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縣令的工作
- 犬子宋太祖,初戀蕭太后,友馮道
- 咸魚化龍
- 2950字
- 2024-03-15 08:34:20
天一亮,趙弘殷和朱友諒就來到縣衙,熟悉工作。
趙弘殷:“馮主簿,本官問你,什么是縣令最重要的工作,怎樣做才能獲得提拔呢?”
馮道:“唐軍剛剛打敗黃巢,收復都城長安,但長安被黃巢屠城,整修宮殿,恢復往日的繁榮,需要錢啊!所以我認為,為朝廷搞錢,是當前階段最重要的事,也一直是最重要的事?!?
趙弘殷:“說的不錯,錢從哪來?”
馮道:“老百姓?!?
趙弘殷:“怎么來?”
馮道:“稅賦?!?
趙弘殷:“賦稅是不是要等到夏收、秋收?”
馮道:“不用,從百年前的安史之亂開始,朝廷就不斷增加稅賦的種類,現在約有十四萬種稅賦,朝廷為了彰顯仁德,停收了絕大部分,現在朝廷必須收的,僅有兩千七百余種。這是考核官員最重要的標準。誰能給朝廷搞錢,朝廷就會提拔誰。”
趙弘殷悟了,官員為了自己的升遷,就會不斷的搞錢,從百姓身上敲骨吸髓。
每一任縣令都不能比上一任縣令收的少了,否則就是能力不行,刺史會換更有能力的官員來搞錢。
會搞錢的縣令,則會提拔到經濟更好的縣,甚至升任刺史,繼續為朝廷搞更多的錢。
趙弘殷:“百姓能有多少錢?每年能交如此多的銀錢嗎?”
馮道:“交不起,大部分人已經把地賣了,給地主打工。
沒有地了,稅就少了。
只能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養不起孩子,生下孩子,就會賣兒賣女。
如果能在大戶人家打長工,那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
趙弘殷:“今年稅賦收的咋樣?”
馮道:“年年不好,年年過。總有些懶的百姓躲在家里,不愿出門勞作交稅?!?
趙弘殷:“同樣的稅,能把百姓榨干,對富戶來說,卻是少了。再加上征稅的官差中飽私囊,把稅交給朝廷,不如放進自己口袋,放到自己口袋的錢越來越多,上交朝廷的錢越來越少,朝廷的官吏又會開發出更多的征稅項目來增加稅收,陷入惡性循環。”
錢都在富戶手里,崇禎沒有錢,李自成一來,能從官員府里搜出堆積如山的金銀。
準確的說,稅收系統不是按照收入和資產來征收,而是按照人頭來征收,這才讓人攥了空子。
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
馮道沒想到:新來的縣令竟然會有如此見識,比上任退休主簿,也就是他的師傅,還要看的透徹。
古代王朝興衰,大抵如此:民不聊生,王朝更替,資本重新分配,周而復始。
趙弘殷需要提高馮道的認知,馮道越厲害,趙弘殷未來的靠山就越強。
別人是秘書巴結領導,他是領導巴結秘書,還得不讓秘書發現。
“你覺得當下我該怎么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問題呢?”
馮道額頭上的冷汗流了下來,這個問題很刁鉆,一邊是父親,一邊是上司。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富戶的錢,變成公家的錢,大人自己的錢。
月里朵端著兩杯清茶走了進來。
馮道看著月里朵那一臉倦容,昨天晚上肯定沒休息好,心中有些失落。
趙弘殷知道:馮道肯定是誤會了什么。
馮道也不怕得罪趙弘殷了,明言道:“大人當然可以把商戶的錢變成自己的錢。
但打擊了商戶,經濟就會凋零,
再想要征稅,就更難了。
頓頓飽和一頓飽的區別,
大人肯定是知道的?!?
趙弘殷越發覺得:馮道確實是可造之才。
竟然把他形容成動物園的老虎,把他碭山縣首富形容成了動物園飼養員,這個比喻很貼切。
“馮主簿言重了,我豈不知昨日百兩黃金的價值。但是朝廷急需錢糧,也是擺在眼前的棘手問題。”
馮道聽明白趙弘殷的意思:我餓了,要吃肉。讓他回去給父親捎話呢?果然是一只喂不熟的狼。
但羊毛也不能逮著一只羊薅啊,還是要把所有的商戶都叫到一起分擔才公平。
馮道:“趙大人,我看不如組織個詩會,把碭山縣有頭有臉的人湊起來聚一聚,給大人接風洗塵,您看如何?”
趙弘殷:“就這么辦,有勞馮主簿操持?!?
