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公孫瓚還等著坐你的羽葆蓋車呢!
- 三國:這軍師虐呂布,曹操麻了
- 在下霧茶
- 2082字
- 2024-04-29 09:00:00
幽州,某處高山。
高峰聳立,峭壁如削,云霧繚繞,仿佛仙境。山巒疊嶂,氣勢磅礴,仿佛有仙人在其中流連往返,令人心生敬畏,陶醉其中。
“少年氣概雄,坎填亦因之。親舊為我謀,直視無一辭。別有不移志,不敢生余思……”
公孫瓚望著遠(yuǎn)處虛無縹緲的天空,不禁嘆息。
“主公,平原劉使君來訪!”
公孫瓚背后,一名身材勻稱,年輕英武的小將拱手說道。
“伯珪!”
公孫瓚身后,劉備快步趕來面露高興之色。
“玄德,許久不見,甚是想念啊。”
公孫瓚和劉備都是大漢名士盧植的弟子,而且讀書之時(shí),二人意氣相投,互相引為好友。
群雄討董之時(shí),劉備其實(shí)并沒有能夠落座的機(jī)會(huì),可是因?yàn)楣珜O瓚,他才能坐在座位上。
而平原縣令這一職位,更是公孫瓚親自請求的封賞。
所以說公孫瓚對于劉備來說,可謂是親兄弟。
“伯珪,此次前來,是為借兵一事,我欲馳援徐州。”
劉備開門見山,此時(shí)可謂分秒必爭,劉備分得清輕重緩急。
“徐州?”
公孫瓚面露疑惑。
“曹操與你無仇,為何要替他人出力?”
“伯珪,若是天下人都逢兇便避,那這樣的天下還是大漢嗎,我不敢對他人的想法多加干預(yù),但只要我劉備有這個(gè)能力,我必然會(huì)行施我的仁義之道,徐州將要陷入生靈涂炭之境,我豈可視而不見?”
劉備身著布衣,布衣之上滿是塵土,面露疲憊,可他的眼睛卻異常光彩。
此刻的他,正在闡述著他想要奉行一生的理想。
“……”
公孫瓚沉默不語。
“伯珪,還請助我一臂之力!”
劉備雙手抱拳,目光堅(jiān)定,對著公孫瓚行禮。
“曹操手握大軍十萬,手下戰(zhàn)將百員,更兼有號稱天下第一武將的典德,謀士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再加上曹操此人久經(jīng)沙場,老謀深算,此時(shí)去徐州,無異于以卵擊石。”
“你手下不過數(shù)千大軍,戰(zhàn)將也僅僅只有關(guān)張二人,縱然我再借你些兵馬,你又有何勝算?”
劉備沉默不言。
“我知你向來仁義,可仁義能當(dāng)飯吃嗎,仁義可能擋住曹軍的鐵騎?”
劉備依舊沉默不言。
“為了那素未謀面的陶謙,就要與曹操為敵,你真的要給那陶謙陪葬不成!”
“伯珪,我知你好意,也知此行之兇險(xiǎn),可是我想到徐州那千千萬萬的百姓將被鐵騎屠戮,我心中就憋著一口氣,若是我所奉行的仁義之道連我自己都不施行,那又有誰會(huì)去做呢?”
“唉……”
公孫瓚看著眼前好友,很久之后才開口說道。
“主公,我有一言,不知當(dāng)講不當(dāng)講。”
劉備身旁,那英武小將突然說道。
“但說無妨。”
公孫瓚點(diǎn)了點(diǎn)頭,表示同意。
“還請將軍賜教。”
劉備也轉(zhuǎn)身行禮道。
“吾認(rèn)為,此次若救援徐州,恰好可壯大主公在中原的聲威。”
“以末將看來,曹操雖人多勢眾,然此戰(zhàn)其有兩大不利!”
“還請將軍明言。”
劉備急忙說道。
“今曹操以仇為由攻伐徐州,所到之處寸草不生,人畜免幸,失仁德于天下,此不利之一。”
“兗州人眾看似平靜,然世家大族實(shí)則各懷鬼胎。操傾巢出動(dòng),后方必然空虛,此不利之二。”
“依末將來看,我軍可分為兩部,一部與易京附近迂回佯動(dòng),故作疑兵,牽制袁紹。”
“另一部則隨劉使君出兵救援徐州。若是能斷其糧道自北海西取濮陽,曹軍不攻自破也。”
“汝之言語皆是紙上談兵,實(shí)乃兵家之大忌,不可施行。”
公孫瓚面露不滿,擺手說道。
“我軍現(xiàn)在正在修筑易京,自己還分身乏術(shù),怎可再生事端。”
公孫瓚話音剛落,那小將便拱手說道。
“主公,我軍以騎兵著稱,而建筑易京之后,我們的騎兵優(yōu)勢將蕩然無存啊。”
“休要胡言,莫非我不知兵?”
公孫瓚只覺得怒火中燒,大聲喝道。
“伯珪休要生氣,小將軍言語誠懇,是真心為了你好啊。”
劉備見公孫瓚如此氣憤,于是便開始勸解。
“還不知曉小將軍大名。”
“這小子名叫田豫,字國讓,乃是我?guī)は伦o(hù)衛(wèi),最近剛添為偏將。”
“小將軍所言非凡,將來必定大有可為。”
“玄德,難道我不知道?我縱橫沙場二十余年,豈能不知那紙上談兵之道,若真能分兵,我豈會(huì)建造易京。”
接著,公孫瓚又看向劉備。
“玄德果真要救徐州?”
“縱使飛蛾撲火,備亦是在所不辭!”
劉備目光堅(jiān)定,不管什么困難,他都要堅(jiān)守自己的仁義之道。
“玄德可還記得你家那株巨桑?”
“我當(dāng)然記得。”
…………
在夏日的黃昏,兩個(gè)年輕人坐在一顆大桑樹下,靜靜地凝視著這棵古老的樹。
夕陽的余暉灑在桑樹的葉片上,將每一片綠葉都鍍上了一層金黃。微風(fēng)輕輕吹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你家這棵巨桑,怕不上了百年,竟有這般高大樹冠,造型好似馬車羽蓋。”
“嘻嘻,他日我若做天子,便當(dāng)乘此羽葆蓋車。”
“哼,羽葆蓋車算什么?”
“我必建百丈高樓,天下江山盡收我之眼底,這是何等大風(fēng)流!”
巨桑之下,兩個(gè)年輕人并肩而坐,暢想著未來的事情。
…………
“玄德,如今我的百丈樓閣已將建成,卻不知汝羽葆蓋車尚在何處啊。”
公孫瓚眼中閃過一絲懷念,不禁感嘆道。
“……”
劉備沒有說話,可是眼中也流露出一絲念想。
“我讓趙云帶三千精騎,隨你馳騁中原吧,順便,這小子也去吧,讓他見見世面。”
公孫瓚指著身邊的田豫,對著劉備緩緩說道。
“縱是全軍覆沒,你也要記得平安歸來。”
“伯珪且放心,我必會(huì)帶著他們回家!”
“哈哈,劉大耳!好好保住自己性命,莫要忘了,我公孫瓚還等著坐你的羽葆蓋車呢!”
劉備不語,只是默默行禮。
伯珪,期望我們的再次相會(huì)。
隨后,劉備便帶著田豫轉(zhuǎn)身離去。
公孫瓚看著劉備遠(yuǎn)去的身影,心中不禁開始保佑劉備。
玄德,活著回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