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汴梁縣令
- 犬子宋太祖,初戀蕭太后,友馮道
- 咸魚化龍
- 2072字
- 2024-03-26 20:11:43
張惠聽著丈夫和趙弘殷的談話,越聽越是高興。
此子狡詐如狐。
就連身經百戰的丈夫竟然也能被他戲耍,相比于他的聰明,朱全忠的7個親生兒子,直接被秒成了渣渣輝。
張惠輕輕一按朱全忠的胳膊,朗聲道:“弘殷,能告訴嬸嬸,你要這一百騎兵做什么嗎?”
趙弘殷:“游山玩水啊,帶著一百口子人騎著馬,想去哪玩,去哪玩。玩累了就打打仗,休息休息。”
朱全忠聽到這話,不愿意了,糾正思想道:“此時正是國家存亡之秋,我等大唐忠臣當以身報國,報效朝廷才是,你太讓我失望了,一點志氣都沒有。別叫我叔,叫我節帥。”
趙弘殷心道,老子不是一直叫你節帥嗎?
朱全忠打定主意,絕不會給趙弘殷一百騎兵。
自己士兵本來就少,騎兵更是精銳中的精銳,可別被這小子給拐跑了。
張惠敏銳的發現,趙弘殷沒說實話,這一百騎兵,肯定另有他用,但她并未打算深究,水至清則無魚。
現在汴梁城經過黃巢屠虐,朝廷反復用兵。
早已不負當年繁榮,一片破敗景象。
哪怕就是節帥府,剛到那會兒,也是荒草叢生,屎尿滿地。
張惠:“弘殷,實不相瞞,我和你三叔商量,想讓你擔任汴梁縣令。畢竟你是能信得過的自己人,而且還有相關工作經歷,你看如何。”
讓趙弘殷看的話,他覺得這個叫張惠的嬸嬸,確實很適合做人力資源。
俗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
朱全忠手下人都是大字不識的大頭兵。
文人,根本不可能跟著朱全忠反復橫跳。
趙弘殷:“嬸嬸如何知道我有治理汴梁的能力?”
張惠:“我聽你三叔說起你在碭山縣的施政舉措。養孤寡,把懶漢都從屋里趕出來種地,再把荒蕪的地都分給縣里的百姓,讓他們耕作,不讓土地閑下來。
雖然剛施政不久,但縣里一片熱火朝天,等到年底豐收,碭山縣百姓會感謝你的。
你是一位能夠開拓進取的好縣令。
你叔手下的人,別說能達到你這個水平。
就是達到普通水平都做不到。”
趙弘殷:“嬸嬸是如何知道的如此詳細?”
朱全忠:“你別忘了你嬸嬸以前是什么出身?他和你一樣,老爹也是刺史。
你也不要想著弄虛作假,糊弄事,她門清著呢?”
趙弘殷:“我手下有多少官吏?”
張惠:“現在就你一個光桿縣令。”
趙弘殷:“那你得給我充分的自主權。”
張惠:“現在百業凋零,要想振興,也非一朝一夕的事,多個人出出主意,也是好的。”張惠并不想徹底放權。
趙弘殷可不想做個提線木偶,解釋道:“如果我事事都來向節帥和嬸嬸匯報,你倆不一定隨叫隨到,我的施政就會慢很多,甚至因為拖延而失敗。
讓我干縣令可以,但先讓我干活,干的好不好,事后再說。
不要我一邊干,你們一邊指導。
外行領導內行,那這縣令我看不如不當。
因為怎么干都是錯。”
朱全忠和張惠互視一眼,從彼此眼神中讀出:這小子就這么容易答應了,原本以為要費一番口舌。
張惠:“你需要什么?”
趙弘殷:“一張任命文書即可。任命我為汴梁縣縣令,全權處理汴梁城內一切事物,各級官吏、軍民,予以配合。”
朱全忠對軍權看得很重,質疑道:“讓軍隊配合你,這不大合適吧。”
張惠也附和道:“不如把軍字去掉如何?”
趙弘殷:“節帥、嬸嬸,你們莫非對自己的軍隊沒有信心?
還是怕我一個18歲小伙子會把部隊拐跑?
現在這些人都是跟著節帥干了十幾年的老弟兄們,
如果遇到危害節帥的事情,他們這些將領會干嗎?
能出什么幺蛾子?”
夫妻倆互視一眼,都覺得趙弘殷說的有道理,心中隱約有點動搖。
趙弘殷又道:“現在的汴梁城根本看不見幾個人,逃的逃,藏的藏。
以為節帥也是過來劫掠一番就走。
想讓藏起來的百姓走出來種地,為軍隊提供糧食,就要約束士卒。
如果士卒在城中作奸犯科,我沒有執法權。
怎么能讓百姓出來耕地勞作,種出糧食。
沒有糧食。
軍隊的人數就會越來越少。
陷入惡性循環。”
張惠拍板道:“全忠,我就說弘殷是個有主意的。
聽他這么一說,我覺得把汴梁城交給他,放心。你說呢?”
朱全忠道:“夫人說的對,就依夫人。”
趙弘殷:“節帥、嬸嬸,你們高興的太早了,咱們來談談我的待遇問題吧。
要是待遇不好,可實現不了雙贏。
咱這是雙向選擇,你選擇我,我也選擇你們。”
朱全忠這暴脾氣,立刻就忍不住了,想要上來暴打趙弘殷,被張惠拉住。
朱全忠罵道:“你也太無恥了,老子給你官做。你還給我要好處,從來都是老子給別人要好處。
有俸祿,還不滿足。
你想當貪官嗎?
你知道我殺了多少貪官嗎?”
張惠也道:“弘殷,不可無禮,看把你叔氣的!”
趙弘殷仍不罷休,繼續要待遇:“我當縣令,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得給我一百騎兵。我不跑遠,我就在汴梁城里威風威風。
等著練好騎術,節帥你找個不那么危險的戰場,讓我和那一百騎兵到戰場上耍耍威風,呼吸下戰場的空氣。”
朱全忠收了火,氣道:“合著你就跟一百騎兵干上了,不給一百騎兵,你就撂挑子是不是?”
趙弘殷看雙方僵持,也不是個事,拿出了殺手锏:“我有一計可獻主公,此計價值一百騎兵。”
朱全忠道:“我不信,除非你先說了。”
張惠看著這叔侄倆,又好氣又好笑。
都多大人了,還在這里玩鬧。
當前的形勢內憂外患,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黃巢的軍隊還有15萬之眾,戰斗力依然彪悍。
周圍的節度使虎視眈眈,沒有人不想擴大自己地盤。
汴梁城滿目蒼夷,
自己的軍隊不斷發生逃兵的事件。
汴梁城里的百姓,民心已失,不再信任官兵。
因為每次汴梁的爭奪戰,都會由勝者進行戰利品的搜刮,無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