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允熥之志,朱棣之欲!
- 大明:我皇太孫,開局劍指朱元璋
- 大明小郎君
- 2037字
- 2024-03-18 23:58:40
“什么?明日要去大本堂讀書???”
當朱允熥從自己貼身太監小田子的嘴中聽到這個消息時,臉色唰的一下變了。
蒼天可鑒,他最是煩讀書了,也不是煩讀書,是煩讀那些枯燥無味的文學類作品。
大本堂,洪武初設立,是宮廷藏書之地,原是作為太子和諸王讀書用的,除了這些人外,老朱還選了一些勛貴之子和民間俊秀之子伴讀,也就是那些勛二代和世家子們。
可后來,由于太子朱標搬離了此處前往了文華殿讀書,諸王們也就跟著前往自己的府邸請名師大儒專門教導了。
之后,朱元璋也就時常在大本堂商討國事,和東宮各官員商榷古今,評論文字。
在廢除宰相后,朱元璋設立了殿閣大學士幫助自己處理朝政,漸漸的去大本堂就少了,而今皇上重開大本堂,召諸皇子皇孫進宮讀書,雖然還沒有召集那些勛貴子伴讀,但也可以看出來對他的重視。
“三爺,千真萬確,這事是老皇爺親口說的,還能有假嘛~”小田子佝僂著身子,滿臉苦惱的說道。
這皇孫去大本堂讀書后,他可也要跟著吃苦頭了。
從今往后,只要皇孫犯錯,他可就得挨板子了。
雖說在太子府讀書時沒少挨板子,可大本堂里的規矩定然要比太子府要嚴格的多。
更何況,因為三爺太過頑劣,導致不少師父都懶得管他,實際上后面也沒怎么挨板子,這要是去大本堂里面,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罷了,既然重開了大本堂,那我也只好認了,你去準備一下,明日入宮讀書。”
朱允熥小手一擺,調整好了心情。
重開大本堂,肯定是為了培養自己,先前老朱也跟他說過,而且多半也有考校自己的意思,到時候可千萬不能夠丟人,一定要對答如流。
“奴婢這就去辦?!毙√镒勇勓孕闹幸粍?,這三爺為何突然變了性子了,以前聽說要讀書可是頭疼欲裂的,今日為何變成這般興奮?甚至于還直接讓自己去準備東西。
要是三爺真變性子就好了,自己就不用再挨打了,這也算是一件美事吧?
“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那就要好好改改自己的性子,這個時代容不下許多事情,在我成為皇帝后也不可能真的為所欲為,更何況如今還是生死一線?!?
“救民先救己,倘若連自己都救不了,談何救民?”
“這個時代哪怕再輝煌,對比后世終歸也是黑暗的,百姓們始終是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國家再強大,也還是有那么多的老百姓被逼的活不下去?!?
“我不敢說能為這個時代改變什么,但至少要讓他們能夠吃得飽飯,不用整日奔波只為了那一口飯吃。”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很容易,只需要去弄到番薯、玉米即可,有了這兩個東西,至少是餓不死人了……”
朱允熥望著屋外的院子,那里花鳥魚蟲都有,可卻不是他所想要的東西。
他想要的很簡單,先活下去,再當皇帝,最后帶領大明走向昌盛繁榮。
沒有人不想成為皇帝,也沒有人不想讓一個王朝在自己的手中發揚光大走向昌盛。
“從今日起,我要改變這個世界,改變這個時代,讓大明再也沒有所謂的倭寇入侵,更不會有未來八國聯軍的恥辱!因為我要在有生之年,將他們一一掃平!??!讓他們的子孫后代談及大明無不聞風喪膽!??!”
朱允熥目光如炬,心中只覺有一團火焰在燃燒。
而一切的一切,都要一個接一個的腳步走著,現如今的目標便是好好讀書,驚艷老朱,讓老朱心中更加認可自己,將皇位傳給自己!
如此,方才是真正的穩住了身家性命,才能夠有更加廣闊的未來。
……
燕地,北平。
五月到來,按理說天氣應該有些炎熱了,然而這些年燕王愈加的感覺每年的冬季似乎變的更加寒冷了幾分,而夏季的到來也慢了些許,如今早已是春暖花開日,可卻遲遲不見。
一騎絕塵加急信,無人知是喪事來。
“加急!??!”
“八百里加急燕王府?。?!”
隨著一名探子舉著信物,高聲呼叫,在城門口把守的士兵不敢阻攔,連忙讓開了道路。
八百里加急,這誰擋誰死,哪怕是撞死了人若是沒有耽誤那便罷了,若是耽誤了,被撞死的家人都得賠罪!
伴隨著急報入城,很快,朱棣也知道了這件事情。
大哥,死了……
對于這一結局,他雖然有些震驚,但也還是接受了,因為朱標生病的消息早就傳了過來,只是沒有想到終究還是沒能扛過這一劫。
朱棣心中一時間是悲憤上涌,眼淚無聲滑落,罡風劃過眼瞼,滴落的淚水隨風而逝。
情不自禁的回憶起往日里在一起的時光,那時候的大哥便什么好的東西都讓給自己,他爭強好勝沒少和兄弟們鬧矛盾,大哥總是護佑著他,二哥、三哥不服,但也無可奈何。
再長大些,他從了軍,跟了中山王南征北伐東征西討,見面的日子便少了許多,可兄弟間的情分并未消散,每次重聚都是酣暢大醉。
他承認自己不甘為臣,意欲登頂。
可蒼天可鑒,他從未想過要和大哥爭那個位置,也沒有想過要從大哥的手中搶那個位置。
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搶的走,父皇對待大哥和對待其他兒子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態度。
朝野上下,到處都是太子的人,他也根本無從下手的機會。
可如今,他猛然間想到,太子離世,自己的機會,好像出現了……
一瞬間,他的心跳加速,血液上涌,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不,我真該死,大哥病逝,我本該哀傷,為何會出現這種想法?!!”
朱棣猛的甩了自己兩個耳光,心中滿是愧疚的想到。
聽到屋內傳來的耳光聲,一黑衣和尚從外走進,其一臉微笑,和善的說道:“太子病逝,于諸王都是喜事,于王爺更是大喜,機會來了,王爺何必如此小兒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