哈哈哈哈,袁術,天不亡吾!”
隨即拔劍而起,對左右張飛等將道:“援軍至矣,隨我沖殺!”
眾將隨即沖入敵陣,殺敵如割草芥。
袁術見劉俊援軍至,急令部下列陣:“勿慌,勿慌,彼僅數千人耳!勿慌,整陣!”
然其低估陷陣營之勇猛,瞬息間,袁術麾下數萬之眾已被殺得人仰馬翻。
劉岱遠處引騎兵沖殺而來,陷陣營士卒揮舞大刀,所向披靡,草木皆兵。
見騎兵將至,高順急變陣型,士卒舉刀相迎。然騎兵眾多,沖擊力甚強,數百士兵一瞬被淹沒。
袁術見劉岱騎兵之悍勇,信心倍增,急命部下反擊。
陷陣營士卒仿佛不懼生死,頂住騎兵一波波沖擊,又遭袁術軍箭雨洗禮,仍逐漸向劉俊所在之地靠攏,其勢如破竹,勇不可擋。
劉岱所率騎兵,皆北地驍勇之士,力戰(zhàn)之后,雖敵損萬眾,己亦折損八千。
陷陣營雖勇猛,終因力戰(zhàn)已久,漸漸居于下風。
袁術與劉岱見狀,心生必勝之念,遂傳令全軍并力出擊,欲一舉擊破敵陣,盡收戰(zhàn)果。
正當袁術與劉岱自鳴得意之際,后陣忽然沖出五六千重甲步兵,人人披堅執(zhí)銳,手執(zhí)重達數十斤之大刀。
彼等直奔劉岱騎兵而去,騎兵見又有敵軍前來,不以為意,揮鞭驅馬直沖。
然步兵立刀陣前,以身軀硬擋沖擊,戰(zhàn)馬觸及刀鋒,立時斷為兩截。
步兵士氣因此大振,高呼如雷:“陌刀神威,人馬俱碎!”聲震四方。
此軍不是別人乃是劉俊麾下之精銳,五千陌刀軍是也!
袁術、劉岱初見步兵抗騎兵之奇景,皆大驚失色。
甘寧、廖化二將領兵而前,望袁術之輩,心生輕蔑,遂放聲大笑,聲震云霄。
甘寧揚聲喝道:“袁術小兒,莫非心生畏懼?汝可見我軍之壯勇?對付汝等,那十丈長刀,定教他殺得把把都不剩!”
袁術有生之年首次目露恐慌之色,口中喃喃:“瘋了!真是瘋了!”
劉岱見騎兵傷亡慘重,心急如焚,疾呼:“撤退!速速撤退!”
袁術聞言,方寸已亂,也高聲呼應:“撤退!速退!”
劉俊軍乘機逆轉戰(zhàn)局,其部下見狀,急起反擊。
陌刀軍如墻而進,刀光所至,敵騎紛紛落馬,鐵甲碎裂,戰(zhàn)馬悲鳴。
袁術軍心惶惶,士卒相顧失色,紛紛丟盔棄甲,奪路而逃。
劉俊軍士氣如虹,追擊不舍,殺聲震天。戰(zhàn)場上,鐵蹄與陌刀交相輝映。
袁術懷抱玉璽,邊逃邊回顧,見己方人馬慘遭屠戮,一干二凈。
劉岱亦急率殘兵敗將,倉皇而逃。
劉俊之師追擊數十里,然陌刀軍雖威武,因重甲所累,機動不足。
袁術與劉岱策馬狂奔,距離愈拉愈遠。
劉俊見狀,急命鳴金,令軍隊停止追擊。
于是,劉俊軍緩緩收兵,不再追趕。
戰(zhàn)場上,只留下一片狼藉,敗軍之旗散落一地。
戰(zhàn)事終息,百姓歡呼雀躍,高聲吶喊:“勝利矣,勝利矣!”
劉俊與諸將默立,目睹沙場之慘狀,心中唏噓,幸得逃過一劫。
遠方郭嘉、徐庶策馬急馳而來,呼聲傳來:“主公!主公!”
劉俊聞聲望去,見是奉孝、元直,揮手示意:“奉孝!元直!”二人才下馬,目睹四周凄涼,跪地行禮。
郭嘉淚灑戰(zhàn)袍:“主公,吾等來遲矣…”
劉俊扶之而起,目光堅定:“奉孝…”
徐庶亦含淚起立,憂心忡忡:“主公,后會不可再孤身斷后,若主公有何不測,吾等何所適從?”
劉俊頷首,環(huán)視眾將士,感慨言道:“諸君辛苦,此戰(zhàn)多虧汝等。劉俊在此,謝過各位。”
言罷欲拜,郭嘉、徐庶、杜襲、張飛、關羽等急忙上前,將其團團圍住,口中齊聲呼道:“主公!”
眼中之意,不言而喻。
劉俊閉目,淚水與臉上鮮血交融,聲音哽咽:“走,吾等回南郡!”
郭嘉輕聲提醒:“主公,是荊州!”
劉俊含笑點頭:“對,荊州!回荊州!”眾人聽此,心頭重擔卸下,笑聲中帶著釋然。
戰(zhàn)后余生,眾將士隨劉俊緩緩撤軍,雖然疲憊,劫后余生,回師荊州……
長安城內,夜色朦朧,司徒王允獨坐府中,輕聲嘆息。
思及董卓專權亂政,惡行累累,王允心中悲憤交加,淚流滿面。
大漢王朝,昔日輝煌,今已破敗不堪,王允雖欲扶漢室之將傾,卻感力不從心。
沉吟間,王允微微起身,仰望蒼穹,再次嘆息。
旁坐之人,見王允起立,亦隨之站立。
見王允憂心忡忡,此人輕聲問道:“允公是否又為董卓之事憂慮?”
王允回首,望向此人,嘆息道:“如今天下大亂,大漢江山,如何能救啊。”
此人身影,非他,正是昔日討董聯軍中之劉備。原來自聯軍解散后,劉備輾轉來到長安,投奔了王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