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閣老滅門案
- 大明錦衣衛:我覺醒了情報系統
- 吐司大王
- 2228字
- 2024-03-25 16:00:00
到了縣衙,縣丞楊端就在門口候著,見徐長春到了,親自迎了上來,“徐大人,有勞!”
徐長春抱拳行禮道,“楊大人有什么事?這么著急?”
楊端道,“里面請,知縣蔣大人和主薄譚大人都在。”
徐長春本以為就是楊端找他,沒想到知縣也在。
楊端領著徐長春進到縣衙內堂,迎面就見到了蔣正山和譚岳。
這兩人徐長春以前都見過,沒打過交道,心里更是疑惑不定。
二人見徐長春進來,不約而同從椅子上站起來,蔣正山迎上來道,“哎呦呦,徐大人久仰久仰,今日一見果然英姿颯爽氣度不凡啊。”
徐長春客氣了一番,四人這才坐下,蔣正山為正七品知縣,自然官階最高居中而坐,徐長春從七品坐在蔣正山下手左邊位置,待蔣正山,徐長春坐定后,楊端和譚岳才分別落座。
看過茶,蔣正山清空了內堂,開口道,“今番請徐大人來也是迫不得已。”
徐長春道,“無事,有事蔣大人吩咐便可。”
“哎呦呦,怎么能說吩咐,不敢不敢。”
蔣正山繞來繞去就是不說正事,徐長春也有些焦躁,怎么這些當官的大都愛云山霧罩故弄玄虛。
這時,蔣正山望了楊端一眼,楊端會意接過話道,“徐大人,閣老家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
“閣老家.....”楊端頓了頓又道,“被滅門了。”
“什么?!”
徐長春腦袋好像有一顆定時炸彈爆炸,震得他耳鳴心跳,腿腳發軟。
這和他預知的完全不一樣,難道說嘉靖提前下手,趁閣老下江南的機會,給來個突然襲擊?
或者是他記錯了,閣老不是嘉靖二十七年被斬,而是今年,嘉靖二十六年?
還有,歷史記載夏言案發,宗族雖然也受到牽連,但卻是流放并沒有被滅門啊!
而且早些時候,薛兆光還陪同閣老視察了紹興海防,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被滅門了!?
難道說此時閣老還被蒙在鼓里?!
“到底怎么回事?”徐長春問道,“這件事還有誰知道?”
楊端道,“消息已經封鎖,目前應該沒幾個人知道。”
“閣老知道嗎?”
徐長春此話一出,在場的三個人都是一愣,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楊端回道,“閣老早已仙逝了啊。”
???
嘶,徐長春一拍腦門,忽然明白了,問道,“你們說的是哪位閣老家出事了?”
楊端道,“自然是出自咱們余姚的謝閣老家了。”
“哦,”一聽不是夏言,徐長春長舒一口氣,原來是這樣,搞了半天理解錯了,但他明史了解不多,并不知道嘉靖年間有一位叫謝遷的前閣老家被滅門了。(該案歷史真實發生)
聽到此處,徐長春仍有些疑惑道,“三位大人,兇殺案件屬于地方官府管轄,不在我們錦衣衛職責范圍之內,三位大人請我來,不知我們錦衣衛能幫上什么忙?”
楊端道,“本來這就是一起滅門慘案,牽扯到前閣老家族,我們也只能按律上報紹興府和浙江臬司衙門,可是,這件事牽扯到倭寇,我們就不得不請你們錦衣衛出面了。”
“這里面有倭寇什么事?”徐長春不解。
楊端道,“事情是這樣的,今天卯時一刻左右,有個叫來福的打更人路過謝閣老家門前,見大門敞開著,便上前查看,發現一條狗死在門口,地上有血跡,打更的順著血跡進到院子,這才發現院子里停了四具尸體,頭全部被砍掉,打更人報案后,主薄譚大人剛好當班,就帶人到了現場,譚大人,接下來就你說吧。”
譚岳咳咳了兩聲,“我帶人進院子后,發現了六具尸體,四男二女,進到屋內,廂房,廚房,到處是尸體,唉,真的是慘不忍睹,男男女女,婦孺老幼,全都身首異處,數了一下全家上下十七口全部死于非命。男的頭顱被割掛在房梁上,女人,唉,都被侮辱了。”
“是倭寇干的?”徐長春問。
譚岳咬著牙點了點頭。
“何以見得?”
“那些個倭寇囂張至極,用血在照壁上留了名姓:“背信棄義,其罪當誅!殺人者,淺野三郎!”
徐長春聽到是淺野三郎倒是有些意外,線報說這個淺野三郎的目標是閣老夏言,怎么去把閣老謝遷給滅門了?
這案子有些蹊蹺啊。
“留的名字是淺野三郎,但未必就是淺野三郎干的吧?”徐長春質疑道。
譚岳道,“起初我們也是這么想的,可是在這余姚,誰有這么大的能耐,能在一夜之間把前閣老家上下十七口全部殺死?從作案手法和作案能力上看就是那些倭寇所為。”
雖然譚岳這么分析,徐長春對這個結論也并不認同。
為什么?這就是余姚縣衙的小心思在里面。
如果他們把這事推給倭寇,那就沒他們什么事了,至少地方官府的責任會小很多。
徐長春道,“第二個疑問,背信棄義,其罪當誅?這就有意思了。難道說閣老家與倭寇之前有信義可言?因為某件事,閣老家背信棄義,結果被倭寇殺了全家?”
譚岳道,“這個就不清楚了,不過這就更坐實了是倭寇所為。”
徐長春道,“既然譚大人認為是倭寇淺野三郎是匪首,那也簡單,我們總旗羅大人已經在四明山將淺野三郎一伙人包圍,如果不出意外,今天就會有結果,到時候一審便知。”
知縣蔣正山聞言眼睛一亮,“包圍了?”
徐長春答,“除了我的小旗,其他錦衣衛全員出動,應該跑不掉。”
蔣正山一聽這話馬上來了精神,“哎呦呦,那我們就必須助你們錦衣衛一臂之力了,都是為朝廷效力嘛,譚大人,你速速點起一百名精壯衙役,前往四明山,協助羅大人緝拿倭寇淺野三郎!”
徐長春一看,好家伙,剛才還不想管這事,就想推給錦衣衛,現在一聽有功勞可以搶,馬上要派人增援,搶就搶吧,反正你羅剛也沒叫我去,增援就增援吧,搶的又不是我的功勞。
像蔣正山這樣的知縣,沒有大人物提點,再沒有一點政績,基本沒有任何前途,外放在地方就等于一輩子基本扎根基層了,能混個知府退休就算祖墳冒了青煙。
要知道這可不是普通的兇殺案,這可是前閣老家被滅門,一定會驚動刑部和嘉靖。
因此,聽到有立功機會,就像餓狼看到了嫩羊,打死都要撲上去咬一口。
如果坐實是倭寇所為,他蔣正山作為地方官基本就沒有責任,而且還會因為參與抓捕罪魁禍首而立功,這個機會他當然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