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京畿圈內(nèi)
- 帶著皇帝成長計劃成暴君
- 默默迷途
- 2039字
- 2024-03-29 18:00:00
劉子業(yè)的要求,務必要快!
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至于早就盯上了這群人的戴法興,自然不會耽誤片刻,和劉子業(yè)的心思一拍即合,馬不停蹄就帶人圍府抓人了。
一個都別想逃。
更讓戴法興沒想到的是,此行效率那么高,來到一個地方,直接就抓了一群人。
捆綁,押送,帶走三連,一氣呵成。
一下子,京畿重地,只要是名單上的人,都無一落空。
劉子業(yè)在宮中收到戴法興的回稟,并沒有多言,只是交代了一聲,查明屬實后,財產(chǎn)收官,根據(jù)嚴重性,或斬監(jiān)候或流放邊疆,誰也不許求情。
這一連串的抓捕行動,來得突然,但也沒有出乎眾人的意料。
陛下想要殺人,還需要借口嗎?
現(xiàn)在找了個理由治罪,已經(jīng)十分難得了。
要是一個不爽,明日左腳邁進宮門,都是死罪一條……
反正,這都是陛下的基本操作了,大家都已經(jīng)習慣了。
不過,此次行動,倒也沒有如往常那般,引得人人自危。
畢竟,大伙兒知曉,這一次,是戴法興大人全權(quán)負責的,有了戴法興作為擔保,眾人也都明了,這些人,或多或少,都不無辜。
以前陛下殺人,眾人都心驚膽戰(zhàn),生怕自己長得不好,成為了陛下眼睛的業(yè)障,以此為由直接噶了。
現(xiàn)在戴法興成為了公正的代名詞,給了眾人心安的最大倚仗。
歷史上,原身最后之所以落得眾叛親離的結(jié)果,無非就是喜歡濫殺無辜,弄得人人自危。
能夠坐鎮(zhèn)一方的戴法興被他搞死了,巢尚之也找了個理由貶了出去,誰能幫他……
此次則不然,兩大輔政重臣坐鎮(zhèn)中央,劉子業(yè)不管處置誰,都沒有人膽敢置喙,也無人敢反。
缺的官職,很快就被戴法興挑了人選,補上了空缺。
仿佛朝廷上,沒了這些人,根本毫無影響。
不!
還是有一些影響的。
國庫收入增多了……
收到這些消息,劉子業(yè)在處理奏折時,暗自笑了笑。
原身就是太傻了,只要他留著戴巢二人,當初又豈會那么輕易被人弒君篡位……
不過,按照他那離譜操作,就算留著,恐怕最后也是被他們兩人聯(lián)合廢黜,另立新君的結(jié)果。
就如同當年的劉義符一樣……
……
打擊了那些亂紀官員,不少人聽聞了消息,都老實了起來。
與此同時,建康城內(nèi),大街小巷之中,到處可見官兵匆忙的身影。
一些隱秘的院落,都被搜了出來。
“這里面發(fā)生了什么?”
“官府來抓人了……”
百姓們在巷口外頭,隔著老遠望著這熱鬧的場景,滿心的驚惶壓不住濃濃的好奇心,移不開腳步。
一個個大箱子從院子里搬了出來,他們遠遠看到,打開的箱口,放著的,竟?jié)M滿都是錢幣。
百姓們差點兒看花了眼,眼神都直了。
錢,好多錢……
“夭壽了,這群天殺的東西,竟然在里面鑄假錢,那么多銅錢都是假的。”
一個收到了消息的百姓艱難的從人群中擠了出來,對著眾多看熱鬧的人們大吐苦水,怒罵不止。
官紳們不用納稅,地主老爺們有的是法子避稅,一年到頭來,給朝廷交稅的,就只有他們這些底層老百姓了。
結(jié)果,這群人還造了那么多的假錢,到處漲價,害得他們買東西都要多加幾倍的錢才能買到手。
賺一樣的錢,花的比之前多得多,長久以來,弄得他們疲憊不堪。
就連繳納賦稅,都比以前上漲了,這日子沒法過了……
現(xiàn)在才知曉,原來害得自己這么苦的罪魁禍首,就在自己的住家附近。
他們天天撓破了頭想省錢,這群人天天在院子里造假錢,真是良心被狗給吃了。
眾多看熱鬧的百姓們一聽到這番話,頓時也是義憤填膺,對著院落的方向便是一陣痛罵。
“查封的好,最好把這些人通通砍頭了,菜市場那邊,我保準搬個小板凳去坐第一排。”
“朝廷總算是干實事了。”
“繼續(xù)嚴查下去,那東西能降價了嗎?”
同樣的事情,發(fā)生在各個大街小巷里頭。
甚至是不少官員府邸的大門口附近,都擠滿了看熱鬧的人。
“這何大人是犯了什么事嗎?”有人指著被官兵接管的府邸,好奇的問道。
剛剛來到此處的官兵們從大門口魚貫而入,不消多時,便押著一群面色狼狽的人從里面出來,拖拽著離去。
其余官兵,則繼續(xù)留在這邊,搜查府邸。
“我聽說啊,好像是背地里干著私鑄假錢的勾當,被朝廷查出來了,就算是不死,也至少是流放的份兒。”
“屁,我聽說的明明是他包庇富商,偷偷圈了許多私田,還收受賄賂了。”
“鑄假錢才對,街尾那邊的院子就是他造錢的地方,我剛從那邊回來。”
“包庇富商!那個富商也被查了,我也剛從那邊回來……”
正當這兩人據(jù)理力爭的時候,有人弱弱的說道:“有沒有可能,這兩樣,這何大人都干了?”
“……”
聞言,原本吵得面紅耳赤的兩人頓時面面相覷。
對啊!
這么簡單的道理,怎么他們沒想到呢?
吵都吵了,忽然間偃旗息鼓好像也很奇怪,于是,他們立即調(diào)轉(zhuǎn)槍頭,開始對著何府的大門痛罵了起來。
都怪這些貪官污吏,死得好!
整個京畿圈內(nèi),對于這件事情,在百姓之間都掀起了巨大的浪潮,討論度極高。
無一不是對此事拍手叫好的,恨不得這些貪官早日死絕。
至于大臣內(nèi)部,則對此緘默不言。
能夠被查出來的,畢竟還是少數(shù)。
劉駿荒廢政務多年,只顧著自身的奢靡,重心都放在了提防藩王造反上了,對于大臣的管制,少之又少。
望著被抓捕歸案的同僚,不少心里有鬼的大臣們都不敢冒頭了。
此時此刻,風聲鶴唳,管控甚嚴,他們甚至不敢第一時間把自己的罪證給處理了,生怕撞上了槍口。
只能祈求查不到自己身上,等過一陣子,風聲過去了,他們就能解決掉這些麻煩了。
只是,真的會有這個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