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好活,當賞!
- 大明:開局教洪武治國,滿朝來賀
- 一白夜不昏
- 2001字
- 2024-04-12 08:00:00
“喲,難得你有這個覺悟!老朱你倒是說說看,這玩意用在哪里才算不浪費?”
陳平安故意追問起來。
“北方。”
朱元璋抬起頭來,伸出手,指了指北方。
沒等陳平安回話,朱元璋就隨手撿了根樹枝,蹲了下去。
在地上畫了一條直線,又在直線兩側,畫了很多圓圈。
“這條線你們可以看成是咱大明的長城,而長城以內就是咱大明的疆域,兩側的圓圈就是咱大明的防事工程。”
“再往北,就是韃子所在的草原,現在知道咱想說什么了吧?”
陳平安看著地上簡略的不能再簡略的圖形,點了點頭。
只是這個老朱的畫工實在不敢恭維,小王子畫的大象,都不帶這么抽象的!
見陳平安點頭,朱元璋這才繼續說了下去。
“草原上的韃子以什么見長?自然是騎兵部隊,他們之所以曾一度戰無不勝所向披靡,都是因為騎兵部隊較之步兵,在機動性上天然就有存在著優勢。”
“咱們大明跟韃子幾乎天天干架,之所以輸多勝少,不僅僅是因為機動性不如韃子,大明境內的馬匹質量也不如韃子,因此導致后勤補給也完全無法供應的上。”
“但歷史告訴咱們,韃子一日不除,咱華夏就永無寧靜。”
“因此,咱么如果想徹底解決韃子這個心腹大患,那就需要在草原上建立屬于咱們大明自己的據點。”
“一來這些據點可以常年駐兵,二來可以存儲足夠的糧草,三來也可以成為咱大明北方邊境的基地。”
“實際上陛下深思遠慮,也曾試過這個方法,奈何三合土粘性太低,防御工事壓根經不起攻擊。”
“不僅如此,三合土的凝固時間太長了,往往防御工事還沒修建好,韃子就趁機攻打過來。”
“那些可惡的韃子,咱們打他們就跑,咱們不打他們就來騷擾,這種游擊戰術,往往讓咱們大明疲于奔命,疲于招架。”
“所以大明建國十余年了,咱也只能以長城為界線,十分被動的以防守為主。”
“盡管偶爾主動出擊,但卻不能長驅直入,只能把韃子趕走,無法滅絕!”
“可如今不僅有了三大神物,還有了水泥,那么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
“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就修筑好一些據點堡壘,以點畫圓,一步一步的蠶食韃子的地盤!”
“假以時日,韃子一定會不足為懼的!”
朱元璋一邊滿臉興奮的說著,一邊繼續在地上畫著圓圈。
看著地面上無數的圓圈,逐漸匯聚成天羅地網,韃子的地盤也越來越少,眾人的神情也變得越來越興奮。
“好好好!”
“如此看來,覆滅韃子指日可待!”
此時,身為大明軍方代表人物的徐達跟藍玉,第一個反應過來,當即連連稱贊起來。
甚至藍玉更加激動,畢竟徐達此時年事已高,基本不會再親自帶兵了。
而且徐達已經貴為國公了,雖然他的好兄弟常遇春是異姓王,但畢竟是死后追封的。
況且整個大明,將近三百年的時候,這常遇春都是唯一一個異姓王。
可是藍玉不一樣啊,他現在還只是個侯爵!
藍玉雖然心里清楚,自己比不了常遇春跟徐達這兩個猛人。
可俗話說的好,不想封狼居胥,燕山勒石的小兵不是好兵!
被韃子困擾數千年的華夏,如今竟然有了徹底覆滅他們的希望,讓天下都落在咱華夏手中,成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里程碑式人物!
別說藍玉了,朱元璋跟朱標,此時都是激動的渾身顫抖著。
驅除韃虜,可是歷朝歷代最大的愿望了!
雖然二十一世紀的時候,大家總是調侃少數民族能歌善舞,漢人啥也不會。
但正是因為漢人啥也不會,所以只會看著別人能歌善舞,一邊喝酒一邊笑道:“好活,當賞!”
可就在所有人都一臉興奮的時候,一道極其不合時宜的冷笑聲傳了出來。
“老朱,你會告訴我,這就是你的見識吧?就這?”
陳平安毫不掩飾的鄙夷,讓所有人的興奮戛然而止!
“小王八蛋!咱這見識咋了?”
朱元璋噌的一下站了起來,順著手中的樹枝,就敲了敲陳平安的腦袋。
驅除韃虜,復我中華,這不是歷朝歷代,數千年來,所有漢人心中最崇高的理想嗎?
這小王八蛋,竟然連這個都鄙夷?
咱倒要看看,你個小王八蛋還有什么比這更崇高的理想了!
不只是朱元璋,此時所有人都是一臉怒意的看著陳平安。
“就這?”
陳平安再次冷哼一聲!
“老朱,本公子先不提,已經告訴過你們,跟著本公子混,以后都能當皇帝這件事了!”
“咱就說說咱大明疆域以內的事情吧!”
“這個水泥,可不是只能應用在戰事的防御工事上!”
“咱還可以用來修建大壩!”
“黃河也好,長江也罷,甚至就連咱眼前的淮河,這數千年來,讓多少華夏子民受盡苦難?”
“咱用水泥修建大壩,以后咱華夏子民世世代代都不用再飽受水災侵襲!”
‘啪嗒!’
陳平安話音落地,朱元璋手中的樹枝應聲落地。
較之驅除韃虜,復我中華!
華夏數千年來倍受洪水困擾,也是歷朝歷代都無法解決的難題!
畢竟驅除韃虜,把北方打下來,漢唐時期也算是完成過。
可長江、黃河以及淮河的水災,可是幾千年來,都沒人能徹底應對啊!
要是誰做到這件事情,那一定不亞于驅除韃虜了!
“這......”
朱標此時聲音顫抖著,一臉的不敢置信!
“你是認真的?”
朱元璋也是一臉不敢置信,身為皇帝,誰不想載入史冊,青史留名,成為千古一帝?
“別激動,剛才確實有點吹牛逼了,以大明現在的水平,徹底杜絕洪災不現實,但減少個八九成的損失,應該問題不大。”
陳平安被眼前這群人的反應嚇到了,想了想,還是嚴謹的回到。