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意料外的援軍
- 東吳國舅
- 我道然
- 2372字
- 2013-10-21 12:27:36
夷陵城中,燈火通明。呂蒙江邊大營被襲的消息暫時還沒有傳回夷陵,那如此忙碌的景象又是為何呢?原來三日前駐軍夷道的武衛軍不知為何居然來到了夷陵,夷陵留守的凌家父子不敢怠慢,武衛將軍又稱為左軍將軍,和左將軍也只少稍低一點而已同在第三品之列,凌操當然不敢怠慢了這位中央軍的大將。
“魏將軍為何急著趕來夷陵,大將軍的命令不是要你駐守夷道嗎?”城門邊打馬暫歇的凌統不客氣的問道。
“公績將軍,本將覺得漢軍今日恐有動作,故而前來夷陵,至于大將軍那里,本將自有交代,對了車騎將軍(呂蒙)呢?”
“哼!”凌統不滿的冷哼一聲,說道:“大都督在夷陵城西的江邊駐扎,據此十五里。”
“哦!!”
“將軍快看火光,快看火光。”眼見兩位將軍越說越激動,魏延的親衛突然指著西邊的夜空大喊,眾人望去天邊的黑夜隱隱有火光出現。
“不好,那是大都督的軍帳,漢軍襲營!漢軍襲營!”凌操頓覺不好,漢軍居然襲擊了江北的大營,看火光的規模,似乎呂蒙的情況很不好啊,那里可是有荊州兩萬多主力啊,若是有個閃失,可就完了。
“火光,是漢軍!”魏延丹鳳眼微迷,瞅了一眼有些發呆的凌操和一臉激動的凌統,淡淡說道:“看來,本將來的不算晚。將士們還能不能走!”
“能!!能!”
“漢軍犯我,我等該當如何!”魏延猛然抽出腰間的短板苗刀,大聲疾呼。
“殺!”“殺!”群情激動,東吳的五軍都是精銳,不畏戰、不怕戰。
“好,將士隨我支援呂將軍。良兒你帶大軍馳援,為父帶一千騎士先走。”魏延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此時救援能快就快。
“喏!”
“慢!”凌統急忙攔住就要整頓騎兵救援的魏延。
魏延看著攔路的凌統不滿的喝到:“公績還欲怎樣?”
“魏將軍!城中尚有一千馬閑騎士,末將就隨將軍一同前去。”凌統不為所動,徑直說出心中所想,他還是怕魏延的一千騎兵連個水花的濺不起來。
魏延橫了凌統一眼,看似有些陰霾卻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好,走!“
“駕!“
··································
···························································
“頂住,頂住!”偏將軍陳武大聲呼喊,“射!弓弩手還擊”
回到吳軍營寨,此時江邊抵擋的三千士卒連同他們的領兵校尉盡數戰死,可還是沒能抵住如狼似虎的漢軍,此刻漢軍已經開始攻擊營寨有幾刻鐘了,由于是倉皇應戰,吳軍堅固的木質營寨之上也沒有多少弓弩手,再加上漢軍大量用火攻,寨前的柵欄和拒馬已經淪陷,只能依拖著木墻迎敵。
叮叮。。兩只流矢被一張大盾擋下,從盾下閃出一人對著差點被流矢射死的陳武說道:“子烈,你的親衛呢!”
“文珪,漢軍攻擊生猛,我將親衛全部壓上去了。”陳武也被突然射來的飛失嚇了一跳,對著潘璋說話都有些喘氣。
陳武是水陸兩用將,他的親衛除了步戰有一手之外,弓弩那是用得相當好,所以在營帳混亂弓弩手都被走散了的情況下,與其找幾個刀盾手之類的去用弓箭,還不如把自己的親衛頂上去呢!
“好,我在后面收攏了一些弓弩手,也一并派上去,絕對不能讓漢軍的弓弩手靠近了。他們射的都是火箭,我們營帳沒有濕泥涂抹,經不起火箭。”潘璋說話間又揮刀擋下一只羽箭。
陳武也不多說點頭示意可行,便將目光轉回了眼前的戰斗。“對了,大都督和公奕呢!”
“大都督在中帳之中,穩定受驚的士卒,公奕在護衛。”蔣欽和陳武都是偏將軍,而蔣欽是蕩寇將軍官要高上一級,自然他的軍帳要離中帳要緊一些。
“快看,漢軍變陣了。”陳武突然打斷了潘璋的說話,指著遠方的火紅的漢軍大陣,大聲喊道。
潘璋回神望去頓時神色一滯,急忙說道:“是盾陣,漢軍居然準備了盾陣。”
看著秘密麻麻的巨盾和四面八方都被巨盾所保護的漢軍,無視著射來的箭矢緩慢的前進,這種場景能叫潘璋不驚嗎?自馬超投靠劉備之后,便也把這種不像中土戰法的盾陣帶到了漢軍,雖然眼前的盾陣無法與羅馬方陣想比,甚至比起馬超之前的盾陣都不如,無法做到攻守兼備,但像眼前一樣只做防守前進還是可以的。
“怎么辦?”陳武何曾見識過這樣的戰法,話說一半陳武突然一刀揮舞,擋下三四只比之尋常箭矢要短不少的箭只。“媽的,這什么弩?居然能連射數發。”
在盾陣身后有一只純弩兵的部隊,拿著一把把明顯大得多的弩機,邊射邊走像近代的步兵一樣像吳軍寨門壓來。元戎弩兵部隊,這是蜀漢獨有的一只遠程精銳部隊,比起更靠實力的橫江射手,元戎弩兵只要有一定的弩機使用基礎就可以上戰場了,因為他的王牌不是人是武器----元戎弩。這種由諸葛亮制作的連弩,被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但是體積、重量偏大,單兵無法使用,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不曾想如今被用來和盾陣一起協同‘攻城拔寨’。
吳軍大帳,呂蒙臉上淡然的表情已經蕩然無存,但也不顯得焦慮只是低著頭在帳內走來走去,不知何意。突然間呂蒙眼睛一亮對著親衛都尉說道:“去把馬仲常給本督帶來!”不知不覺中,呂蒙的語氣變得異常寒冷。
親衛都督雖然對此感到奇怪,但卻絲毫不妨礙他忠實的執行呂蒙的命令,看著離開的親衛,呂蒙寒聲說道:“我說漢軍怎么知道我屯軍于此,原來是他,馬家!很好!”
“大都督,馬仲常可是有問題,難不成他,難不成通敵。”原來帳中還有一人,一身銀甲外罩白袍正是喬仁的老熟人,綏遠將軍孫瑜。
“恐怕是啊!”
“不會吧,他兄長馬伯玄可是在后將軍幕府任長史,他本人更是大將軍(喬仁)所薦,怎么會!”孫瑜顯得難以相信。
“他馬良、馬謖在益州官職更高呢!”呂蒙冷笑道:“好了不說這些了。
“大都督真的不求援嗎?”
“不用,漢軍襲營必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派出求援使者不過是白白送命而已。本督以命后軍燃燒草料,夷陵相距不遠,凌老將軍必會察覺。”呂蒙眼神微閉精光閃爍,“漢軍兵馬不多,只是打了我軍一個措手不及帳內兵馬失了分寸而已,只要凌老將軍的援軍一到,本督就可以反擊了。”
從張飛襲營、呂蒙燒草料、魏延出兵援救,一切的一切才過去了半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