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作品最重要的記憶點
- 從1993開始的文娛大時代
- 浮塵過敏
- 2675字
- 2024-03-25 08:00:00
許知文的校園生活還是很愉快的。
十一假期結束之后,《大約在冬季》這張專輯的銷量終于是開始緩緩下跌,可即便如此,在十月八日這一天的單日銷量也依然還有三千多張。
賣瘋了。
大街小巷上,各種音影店里幾乎都被《大約在冬季》和《往事隨風》這兩首歌給霸占。
天恒唱片這邊,齊杰夫都快笑的合不攏嘴了。
隨著這張唱片的大火,鄭軍各種代言、商演都接的手軟。
以前鄭軍一場商演人家最后也就給個二十萬三十萬左右,可現在來找齊杰夫他們邀請鄭軍商演的,已經五十萬起步了。
就這還得看鄭軍這邊的時間安排,可不是誰給五十萬他都去的。
以前天恒唱片沒什么話語權,但現在就不同了,他們正在忙著撿錢。
除了孫文奎偶爾會給他發幾條短信,問問許知文的情況以外,沒啥太多人來煩許知文。
這也讓許知文發現了這個時代的又一個優點,那就是垃圾短信少。
這年頭短信也貴。
哪怕是運營商也不會頻繁的給你發送垃圾軟件,你想查話費都得自己打電話過去。
軍訓結束之后,自然也是開始了正式的授課過程,中文系這邊的課程不算困難,基本上是有手就行。
又是半個月過去了,許知文開始逐漸適應了自己的大學節奏。
中文系這邊大一的課程安排不算繁忙,唯一有些被同學們詬病的是,大一新生還保留著早晚自習的安排。
這讓許知文宿舍的幾個人都哀嚎,說這樣跟高中有什么區別啊?
許知文適應的很快。
早晚自習也不是什么壞事,至少能夠讓自己的生活習慣變得更加規律。
他也愛上了燕師大這邊的氛圍,尤其是食堂里面的一款湘味湯粉,深得許知文喜愛。
還是有一次上早自習,佟維兵帶許知文去的。
佟維兵是湘南省人,用他的說法來就是他們湘南人早上起來如果不嗦碗粉的話,總會覺得渾身上下有什么地方不對勁。
許知文跟著他嘗了一次,也愛上了。
中文系這邊好幾個教授的課程也相當有趣,他最近喜歡上了一個教授的大課,是一門賞析課,中文系這邊幾個班都一起上。
教授時常會把目前市場上一些流行的作品拿過來給大家進行賞析,然后讓學生們給出自己的評價。
佟維兵壓低聲音跟許知文說:“聽說啊,明教授好像是新芽雜志的主編,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很深。”
許知文這段時間對文學創作也來了點興趣,也有進行文學創作的想法。
主要是想搞錢。
手上總歸是要有多手準備的。
自己腦子里面的那些東西也不能浪費啊。
明教授今年五十多了,他經歷過文學最好的時代,那個時候特殊時代剛剛結束,國內迎來了對文學的狂熱愛好。
當代、收獲,這些鼎鼎有名的雜志也培養出來了一個又一個的文壇巨匠。
現在文學稍稍式微。
如果說80年代是文學的年代,那么90年代就毫無疑問是音樂的年代了。這是時代特征。
九十年代以來,各種唱片公司基本上只要開了就能賺錢,很多公司也不一定靠出唱片這個方式來盈利。
通過開演唱會,商演,培養新人歌手,一樣能夠賺的盆滿缽滿。
但是對于明教授這樣的老一輩來說,他始終覺得國家是需要文學的。
所以即便已經五十多歲了,他依然對帶大學生有著較高的熱情,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就是跟這些大學生娃娃們待在一起,感覺自己都跟著一塊變年輕了。
課堂上,明教授的語速平緩:“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記憶點。”
“而我們如果作為文人,想要去尋找到一個物品的記憶點,并且將其放大,那這個作品差不多就成功了。”
在教室里面,學生們聽到明教授的這些話,也基本上都是猛猛點頭。
他們不過也就是十八九歲的年紀,哪里能有太多的理解呢?