趙弘殷讓馮道給朱友諒安排了一個捕快的身份,又將月里朵和如花兩位官眷接到了后衙,行李也讓表哥劉崇送到縣衙。
縣衙的后邊,有專門為縣令一家安排的起居之所。
一切妥當后,趙弘殷招來了朱友諒,作為上位者,親信是要培養的,尤其親信是未來的衡王,宣武軍節度使。
人杰地靈的碭山縣孕育出了五代第一任皇帝——朱溫。
朱友諒他爹朱全昱是后梁太祖朱溫長兄,朱溫篡唐,建立后梁,被封為廣王。
朱,又為紅,鮮血就是這個顏色。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
歷史上姓朱的皇帝,尤其是經過戰爭洗禮的皇帝,都很弒殺。
舉例:朱溫、朱元璋、朱棣。
朱溫比起朱元璋來,殘忍更勝一籌。
趙弘殷第一次聽到朱友諒名字,就已經盤算如何化解即將到來的滅門之禍。
試問:有哪個農民喜歡地主的?
有哪個造反的農民喜歡縣太爺的?
打土豪,分田地,我與地主、縣太爺不共戴天。
趙弘殷想到了喜兒她爹楊白勞,想到了地主黃世仁,黃世仁要是落到楊白勞的手里,結局恐怕不會太好。
但好在趙弘殷也是見過大世面的。
小說電影短視頻,不能說閱片上萬,但八、九千也是有的。
別誤會,都是正經片子。
pua、畫大餅、毒雞湯,那都是手到擒來。
忽悠起十幾歲的職場小白,簡直就是灑灑水,小意思拉!
與其送錢送物,不如成為他的伯樂。
我一直栽培你侄子,我錯了嗎?
這,你都砍的下去?
趙弘殷:“友諒,月里朵和如花都安排好了嗎?”
朱友諒:“大人,夫人和她的丫鬟都安排好了,
只是安排到簡陋的下人房,不安排到主人房,真的合適嗎?
夫人問了您不少事,可惜我知道的太少了,
夫人看著挺不容易的,您多關心關心她吧。”
趙弘殷感嘆月里朵馭人的手段,還是很厲害的,但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打斷道:“別叫她夫人,她和如花一樣,都是丫鬟。你現在是捕快,公門中人,地位比他們要高,且不可墜了我碭山縣衙的威風。”
“是,大人!”
“友諒,你剛才叫我什么?”
“大人!”
“出了這個門,你叫我大人,我不挑你的理。關上這個門,你應該叫我什么?”
此時朱友諒的心中有一萬頭羊駝跑過,早就聽說大人物都有一些特殊愛好,不喜歡女人,喜歡男人。
聽說這叫龍陽之癖。
該不會自家大人,也有這種愛好吧?
難怪要提拔我,這就是潛規則嗎?
我究竟是應該答應,還是拒絕呢?
早知道昨晚不給家人吹牛了。
“大人,我還??!……”
“叫叔!”
“叔”朱友諒笑了,露出一副憨厚的表情,兩只眼珠亂轉,讓趙弘殷知道,他可不像看上去那么忠厚。
趙弘殷不想PUA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但在他這個處境,可由不得他。
朱友諒:“大人,您今年多大?”
趙弘殷:“十八歲了。”
朱友諒:“我今年十五?!?
趙弘殷板起臉來:“你父親是叫朱余吧?我記得他們兄弟三人,
小的時候,去舅舅家玩,經常和他們哥三玩,我們是同輩。
對了,你那兩個叔叔是叫朱存、朱溫吧,他們回來了嗎?”
“原來是這樣,叔,沒想到連我兩位親叔叫朱溫、朱存都知道,快十年了,音信全無。想來是不在人世了?!?
朱友諒明顯感覺到了趙弘殷的拉攏,他孤家寡人來到碭山縣,也只能依靠表哥劉崇家,而他朱友諒可是劉崇家的三代忠仆,不信任他,還能信任誰呢?
想通這點,他才真正放下懸著的心。
振興老朱家的重任,就落到他這個三代嫡長子身上了。
他朱友諒如果能吃上公家飯,成為吏,后世子孫都可為吏,這可是世世代代端上鐵飯碗的大好事。
“賢侄,朱老太太身體怎么樣?”
“勞叔費心,奶奶身體一向硬朗,說是一定要等到二叔、三叔回家,才能咽下這口氣?!?
“友諒,你這孩子要爭氣啊,今天早點回去,把這個月的二兩月銀領了,給老人家添置點東西,我跟馮主簿交待過了?!?
眼泛淚光,得遇明主的朱友諒離開了。
跟得到的好處相比,矮一輩就矮一輩吧。
趙弘殷覺得朱友諒會把銀子交給家里,畢竟他還有兩個弟弟,對他父親朱余(為配合朱溫賜名朱全忠,改名朱全昱)來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日子過得最緊巴的時候。
他這就叫雪中送炭。
等未來人家封王了,他趙弘殷估計連面都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