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同盟瓦解
- 晚唐戰歌
- 青唐南山
- 2127字
- 2024-04-26 20:44:50
短短一年時間,劉瑧便從宣歙三州之地,接連占據浙西、浙東十余州,如今又率領大軍入駐揚州。
面對這樣的人,高駢心中怎能不怕。
“你……你不能殺我!”憋了半天,高駢最終來了這么一句。
劉瑧聞言露出人畜無害的笑容,說道:“高節帥乃大唐功臣,我怎會如此做呢。聽聞高節帥一心求仙問道,既如此,日后便安心在府中求仙問道便是。”
殺高駢這種沒好處的事情,劉瑧是絕對不會干的。
如今的高駢雖然年邁無道,但怎么說曾經也為大唐立過大功,是大唐的功臣,頗有聲望。
如果殺了高駢,只能讓他的聲望再上一層樓,但對于劉瑧來說,卻是百害而無一利。
雖然不能殺,但劉瑧也沒理由再放高駢出來給自己找麻煩,軟禁在節帥府是最好的處理辦法。
就在此時,劉瑧又收到了兩則好消息。
首先是長安那邊終于有了回復,任命劉瑧為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算是正式認可了劉瑧對浙西的掌控。
其次是錢镠傳來軍報,浙東已徹底平定。
原來自逃出越州之后,劉漢宏率領殘余人馬逃去了臺州。
誰知臺州刺史杜雄見劉漢宏失勢,轉頭就把劉漢宏綁了,主動歸降。
此刻錢镠正押送劉漢宏北上,打算交由劉瑧處置。
雖然劉漢宏是劉瑧的本家,但劉瑧對這人印象并不好,隨即傳信讓錢镠就地處決便是,沒必要送過來。
隨后劉瑧又讓孫儲草擬了一封奏書,言說劉漢宏起兵反叛,已被自己平定。
同時也讓高駢寫了封奏書,推薦劉瑧繼任淮南節度使之位。
對于這種還要奏請長安的行為,劉瑧始終有種脫褲子放屁的感覺。
但是孫儲卻道:“上位乃大唐之臣,若無長安任命,則名不正,名不正則言不順,于軍不利。”
雖然劉瑧明白師出有名的道理,但還是不太理解這些大唐土著的心理。
大唐名存實亡已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又何必多此一舉。
但劉瑧也怕由此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因而還是聽從了孫儲的建議。
此外,劉瑧還收到了自己那位老師鄭畋的一封來信。
由于身體患病,鄭畋已卸任了宰相之職,如今正在壁州養病。
聽聞劉瑧攻取浙西之后,又對浙東用兵,鄭畋深感不安,特意來信告誡劉瑧,讓其牢記當初的承諾,不得在其有生之年反叛大唐。
劉瑧看著鄭畋的書信,心中也是頗感無語。
如今的大唐豪強遍地,各方節度使紛紛擁兵自重,宣武節度使朱全忠、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等更是稱霸一方。
這樣的形勢,多劉瑧一個不多,少劉瑧一個也不少。
而且劉瑧知道,大唐最終也是亡在朱全忠手里的。
對比起朱全忠,大唐若是亡在劉瑧手中,僅剩的李唐宗族之人的結局說不定還能好一些。
就以朱全忠弒殺的秉性,進了長安還不知道又會死多少人。
寫了封回信,承諾老師自己絕對不會反叛大唐之后,劉瑧忽然想起李婉兒來。
此前還在關中的時候,李婉兒時時會有書信寄來。
自從到了宣歙就任之后,卻再未收到李婉兒的任何書信。
不過這個時代既沒有郵政,也沒有快遞,想從長安寄信給劉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說李婉兒身處皇宮,恐怕也不方便隨意寄信。
搖了搖頭,劉瑧拋卻掉心中的雜念,開始籌劃起下一步的規劃。
如今雖然已經掌控揚州,但劉瑧還未真正掌控整個淮南。
眼下根據軍情局密報,廬州刺史楊行密就已率軍奔赴揚州。
按照劉瑧前世的記憶,楊行密是五代十國之南吳的奠基人。
楊行密本人雖然沒有稱帝,但也憑著占據江淮一地,最終被封為吳王。
對于楊行密這樣的人,劉瑧的原則只有一條,能收為己用最好,若不能則一定要斬草除根。
除卻楊行密之外,淮南并無其他能入劉瑧之眼的對手。
唯一的威脅,便是來自于北邊了。
自黃巢死后,秦權宗大肆舉兵攻伐臨道,如今與朱全忠正打的有來有回。
二人一旦決出勝負,便會將目光轉移至劉瑧身上。
沒辦法,劉瑧如今占據宣歙、浙東、浙西及淮南,完全是東南一霸,沒辦法不引起別人的注意。
劉瑧倒也不是怕了朱全忠或是秦權宗,只是這些人做人太沒底線。
在劉瑧還沒有做好準備之前,貿然與他們開戰,無數百姓必定遭殃。
因此劉瑧必須要抓緊時間徹底掌握淮南,不給任何人染指淮南的機會。
到時除非有誰想不開要嘗嘗劉瑧火器的威力,否則大概率不會有人輕易會來招惹自己。
“上位,有軍報!”許正雖然如今是名義上的忠勇軍統帥,但更多的時候還是守在劉瑧身邊。
劉瑧接過軍報一看,得知楊行密已率萬余兵馬行至天長,離揚州已不足百里。
見此,劉瑧當即命孫儲寫了一封招降信,遣信使送去。
所謂先禮后兵,若是楊行密愿意歸降,劉瑧自然也懶得動手。
但若是楊行密非要嘗嘗劉瑧的厲害,劉瑧也不介意將對方轟上天。
數日后,劉瑧收到了楊行密回信,對方果然不愿歸降。
不歸降,那就只有開打了。
劉瑧未有絲毫猶豫,當即下令,命秦俊威與畢師鐸出兵,攻打楊行密。
眼下畢師鐸雖然臣服于劉瑧,但心中到底如何打算,卻沒有明確表示。
如今正好借著攻打楊行密,試探一下對方。
至于此前承諾的讓畢師鐸掌管宣歙之地,也要看畢師鐸的具體表現才行。
宣歙雖然不大,但也是劉瑧發家之地,沒理由隨隨便便就交給一個不夠忠誠的畢師鐸。
接到出兵命令的畢師鐸則是一臉沮喪,心中隱隱不安。
前番鄭漢章勸其與劉瑧火并,挾持高駢,畢師鐸未從,鄭漢章隨即借口淮寧被呂用之攻打,率兵而去。
后又有張神劍以支援畢師鐸為由派人索要財貨,畢師鐸入城之后不敢縱兵劫掠,哪里有財貨給他。
誰知張神劍大怒之下,竟然帶領麾下人馬投了楊行密。
至此,當初聯合討伐呂用之的三人同盟徹底瓦解,又只剩下了畢師鐸一個。
而面對劉瑧的命令,畢師鐸也別無選擇,只得依令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