許知文聽了若有所思,然后舉手問道:“老師,那如果想要創作作品,我們是要寫他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還是要賦予它新的特性呢?”
這個問題一出來,課堂上的這位教授反而是眼睛一亮。
他隨手拿起來一片葉子:“這個其實就是看你們自己對物品特性的理解了,找一個你覺得能夠刻在讀者心底的點,然后圍繞這個核心點去進行創作。”
“這樣吧,你們這段時間可以找找靈感,就以葉子為題,然后接下來的一周時間內寫一篇兩千字左右的文章給我看看,如果寫得好的話,我幫你們推薦到雜志社里面去。”明教授這么說。
然后又和藹的補充:“現在稿費可不低哦,你們的小說質量如果合格的話,我做主,給你們開千字一百的價格。”
嗡嗡嗡。
嗡嗡嗡。
明教授話音落地。
這一下,教室里的這些大一新生們就像是忽然炸開了鍋一樣,都忍不住的討論了起來。
在這個年代,千字一百的價格絕對不算低了。
遼城重工三廠的新工人一個月工資也就三百塊錢左右。
明教授說完這番話之后就拿著書離開了教室,隨著明教授的離開,原本沒什么激情的教室在這個時候一下子變得熱鬧了起來。
柯子謙更是站在教室里表示:“我一定要讓明教授眼前一亮。”
柯子謙這段時間算是班里面的活躍分子,在競選班干部的時候非常積極,拿了個學習委員的位置。
班長是之前許知文在廣場上見過的王妤。
大學里的這些職位其實沒什么意義,除了班長、團支書這種位置稍微有些意思。
許知文對這些事情就沒啥感覺。
其余幾個班也有不少人都認識他,堪稱燕大‘呼保義’。
所以柯子謙這么一說,旁邊也有幾個人捧他:“柯少水平不用多說。”
“肯定穩穩拿下!”
其實跟柯子謙有同樣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數,只是絕大多數人的性格還比較內斂,沒人像柯子謙這么跳躍。
許知文旁邊坐著的是佟維兵,看著明教授離開的背影,佟維兵臉上也露出了振奮的神色。
“知文,你要不要寫一篇?要是能寫個兩千字的文章,然后被明教授看上的話,那就是兩百塊錢啊!”
“兩百塊錢,我能花半個學期。”佟維兵這么說。
顯然,佟維兵也心動了。
許知文卻好奇的看了一眼佟維兵:“老佟,你之前說你高考語文多少分來著?”
“一百零幾分。”
“歇著吧。”許知文這么說。
佟維兵嘆了口氣。
許知文有些于心不忍:“實在想寫的話,我給你一個思路。”
佟維兵臉上發光。
……
……
當天晚上回到宿舍里,宿舍里其他幾個人都嘰嘰喳喳的開始討論了起來。
明教授所在的新芽雜志社其實名氣也不算小,他主要的面向受眾就是大學生們,這幾年來文學性雜志的出版和銷量都逐漸萎縮。
但其實保有量還是不小的。
大家都想揚名。
柯子謙說的更是直接,要是能夠在新芽雜志上刊登自己的作品,到時候還不是想泡誰就泡誰?
杜玉琢就很干脆的說自己也要寫,因為他女朋友喜歡。
佟維兵在宿舍里面沒表露自己的想法,他話一直不太多,只有跟許知文一塊的時候才會多說兩句。
雖然白天被許知文打擊了,但這個時候眼睛里面卻也還是有著向往的神色。
柯子謙有些挑釁的看著許知文:“知文,咱們要不然打個賭?看下周誰的作品能夠在明教授面前出色?”
“輸了的請贏的吃一個月午飯!”
許知文笑著搖頭,說自己沒這個想法。
他當然能明白柯子謙的意思,但實在是沒啥興趣。
“切,沒意思。”柯子謙也不好步步緊逼。
不過關于明教授的這個提議,許知文腦子里倒是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想法和安排了。
不過在文學創作之余,許知文也在思考自己在音樂方面也得繼續重拳出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